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十八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②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③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④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⑤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⑥,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⑦是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注释】
①②③④⑤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合称“五眼”,指从低到高的五种智慧,即五种观照世界、人生及人类心识的能力,也即是五种认识方法或认识水平。(1)肉眼:即肉身所有之眼,能见一切外在形象、颜色等,但范围非常有限,凡遇阻隔和遥远之处皆不可见,属于凡夫俗子所具之眼。(2)天眼:天神所具之眼,不论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此眼有由福业而得的欲界天人之眼,也有由禅定之力而得的色界、无色界天神之眼。人类只要修禅定,不必转生此天,也可获得此眼,从而遥视、透视、照见天界及日月风云运行等。(3)慧眼:声闻、缘觉二乘圣人所具之眼。能照见真空无相之理。此眼必须具备根本智慧才可获得。二乘具备慧眼同时,还具备以上二眼。(4)法眼:大乘菩萨所具之眼,能照见一切法门及所有差别之事。具备此眼必须获得“后得智”。此种智是得根本智慧之后才可得的一种智慧,它不但可以证真空无相之理,通一切佛法,并通世俗一切法,及通一切众生因果、心念等差别事项。菩萨不但具备此眼,还具备以上三眼。(5)佛眼:惟佛才可具备之眼。此眼智无不及、照无不彻。从元始以来穷未来之际,遍满虚空尽彻法界,雨滴点数、细微之尘,悉知悉见;各类众生死此生彼、根性族类、起心动念、前因后果等千差万别之事无不悉知,无不见性。南朝傅翕曾作五眼颂语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能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含容。”(《金刚经注解》卷3)“照异体还同”指佛眼观照之境殊胜而能照之眼并非异于前四眼,就是说佛同时具备前四眼。 但是如来五眼又不同于菩萨、二乘、天、人各自所具之眼,如佛之肉眼不同凡夫之肉眼但见障内之象,它可见无数世界。佛的天眼也不同于天、人、二乘、菩萨的天眼。天人天眼只见肉眼所不能见;二乘天眼惟见一大千世界;菩萨天眼虽胜二乘而不及佛,惟佛天眼可见河沙佛土。以慧眼来说,二乘慧眼只可照见我空,菩萨慧眼证法空,佛之慧眼则圆照三空,洞彻真性。再以法眼为例,菩萨法眼所知未尽,各有分限,而佛之法眼则无所不知,无一不见。 ⑥若干种心:“心”为佛教常见名词之一。分类很多。此处之“心”,梵文音译“质多”、“质多耶”、“质帝”,是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与“识”、“意”等概念相同。如《俱舍论》卷4说:“心、意、识、体一。”“若干种心”即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佛教把一切属“心”之现象称为“心法”。其中又包括两种,一是“心王”,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识体自身(法相宗的“心王”还包括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为精神作用的主体,主要指与所对境界相接触而形成分别、虑知及积累和保有经验等能动作用。二是“心所”,也称“心所有法”,即相应于心王而起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为“心”所有,故名。 ⑦因缘:指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果报等现象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因”是在生“果”中起主要的、直接的作用的条件;“缘”是起间接的、辅助作用的条件。《维摩诘经·佛国品》罗什注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僧肇注说:“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有时“因”与“缘”亦简称“缘”。由因缘关系而产生的“法”即称“缘起法”。
【译文】
如来佛以五眼观照为例,问须菩提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肉眼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佛有肉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天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天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慧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慧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法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法眼。”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佛有没有佛眼呢?”
“是的,世尊。如来佛有佛眼。”
如来佛又问道:
“须菩提,在你看来,恒河中那无量无数的沙子,如来佛说它们是不是沙子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佛曾经说过,恒河之沙就是沙子。”
如来佛又进一步问道:“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譬如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个沙粒又是一条恒河,如此无量无数条恒河中的沙粒就更是无法称计了。如果有如此沙粒之数那么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些世界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答道:“极多,世尊。”
如来佛告诉须菩提说:“在这么多的国土中有不可胜计的众生,每个众生又都有各种各样的心思。所有这些众生的一切心思,如来佛都能洞察无遗。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佛认为,所谓的各种心思实际上皆非真实本心,都只不过是从六尘影现出的虚妄之心,而且瞬息万变,攀缘不停,不得执取,所以仅仅是假名称作的心。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须菩提,所有众生的一切心思无非是追忆过去、执着现在、攀缘未来,所以要寻觅心的着落,只就这三际察看即可。然而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现在的本性空寂,三际皆不可得,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心都不是真实可得之心。”
如来佛又设一问:
“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果有人将大千世界所有的七种珍宝拿来布施,那么此人由于这种因缘而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
“是的,世尊。此人由这种无量七宝布施的因缘而获得的福德是非常多的。”
如来佛说:“须菩提,此人由此所得福德的确很多。但是,如果认为这种福德是实实在在的,如来佛就不会说他所得的福德很多。因为这种福德从本质上讲也是虚妄不真的,是不可执着的。如果悟得这一点,修福而不住于福德之相,那么,如来佛就说所得福德很多。”
【赏析】
前节经文讲“实无有法”,无得无见。如来佛恐听法者又疑佛亦不见诸法,既无所见则应无眼,故此节经文举出如来五眼,说明如来佛可洞悉一切,无所不见。当然如来已证无上圣智,他所具备的五眼神通实际上也正是以般若圣智为核心的。所以五眼察看无量佛国所有众生的一切心思,实际上也就是以般若观照境界,针对此经,也就是以“金刚般若”之智,用“即非是名”这把宝剑对付一切所言之境。故经中说,如来之所以知道一切众生的一切心,就在于如来佛看透了这一切心,都只不过是假名之心,而非真实清净之心。由否定诸心又引起了对发心修福的怀疑,故经文紧接着又说明众生依心而起的七宝布施所获之福德的确是很多的,但要看到一切福德皆非真实所有,广泛修福而心中不留福相,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甚多之福。此即本节经文之大意,从中可以看出它仍然是对“金刚般若”之法的进一步阐释。
本节经文有四个显明特色。第一,从说法形式上看,它使用了反差对比、递进设喻的方法,从而加强了语气,渲染了气氛,提高了说法的威力与效果。所谓反差对比,主要表现在,讲能见之眼只言其五。而且五眼会归于佛眼,佛眼即佛智慧,佛智慧即金刚般若。讲所见之境则无量无数,且以最难捉摸的心思为例。所谓递进设喻,即在说明诸心时,由一恒河引出一河之沙;由一河之沙引出河沙数之多的恒河;由河沙数般的恒河再到如此多的恒河所有之沙;由如此多的所有之沙再引出河沙般恒河之沙般的佛世界;由如此之多的佛世界又引出这些世界之内的无量众生;由无量世界的无量众生再引出各种各样的心思。经过这一番递进设喻,把所见之境已扩大得无以复加、不可思议。但是只要具备一种般若智,则可尽观无遗,由此足见般若观照之力的神通广大。
第二个特色表现在对观照般若的明确说明。我们知道,般若可分三类,一是实相般若,为般若之体;二是文字般若,即诠般若之经典;三是观照般若,即般若之功用,亦即照见一切非实假有,从而体认诸法实相的一种能力。般若类经典所讲的无相无住理论,无一不是般若观照之功。本经自正宗分开始以来,虽无处不用观照般若,所得结论也无不是般若观照之结果,但却一直没有明确表示出般若的观照。本节经文举出如来五眼,并以此五眼洞见世界众生之心,从而得出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概不可得的结论。这里以五眼比喻般若圣智,五眼所见即般若所照。另外,此经中示般若观照的地方还有:宣布经名之后,佛回答“云何奉持”之文;“闻是经典,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外还有散见各处的“佛说”、“如来说”、“如我解佛所说义”等。因为佛本身就是般若圣智的化身,所以,佛说,即般若之观照。
第三个特色在于对三世实有的否定。小乘说一切有部关于一切有的重要理论是“法体恒有”和“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即有为法和无为法的法体永恒存在。“三世实有”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法都有自性,故而真实不虚。如《俱舍论》卷20中说:“以说三世皆定实有故,许说一切有部。”《金刚经》是在与有部学说的斗争中产生的,它不但否定了有部的法体恒有,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皆非一切法”,而且对“三世实有”也给予针锋相对的否定。这在全经中表现最明显的即此节经文中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处虽只是说“心”,但却明确表示了三世非实、不可求得的观点。这种理论比部派佛教时期大众部、鸡胤部、化地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法藏部所主张的有为法过去、未来非实而现在一刹那中有实的观点更进一步,在整个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四个特色在于对诸心的否定。前面我们曾说过,佛教修行的关键在于修心。《金刚经》所讨论的如何降伏妄心、如何安住真心,实质上也都是一个“心”的问题。受持般若并依之观照世界、人生,但见一切非实假有,皆为虚妄梦幻之象,从而“不取”、“不住”、“离一切相”,使内心清净无染,即经中所说的“生清净心”、“生无所住心”。这实际上也就是空洞无物的无心。只有做到无心,才可做到无住。从另一方面来说,心无相则无,心灭境则空,可见否定心在“金刚般若”之法中确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由于般若是一种无所得、无所知的空灵之智,是体悟神秘莫测之本体的实相之智,所以,般若的获得唯有通过对世俗一切心思的否定才有可能实现。经中说所有众生的若干种心皆是非心,就是说这些心全都是不真实的妄心,是不符合般若实相之理的。之所以说其妄而非真,是因为凡夫之心总是为贪、瞋、痴等各种烦恼所扰乱,从而使其心识如猿猴一样躁动不停,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终日逐境交驰,随欲攀缘,生灭不息,三世流转,变化不止,犹如行云流水,无一刻可以安住。静而观之,过去了的念头已永灭无踪,故不可得;现在的念即生即灭,无实可得;未来之念未生,无从可得。总之无论何时之心,何种之心,皆妄而非真,虚而非实。只有铲除这一切妄心,达到无心,才是般若要求的真心。可见般若讲的真心也就是无心之心,是一种超然的精神境地。
传说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持时,慧可断臂前来求法。达摩问他为什么断臂,慧可回答说:“请大师与我安心。”达摩伸手说:“将心拿来给你安。”慧可惶然良久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为你安心完毕。”慧可言下大悟,深得无心之理,后来继承祖位,成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
【评赞】
东晋僧肇法师注解说:“闻说诸心,谓有实心,故须破遣。明三世皆空。故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起,现在虚妄,三世推求,了不可得,故云若悟无法无相无事平常真心。即法体空寂,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岂有前念今念后念可得也。”
上一篇:《金刚经·第十五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下一篇:《金刚经·第十六节》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