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往事(二)
《往事(二)》:
三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 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 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壮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哗欢笑,杯盘狼藉,会惊起树上隐栖的禽鸟;踏月归去,数里相和的歌声,会叫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
我倚枕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转,黯然神伤……
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假如我能飞身月中下视:依山上下曲折的长廊,雪色侵围阑外,月光浸着雪净的衾绸,逼着玲珑的眉宇。这一带长廊之中:万籁俱绝,万缘俱断,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有幽感,有澈悟,有祈祷,有忏悔,有万千种话……
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这时纵是顽石钝根,也要思量万事,何况这些思深善怀的女子?
往者如观流水——月下的乡魂旅思,或在罗马故宫,颓垣废柱之旁;或在万里长城,缺堞断阶之上;或在约旦河边,或在麦加城里; 或超渡莱因河,或飞越落玑山;有多少魂销目断,是耶非耶? 只她知道!
来者如仰高山,——久久的徘徊在困弱道途之上,也许明日,也许今年,就揭卸病的细网,轻轻的试叩死的铁门!
天国泥犁,任她幻拟: 是泛入七宝莲池? 是参谒白玉帝座?是欢悦? 是惊怯? 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间的留恋,有未成而可成的事功,有将实而仍虚的愿望; 岂但为我? 牵及众生,大哉生命!
这一切,融合着无限之生一刹那顷,此时此地的,宇宙中流动的光辉,是幽忧,是澈悟,都已宛宛氤氲①,超凡入圣——
万能的上帝,我诚何福? 我又何辜?
2,30夜,1924,沙穰
(原载1924年7月10日《小说月报》15卷第7号)
【赏析】
冰心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作家,她所追求的散文艺术境界是“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她曾用她那细腻、柔和、委婉和清丽的文笔,描绘过自己童年幸福的生活,歌颂过神圣的母爱,抒写过大自然的优美和生命的伟大。这篇《往事》 (二之三)则是作者以抒情的笔调,记述了她在美国波士顿威尔斯利大学留学期间,因病在美国青山上的沙穰疗养院养病时一夜的亲身感受。她以情意化的叙事,描绘了一幅身居他乡异国的淑女静夜遐思图。
全篇文章作者情感的抒发是以“温柔”和“忧愁”为基调,充分地运用丰富的遐思和默想,赋予静物以情态,创造出富有诗趣的抒情境界,使读者融会到诗意般的情感中,是本篇散文艺术的总体特色。从全文的结构来看,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着力渲染病室窗外青山的优美姿色,清辉流动,幽雅静穆,犹如仙境般的自然景致。后半部则写由景生情,勾引起作者的无限乡愁情思,这里作者放开思路,尽情抒发,从而表现出一个客居异地的知识分子“幽忧”、“澈悟”、“超凡”的内心境界。
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并非纯客观的素描,而是融进自己主观色彩,使景物画面弥漫着一种诗情萌动的气韵,达到画中有诗的境界。作者把青山比喻为“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作者将青山喻为文静素雅的少女,使青山注入生命的神采。接着又写光辉流动后形成的三种色彩,松林是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雪地是浅蓝色的“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而且这“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这似静女的青山,站立在这仙境般的自然环境中,那是多么美妙绝伦的图画呀。难怪“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它的活力。下面作者连用四个修辞排句,又写出大自然的另一番特色——“静”。写今夜的林中,“不宜于将军夜猎”,“不宜于燃枝野餐”,“不宜于爱友话别”,“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因为这一切都会损害这幽静的美好世界,这样的良辰美景谁也不愿意破坏,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是可以令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意念回旋”的。文章写到这里连用四个“不宜”也就为下篇作了自然的铺垫:像这样静美的自然环境,当然只宜于让“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去“回肠凝想”了!
文章下篇,少女的凝思遐想,也写得富有情趣,少女的乡魂旅思更为深切。作者紧紧地围绕着乡思做文章,“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她尽情抒发凄楚迷离的情怀。病中这幽情抒发得极其浪漫,想象十分丰富。她“飞身月中下视”,有万千种话语,“山光松影重迭到千百回”,“也要思量万事”,以至于“天国泥犁,任她幻拟”也摆脱不了她的默默的思念。从这些思念,我们体味到这位少女的哀叹人生之多艰,生命之短促,前途之茫然的深切情怀。当然,这一切是“微带着忧愁”的情调,这是当时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使然。
从艺术描写的特色来看,本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优美和富有韵律感。这是一篇诗情散文,所以它具有诗的语言的形象美,诗的语言的韵律美。如用“娟娟的静女”比喻林中月下的青山,如写“今夜的林中”,用四句有韵律的排句去描绘其姿色。全文语句跌宕起伏,有时舒缓,有时急促,节奏变化多端,旋律优美,具有情韵。在遣词造句上融会古今词语,并能出新。如“飞扬妖冶”、“璎珞矜严”,“从骑杂沓”、“传叫风生”等,都能运用得恰如其分,绘神绘影。当然,文字的优美,除了作者深厚的中外文学的修养外,主要还是来自于感情的真挚,“言为心声”之故。
(顾嘉炽)
上一篇:现代散文欣赏·异国秋思
下一篇:现代散文欣赏·心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