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于公德
【出典】 《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人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絫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固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熟。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参见“于门”条。
【释义】 西汉时,于公任县狱吏、郡决曹,决狱公允,昭雪冤案,为百姓所敬,自认为积有阴德。
【例句】 更岭边、多少活人恩,于公德。(李曾伯《满江红·用韵饯朔斋》2824)这里用本典称颂友人任地方官时,有德政。
上一篇:典故《予环》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于胥乐》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