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夜持山去
【出典】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宋·黄庭坚《山谷内集》卷一七《追和东坡壶中九华》诗《序》:“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东坡先生名曰‘壶中九华’,并为作诗……崇宁之元年五月二十日,庭坚系舟湖口,李正臣持此诗来,石既不可复见,东坡亦下世矣,感叹不足,因次前韵。”诗云:“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释义】 庄子论证事物很难固藏而不亡失,说:把高山藏于大泽之中,人谓坚固不会失去,但也可能在夜半被有力者负之而去。后人常用此意比喻事物变化,人难预测。黄庭坚诗用“有人夜半持山去”感叹李正臣的九峰异石(壶中九华)已不可复见。
【例句】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辛弃疾《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1955)这里用“夜持山去”典,暗以苏轼题咏的李正臣异石(壶中九华)比拟李参政的石林。
上一篇:典故《夜台》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夜来风雨声》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