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三十八章)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2)而好古(3),窃(4)比于我老彭(5)。”
译文
孔子说:“传述先王之道而不创作,信奉并喜爱古代文化典籍,私下把自己比作我那老彭。”
注释
(1)述而不作:传述先王之道而不创作。朱熹《论语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2)信:信仰;信奉。(3)古:指古代文化典籍。(4)窃:私下;私自。谦辞。(5)老彭: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
感悟
孔子“信而好古”,意思是“信奉并喜爱古代文化典籍”,一是因为这些文化典籍能够让人获得丰富的知识,所以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意思是“我不是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二是这些文化典籍所记载的是古代圣王之道。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尧舜文武其政道皆布在方策,所谓古也。”孔子一生,试图以先王之道来改变礼崩乐坏的社会为己任,然而最终还是“道之不行”,孔子不得不这样感叹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论语·子罕》9.9)意思是“凤凰不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的理想不能实现了啊!”既然自己无法实现圣王之道,那么就去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吧。《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这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的工作,无疑主要是“述”,即传述、阐述,而不必自己另外去撰写治国之道的新著,因为那些文化典籍中所记载的就是圣王之道。更何况,孔子对待“作”是相当慎重的,“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7.28)所以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孔子对待古代文化遗产采取“信”、“好”、“述”的态度,这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肯定、喜爱、尊重并传承。朱熹《论语集注》云:“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中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史记·孔子世家》称赞孔子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由此可见,古代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周易》、《春秋》因孔子“述”而得以传承,孔子“述”之功大矣;孔子亦因“述古”而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化大师。
当然,孔子在其“述”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有所选择,有所删定,有所阐释。《史记·孔子世家》云:“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由“《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以看出孔子在“述”的当中是有所褒贬的。
孔子在传述先王之道的过程当中,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方法论,以道德修养为基础的儒家学说,孔子由此而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传述先王之道的过程当中,还提出了“实施先王之道”、“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和“举贤才”等一整套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孔子由此而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政治家。这些实际上都是他的创作,或者说是寓作于述。由此可见,“述”未必不如“作”,“述”亦非易事。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2)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注释
(1)识(zhì):记住。(2)何有: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其意思较灵活,可根据上下文意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等。这里指“有什么困难”。
感悟
一 默而识之
受孔子“默而识之”这一学习方法的影响,我从当老师的第一天开始,无论是教现代文还是古文,事先都把课文和讲义背得滚瓜烂熟,上课时几乎从不看教材,也不看讲义。听过我讲课的学生,几乎都记住了我的这一讲课特色,并且惊讶于我的记忆力。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是把它当成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将所教课文“默而识之”,并烂熟于心,从而增加了自己的知识量,也借此锻炼了记忆力。其次是把它当成一种教学态度。我不是说,背不出教材和讲义的教师就是教学态度有问题;而是说,我长期以来追求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反映到教学上就形成了一种严谨教学的态度,既要熟读教材,认真撰写讲义,还要下苦功夫把教材和讲义都背下来。俗话说“熟能生巧”,教材和讲义都烂熟于心,讲课时自然就能够驾轻就熟、轻松自如了。我所教的每届学生中几乎都有人向我讨教记忆的绝招,我答曰没有绝招,只有最蠢的办法,就是八个字:“默而识之,死去活来。”我所说的“死去活来”,不是说“昏厥过去又苏醒过来”,而是说读书要下死功夫去背诵,背得“死去活来”,累得不亦乐乎,最后可以丢掉死的书本,让它活在自己的脑子里,背诵如流、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从而使得“死的去,活的来”。这就是“死去活来”新解,也是我读书的座右铭。每次上课时,前十分钟我都是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背诵上次教的课文,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背诵,像《庄子·逍遥游》、《韩非子·五蠹》和《楚辞·离骚》这样的文章都背得非常流利。在我所教的每届学生中几乎都掀起了背诵课文的热潮。孔子“默而识之”的学习方法影响了我一生,我亦因此而影响了一大批学生。
二 学而不厌
请参见《论语·公冶长》5.28章感悟。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2)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义之所在不能追求,有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注释
(1)徙:迁移。这里指靠拢;追求。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2)是:这。
感悟
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其中修身是基础。孔子认为,“仁”的精神既要通过“礼”来体现,也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体现。一个人应该具有忠孝、恭敬、宽厚、信义、智勇、刚毅、勤勉、慈惠等美德,具有廉耻之心。例如:“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14.28)意思是“君子的道德体现在三个方面,我没有做到:仁德的人无忧虑,聪明人不会被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先生是在自述啊。”孔子不仅倡导仁、智、勇,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也是治国之道。《礼记·中庸》云:“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17.6)意思是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就会卓有成效,慈惠就能让人服从。”由此可见,“仁、智、勇”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三达德”,“恭、宽、信、敏、惠”是孔子所倡导的五种美德,它们既属于道德修养的范畴,是成为仁人君子所必备的品德,也是治国之道。
然而该怎样修身呢?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修德、讲学、徙义、改过。孔子曾反复强调此四者。例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2.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意思是“我不是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孔子往往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7.2)。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7.6),意思是“立志于求道,坚守道德,依据仁德,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7.19)意思是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勤奋学习就忘记了吃饭,乐于求道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快要到了,如此而已。”其中的“志于学”、“好古,敏以求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游于艺”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都体现了孔子的讲习学问和好学精神。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12.10)意思是“以忠诚信实为主,追求道义,这就是崇尚道德”。“子曰:‘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1.8)意思是“有了过错就不害怕改正”。孔子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6.3)的精神大加赞赏。
孔子以此四者自勉,并且经常担忧自己未能做到这四条。何以如此呢?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修德、讲学、徙义和改过,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为学之要,值得我们把它当成座右铭。
7.4 子之燕居(1),申申如(2)也,夭夭如(3)也。
译文
孔子在家休闲时,精神舒畅,神情愉悦。
注释
(1)燕居:闲居。朱熹《论语集注》:“燕居,闲暇无事之时。”(2)申申如:精神舒畅貌。(3)夭夭如:愉悦貌。朱熹《论语集注》引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
感悟
人们在家休闲时,往往率性而为,不修边幅,精神懒洋洋的,彻底放松;或许也有一些人在朝廷之上一脸的严肃,回到家里仍然板起面孔,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孔子则异于二者之为。例如: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论语·乡党》10.3)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论语·乡党》10.4)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论语·乡党》10.5)
10.3章是记孔子为君傧相之容,10.4章是记孔子在朝之容,10.5章是记孔子为君聘于邻国之礼。总之,此三章皆是记孔子的行为举止和容貌。作为外交官,无论是接引宾客,还是出使他国,孔子皆依礼而行;作为臣子,无论是上朝还是退朝,孔子亦皆依礼而行。而礼在于严肃、端正和恭敬,所以孔子无论是接引宾客,还是出使他国,其神情是严肃、端正和恭敬的。你看:国君召唤孔子接引宾客,孔子脸色庄重,脚步加快。孔子向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分别向左边和右边拱手,衣裳前后飘动,但很整齐。他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的样子。孔子进入朝廷之门,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无处容身。站不站在门中间,走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矜持庄重,脚步加快,说话好像中气不足。提起衣裳下摆登堂,恭敬谨慎的样子,屏住气好像不能呼吸。走出朝堂,走下一级台阶时,脸色舒展,怡然自得。下完台阶,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开翅膀的样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时,恭敬不安的样子。孔子出使他国,拿着圭,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不能承受。向上举好像作揖,向下放好像交给别人。脸色战战兢兢,脚步很小好像循着线路走。如果在朝时是如此严肃、端正和恭敬,居家时也是如此,其结果则可能把人给累坏,犹如我们平常所说:“你这样累不累啊,老是这样作古正经的样子!”你看:孔子在呈献礼物时,和颜悦色。以私人身份与他国君臣会见时,轻松愉快。孔子在家休闲时,既不是慵懒拖沓,也不是作古正经,而是率真自然,精神舒畅,神情愉悦。其风度、其神情宛然目前。此乃非常人刻意模仿所能至者,亦是其弟子善记其容貌者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1)!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厉害啊!我很久没再梦见周公了啊!”
注释
(1)甚矣吾衰也:主谓倒装句,即“吾衰也甚矣”,下句“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句式相同。甚:厉害;过分。(2)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辅佐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封于鲁(今山东曲阜市),为鲁国始祖。武王死,成王年幼继位,周公摄政,尽心辅佐,有大功于周。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周公是孔子最钦佩的圣人之一。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路》13.12章感悟。
7.6 子曰:“志于道,据(1)于德,依(2)于仁,游于艺(3)。”
译文
孔子说:“立志于求道,坚守道德,依据仁德,游憩于六艺之中。”
注释
(1)据:固守;坚守。朱熹《论语集注》:“据者,执守之意。”(2)依:依据;凭借。何晏《论语集解》:“依,倚也。”朱熹《论语集注》:“依者,不违之谓。”(3)游于艺:意思是置身于六艺的学习之中。游:游历;游憩。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感悟
孔子一生,志于求道。孔子所求之道,是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的仁爱之道,孔子认为此乃治国安邦之道;孔子所求之道,是真理。孔子不惜为之奋斗终生,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14.38),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4.8),意思是“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傍晚死了也值得了”。这是一种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两千多年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求救国救民之道,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神圣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死而后已”(《论语·泰伯》8.7)。
孔子在求道和行道的过程中,不断地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他倡导“仁”、“智”、“勇”三达德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倡导君子要具有廉耻之心。他不仅建立起了系统而完美的道德体系,倡导君子人格,他的许多道德格言成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修身养性所奉行的金科玉律,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所倡导的这种道德体系,坚守道德。例如:孔子一方面胸怀远大理想,并且具有治国才干,他一生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奔走、而呼喊。而要实现其理想,就必须出仕。另一方面孔子虽然急于出仕,但他是有原则讲操守的。孔子有两不仕:一是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官职。二是不仕于僭离于正道之人。孔子的这种“出仕”观,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操守和人格魅力。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孔子的学说也被称之为仁学。孔子“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8.7),并且身体力行,其一切行事,皆依据仁德,最终成为圣者和仁者。“据于德”主要侧重于自身的品德修养,“依于仁”主要侧重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如何做人。
无论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都得以学问作为根基,孔子时常“游于艺”,置身于六艺的学习之中,用以增进知识,增强才干,陶冶身心。我们现在言“艺”,可泛指各种知识和技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涵盖了当今教书育人的主要方面:志于道,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据于德,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依于仁,以仁爱之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如何做人;游于艺,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既可以看成是孔子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孔子的教学大纲,他以“道、德、仁、艺”教育学生。如果谁真正做到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那么他无疑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具有了君子人格。有鉴于此,我们不妨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也可以当成一所大学的校训。
7.7 子曰:“自行(1)束脩(2)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凡是自己送上十条以上干肉作为拜师礼的,我没有不教诲的。”
注释
(1)行:授予;付与。(2)束脩:十条干肉。脩:干肉。《说文》:“脩,脯也。”“脯,干肉也。”十条为一束。朱熹《论语集注》:“脩,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
感悟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远在夏代就已出现,《汉书·儒林传》云:“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西周时期的学校都是官学。从学校级别来看,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设在王都和诸侯国的都城,是供大贵族子弟入学的学校;乡学设在其他地方,是供一般贵族子弟入学的学校。《孟子·梁惠王上》云:“谨庠序之教。”意思是办好学校。“庠序”都是古代的乡学。从教育程度来看,学校分为小学与大学两类。8岁入小学,学制7年,主要学习礼仪、音乐、射箭、驾驭、识字、算数六种技艺。例如:《周礼·地官·保氏》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礼记·王制》云:“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古人15岁入大学,其中设在王都的大学叫做“辟雍”,四周有水环绕,形如璧,故称“辟雍”;设在诸侯国都城的大学叫做“泮宫”,东西两门以南有水半环,故称“泮宫”。学制9年,或者更长一些。主要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贵族子弟从8岁入小学,到大学毕业,一般是30岁,这时才有资格参与国家政事。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奴隶和庶人一般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平民子弟来说只能是梦想与空谈。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教育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由官府收藏的一些文献典籍流落到了民间,新兴的“士”阶层活跃起来,他们开始聚徒讲学。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孔子30岁时创办私学,招收弟子。琴张、颜路、曾点、冉耕、子路、闵损等皆为孔子的早期弟子。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15.39)意思是“任何人都教育而不区分是哪一类人”。从国别来说,不分国籍。例如:孔子弟子分别来自鲁、齐、卫、陈、晋、宋、蔡、秦、燕、楚、吴等国。从身份来说,不分贵贱与贫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朱熹《论语集注》云:“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只要交点学费,孔子就收他做弟子。后来“束脩”就成为教师酬金的代名词。例如:孔子弟子中有贫困不堪的颜回,有经商致富的子贡,有鲁国贵族子弟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从关系来说,也不分亲疏。例如: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16.13)意思是陈亢向孔子的儿子伯鱼问道:“你从老师那里得到过与其他弟子不同的教诲吗?”伯鱼答道:“没有。父亲曾经独自站立,我快步走过庭院。父亲问:‘学了《诗经》吗?’我答道:‘没有。’父亲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我退下之后就学习《诗经》。有一天,父亲又独自站立,我快步走过庭院。父亲问:‘学礼没有?’我答道:‘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退下之后就学习礼。我只听到这两个教诲。”陈亢退下之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得到三点收获,知道了学诗和学礼的重要性,又知道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偏爱而为其“开小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观,既打破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的垄断地位,从而使得庶民也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4),则不复(5)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想不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时,不去启发他。我举出一隅而学生不能类推出其他三隅,我就不重复教了。”
注释
(1)愤:郁结于心;憋闷。此指苦苦思考而想不通。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2)悱:想说而说不出来。朱熹《论语集注》:“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3)隅:角落。皇侃《论语义疏》:“隅,角也。床有四角,屋有四角,皆四隅也。”朱熹《论语集注》:“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4)反:类推。朱熹《论语集注》:“反者,还以相证之义。”(5)复:重复。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设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朱熹《论语集注》:“复,再告也。”
感悟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也是教学实践的结晶。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从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启发性原则就是孔子的教学原则之一。
所谓启发性原则,是指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智慧的教学原则。孔子的启发性教学原则具体体现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等两个方面。
第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想不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时,不去启发他”。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朱熹《论语集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为达其辞。”又引程子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所倡导的启发式教育原则的重要内容,启发式教学原则亦由此而来,其实质是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反对注入式教学。
第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我举出一隅而学生不能类推出其他三隅,我就不重复教了”。“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由此而来,其实质是提倡善于学习,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例如: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5.9)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谁强些?”子贡回答说:“我怎敢跟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件事就能推知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啊,我同意你的观点,是不如他啊。”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3.8)意思是子夏问道:“‘美好笑容酒窝妙,黑白分明眼睛美,好像洁白的质地上绘着绚丽的图画啊’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质地,然后绘画。”巧笑美目,这是素地;有此而后可加粉黛簪珥衣裳之饰,这好比是绘着绚丽的图画。所以说绘事后于素。子夏由孔子所说的“绘事后素”而感悟出另外一个道理:忠信好比素地,礼仪好比绘事,即所谓绚。于是子夏说:“礼产生在忠信之后吧?”孔子说:“能够阐发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了。”
综上所述,子贡的“闻一以知二”、颜回的“闻一以知十”和子夏由孔子所说的“绘事后素”而感悟出的“礼后乎”,都证明了孔子“举一反三”教学原则的功效。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不曾吃饱过。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罕》9.16章感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天哭泣过,就不唱歌。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32章感悟。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1),舍之则藏(2)。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3)三军(4),则谁与(5)?”子曰:“暴虎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7),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出仕;不用我,就退隐。只有我与你能够这样啊!”子路说:“如果您率领军队,则与谁共事?”孔子说:“徒步搏虎,徒步渡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不与他共事。如果我率领军队,与我共事的,是遇事能战战兢兢,善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
注释
(1)行:做;从事。这里指出仕。(2)藏:隐藏。这里指退隐。(3)行:率领。(4)三军:周朝制度,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后以“三军”泛指军队。(5)谁与:与谁。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6)暴虎冯(pínɡ)河:徒步搏虎,徒步渡河。《尔雅·释训》:“暴虎,徒搏也。冯河,徒涉也。”所谓“徒搏”,是不凭借车而徒步搏虎;所谓徒涉,是不凭借舟而徒步渡河。(7)必:如果;果真。必也:单独为一分句,假设的内容往往承前而省略。“必也”承前面的“子行三军,则谁与”而来,就是“如果我率领军队,与我共事的”。
感悟
孔子倡导“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任用我,就出仕,以施展自己的才干;不用我,就退隐,以修身养性。孔子在另外的场合也说过类似的话。“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16.11)意思是“隐居来保全自己的志向,行义来实现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没见过这样的人”。在孔子看来,能够这样做的人是非常少的,他对颜渊说:“惟我与尔有是夫!”意思是“只有我与你能够这样啊!”后来《孟子·尽心上》对孔子的这一思想做了阐发,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古代的人,得志,则惠泽施加百姓;不得志,则修身养性而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则独善其身,得志则兼善天下”。这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两千年来,它几乎成为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也几乎成为知识分子仕途失意时自我安慰的良方。
孔子如此称赞颜渊,似乎引起了子路的一丝嫉妒。或许他这样想:虽然我不能像颜渊那样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是我也有颜渊所不及的优点啊!我的勇敢,颜渊能及乎?于是子路问孔子道:“子行三军,则谁与?”意思是“如果您率领军队,则与谁共事?”在子路看来,这答案乃不言自明,大有舍我其谁也的气概。子路此问的用意,孔子岂能不知?然而孔子的回答却使得子路大感意外:“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徒步搏虎,徒步渡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不与他共事。如果我率领军队,与我共事的,是遇事能战战兢兢,善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孔子之意,是希望子路改变那种“徒步搏虎,徒步渡河,死了也不后悔”的逞强好胜性格,这似乎是给子路泼了一瓢冷水,实际上则是谆谆告诫子路不要一味地好勇而冒险蛮干,要成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朱熹《论语集注》引谢氏曰:“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小事尚然,而况行于三军乎?”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才是值得称道的啊!
7.12 子曰:“富而(1)可求也,虽执鞭之士(2),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使做执鞭的人,我也做。如果不可以求得,就做我喜欢的事情吧。”
注释
(1)而:如果。(2)执鞭之士:手执皮鞭维持秩序的差役。根据《周礼》,古代执鞭之士有两种:一是天子诸侯出行时执鞭开道的人。《周礼·秋官司寇·条狼氏》:“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子男则二人”。意思是“条狼氏掌管着拿着鞭子驱赶行人避让,天子出入时有八人执鞭夹道护卫,公出入时有六人,侯伯出入时有四人,子男出入时有二人。”二是市场执鞭维持秩序的守门人。《周礼·地官司徒·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意思是“凡事市场开始交易人们进入时,胥师就要拿着鞭杖把守市场大门”。
感悟
请参见《论语·述而》7.16章感悟。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译文
孔子所慎重对待的事情是:斋戒、战争、疾病。
注释
(1)齐(zhāi):通“斋”,斋戒。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以示庄敬。
感悟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在祭祀之前都要进行斋戒,即沐浴洁身,穿上整洁的衣服,戒除酒、荤、色等嗜欲,以示庄敬,从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思与神接”的境界,这样在祭祀时方可与所祭之神沟通,因此孔子对待斋戒(与祭祀相关)和战争都很慎重。
孔子曾经这样称赞禹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论语·泰伯》8.21)意思是“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自己饮食很差,祭祀鬼神却丰洁;自己衣服破旧,祭服却华美”。
对于斋戒和祭祀的慎重,孔子自己也是身体力行的。你看他:“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论语·乡党》10.7)意思是“斋戒沐浴完,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一定要改换卧室”。所谓“变食”,就是改变平常所食,即不饮酒、不吃荤。所谓“迁坐”,就是改换卧室,即不与妻子睡在一个房间。古代天子以至于士,卧室分为“燕寝”和“外寝(也叫正寝)”。平时跟妻子住在燕寝,斋戒时就单独住在外寝。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3.12)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就在眼前,祭祀鬼神时好像鬼神就在眼前。《礼记·玉藻》云:“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此所谓祭礼如事生。《礼记·祭统》云:“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亲莅之,有故则使人可也。”祭祀应该亲自参与,如果有特殊缘故不能参加,也可以使人代替。然而孔子认为:“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凡是祭祖祭神,自己必须亲自参加;如果自己不能参与祭祀而使人代替,就如同没有祭祀,即不能像亲自祭祀时那样感觉“如(祖)在”与“如神在”。此所谓祭祀贵虔诚恭敬,只有亲自祭祀,才会有其诚则有其神。我们由上述三章可以看出孔子对待斋戒和祭祀的慎重态度。
孔子慎重地对待战争,这不是说孔子参不参加战争的问题,而是表明孔子不轻易言战,更不赞成发动侵略战争。例如:“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论语·卫灵公》15.1)孔子曾斥责卫灵公为好色之徒,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9.18)。意思是“我没见过喜好道德如同喜好女色一样的人”。又称卫灵公为无道之君,“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卫灵公本来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幸好有“仲叔圉治宾客(治理外交),祝鮀治宗庙(治理宗庙祭祀),王孙贾治军旅(治理军队)”(《论语·宪问》14.19),才不至于亡国。因此,在孔子看来,卫灵公当改弦易辙,而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然而恰恰相反,卫灵公竟然向孔子询问军队战阵之法,这就表明他有意要发动战争,置生灵涂炭于不顾。孔子以“陈列俎豆之类的礼仪,我曾听说过;军队的事情,从来没有学过”作答,这是委婉暗示他:如果你要询问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倒听说过,可以讲给你听。然而卫灵公愚顽无知,执迷不悟,没有顺着孔子的诱导而询问礼仪之事,这也就表明他没有放弃发动战争的野心。孔子知道自己的学说在这里行不通,认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15.8),意思是“不可以跟他交谈却跟他交谈,是白费口舌”。并且孔子一向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15.40)。意思是“政治主张不同,则不必互相商议”。像卫灵公这样的人,不必再与他交谈了,也不必再希冀他施行德政了,于是孔子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曰:‘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16.1)季氏将伐颛臾,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季路就此展开了一次对话。冉有、季路来向孔子通报情况,但言辞委婉,不言“季氏将伐颛臾”,而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可见其心虚。孔子首先批评他们说:“冉求!恐怕要责备你吧?”接着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理由:第一,从历史因素来看,颛臾曾经受到鲁国的礼遇:“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意思是过去先王任命他主持祭祀东蒙山;第二,从地理位置来看,“且在邦域之中矣”,意思是颛臾的疆域在鲁国境内;第三,从两国关系来看,“是社稷之臣也”,意思是颛臾是鲁国的属国。然后孔子反问道:“何以伐为?”即为什么要攻打颛臾呢?春秋时期所谓“伐”,兴兵的一方总得有个理由,而孔子举出了三条不能“伐颛臾”的理由,由此可见,所谓“季氏将伐颛臾”,乃师出无名,为不义之举。孔子最后批评并告诫仲由和冉求道:你们两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致;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稳定;反而策划在境内使用武力,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宫廷内部。我们由上述两章可以看出孔子对待战争的慎重态度,战争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岂能不慎?岂能轻言战争?
关于孔子对于疾病的慎重,请参见《论语·乡党》10.16章感悟。
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2)。”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这种美妙境界。”
注释
(1)韶:舜时的乐曲名。(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指舜作的《韶》乐所达到的尽善尽美的境界。《论语·八佾》3.25章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朱熹《论语集注》:“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为:作;制作。
感悟
请参见《论语·八佾》3.25章感悟。
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3)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4)。”
译文
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他。”子贡进入孔子屋里,说:“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会因辞让君位而后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并得到了仁德,又后悔什么呢?”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注释
(1)为(wèi):帮助。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为,犹助也。”(2)卫君:指卫出公辄。卫灵公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夫人南子而逃到宋国,又转到晋国。灵公死,立蒯聩之子蒯辄为君。晋国赵简子试图送蒯聩回国为君,借以侵略卫国。卫国发兵抵御晋军,拒绝蒯聩回国。孔子此时在卫国,冉有疑孔子欲助卫君,便有此问。(3)怨:后悔。朱熹《论语集注》:“怨,犹悔也。”(4)夫子不为也: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父子争国,恶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矣。”
感悟
请参见《论语·泰伯》8.1章感悟。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而枕(2)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饮水,弯曲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浮云。”
注释
(1)饭疏食:吃粗粮。饭:吃;吃饭。疏食:粗粮。(2)枕: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以……为枕。(3)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和重视的事物,意思是与己无关。
感悟
孔子胸怀远大理想,并且具有治国才干,他一生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奔走,而呼喊。而要实现其理想,就必须出仕,所以子路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18.7)意思是“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施行他的道义”。即尽应尽之责,担负改造社会的重任。正如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吾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6)。孔子并非不希冀富贵,更非不追求富贵。而欲富贵,也必须出仕。
虽然孔子急于出仕,但他是有原则讲操守的。孔子有两不仕。
一是不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官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意思是“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浮云”。“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和重视的事物,意思是与己无关。“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7.12)意思是“财富如果可据义求得,即使做执鞭的人,我也做。如果不可以求得,就做我喜欢的事情吧”。陈天祥《四书辨疑》云:“富与贵人皆欲之,圣人但无固求之意,正在论其可与不可,择而处之也。不义而富且贵,君子恶之,非恶富贵也,恶其取之不以其道也。古之所谓富贵者,禄与位而已。贵以位言,富以禄言。富而可求,以禄言也。执鞭,谓下位也。盖言君子出处当审度事宜,谷禄之富,于己合义,虽其职位卑下,亦必为之。故夫子之于乘田委吏亦所不鄙。苟不合义,虽爵位高大,亦必不为。故夫子之于季孟之间亦所不顾也。伊川曰:‘富贵人之所欲也,苟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宁贫贱以守其志也。’”焦循《论语补疏》云:“《易传》称‘崇高莫大乎富贵’,富贵非圣人所讳言也,但有可求不可求耳。不可求,所谓‘不以其道得之’也。苟以其道得之,何不可求之有?孟子言‘非其道,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以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正与此章之旨相发明。非道以求富贵,鄙夫也。”
二是不仕于僭离于正道之人。当时“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孔子世家》)。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17.1)意思是阳货想让孔子拜见他,孔子不去见他,阳货就送给孔子一头煮熟了的小猪。孔子探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就去拜谢他。两人在路上相遇了。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跟你说话。”阳货说:“怀藏才能却听任国家迷乱,可以叫做仁德吗?不可以!喜欢参与政事却屡次错过机会,可以叫做聪明吗?不可以!日月消逝,岁月不等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虽然孔子对阳货所说的一番话有所感触,表示“吾将仕矣”,但是孔子因反对季氏专权,反对阳货作为季氏的家臣而“陪臣执国政”,最终他还是没有出来做官。
虽然孔子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但君子做官取之有道,他拒绝阳货的邀请就是明证;并且讲究做官的原则,如果君主或执政者昏庸,他宁肯辞官,他辞去司寇、代理宰相之职就是明证。孔子的这种“出仕”观,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操守和人格魅力。反观今之官场,若官员们都有孔子这样的道德操守与人格魅力,那么官场就会出现清明的景象了。
7.17 子曰:“加我数年(1),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3)。”
译文
孔子说:“增加我几年寿命,五十岁去学习《易》,可以无大过了。”
注释
(1)加我数年:邢昺《论语注疏》:“此章孔子言其学《易》年也。加我数年方至五十,谓四十七时也。”(2)易:《周易》,也称《易经》,为儒家六经之一。(3)可以无大过矣:朱熹《论语集注》:“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
感悟
《易》的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但原本只有“经”,即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由于经文古奥简略,于是有人为之作传,是为《易传》。《易传》共七篇,即《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其中《系辞传》、《彖传》、《象传》三篇各分上下篇,这样就是十篇了。《系辞传》是关于《易经》的通论,它探讨《易经》的起源,阐释经文的意蕴,揭示经文所蕴涵的哲理,解释筮法及部分爻辞。《彖传》附于六十四卦之下,各卦皆有,主要是解释每卦的卦名和卦辞及该卦的核心内容。《象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辞。《文言》专门解释《乾》卦和《坤》卦的卦辞和爻辞。作者认为《乾》卦和《坤》卦是理解《易经》的关键,所以对这两卦进行专门解释。《说卦》主要解释八卦所象征的具体事物及特性,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并且还对这八种原始卦象加以引申,一个卦象可以代表多种事物。《序卦》是专门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杂卦》主要是解释六十四卦的卦义及特性,但没有按照六十四卦的顺序来解释,而是把意义相对或相关的卦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由于解释的顺序错杂,因此叫做杂卦。这十篇文字都是解释《易》的,可以说是《易》的羽翼,它与《易》相辅而行,因此称之为“十翼”。
《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该书提出了一些治国理论和方法,譬如恩威并重、赏罚严明、任用贤人等;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譬如“道”、“中行”、“无为”、“阴阳”、 “天人合一”、“历史循环论”等。《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由此可见孔子对《易》的痴迷程度以及所下的工夫。在阅读和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孔子必然会感受到其中的治国理论和方法,感受到其中的哲学内涵,从而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然而长期以来,《周易》被仅仅当成一部占筮的书,人们用它来预测吉凶祸福,遂使《周易》研究走入偏门。“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13.22)意思是《周易·恒卦》说:“不能长久地保持美德,有时会蒙受羞辱。”孔子说:“这是告诫没有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卜而已。”由此可见,孔子并非把《周易》当成一部占筮之书,而是当成一部哲学书。
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2)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用共同语的场合:诵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仪,都用共同语。
注释
(1)雅言:当时通行的官话、共同语,犹今之普通话。(2)执:执行;实行。
感悟
方言,古已有之。孔子闲居之时,或许使用方言;当他诵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仪时,则用共同语。如今许多人也像孔子那样,平时使用方言,但在读书时,则一般用普通话朗读;在与外地人进行言语交际时,则使用普通话。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共同语是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方言语体具有地域性,共同语语体具有全民性。方言词语受着地域的限制,一般难以为其他方言区域的人接受,尤其是在当今人口流动性非常大,一个单位的人往往来自五湖四海的情况下,能够说普通话时则应尽量说普通话。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2)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
译文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勤奋学习就忘记了吃饭,乐于求道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快要到了,如此而已。”
注释
(1)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在叶县任长官,故称叶公。(2)奚:何;为什么。(3)云尔:如此而已。
感悟
刘宝楠《论语正义》云:“发愤忘食者,谓好学不厌几忘食也;乐以忘忧者,谓乐道不忧贫也;不知老之将至者,言忘身之老,自强不息也。”朱熹《论语集注》云:“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这是孔子勤奋好学精神的真实写照。每当我学习而欲懈怠之时,则往往想起孔子此言,以激励自己发愤学习。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具备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勤奋好学精神。其实,读书并非完全就是苦差事,那种学有所得时“乐以忘忧”的佳境,就是一般人所难以享受到的。我曾经在自己一部著作的《后记》里这样写道:
回首自己在耐寂斋内读书写作所度过的寂寞时光,无限感慨顿时涌上心头。大学毕业近30年来,我既不知道麻将上的点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围棋是怎么个围法;既不知道休闲是个什么滋味,也不知道炒股是怎么个炒法。只知道长年累月埋首书斋。此皆与自知天资愚钝,而笃信勤能补拙密切相关。韩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之勤,宋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艰,自信皆“何有于我哉”!但读者诸君切莫以为敝人是苦行僧,其实书斋里其乐也融融。每当读到佳处,则击节赞叹;每有会意,则怡然自得。此时此刻,虽然是置身于寂寞的书斋,但享受着的则是人生的快乐与快乐的人生。
2007年的某月某日,我跟往常一样在书斋里撰写着书稿,忽然夫人和女儿买了生日礼物送我,祝我生日快乐。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矣!屈原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感叹立刻在耳边回响。我情不自禁地去照镜——想仔细看看年过半百的老头究竟是啥模样,曰:“老夫对镜起感伤,鬓微霜,顶秃光,驼背弯腰,眼角皱纹长。伏案天天忙写作,双手痛,视茫茫。”尽管如此,然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寂寞书斋读书和伏案写作的日子还得持续下去,此乃惯性使然,也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人把读书和科研当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他必然会享受到无穷快乐的。孔子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信哉,斯言!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1),好古,敏(2)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
注释
(1)生而知之者: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靠的是非凡才智和亲身实践。宦懋庸《论语稽》:“夫子当日即有圣人之称,然时人所谓圣者,第在多闻多知、博物强识、不待师学传授而无所不知,故震惊之也。不知夫子虽生知之圣,而亦未尝不藉学以成之。其不居生知者,谦辞。其言好古敏求者,亦自明其功力之实也。”(2)敏:勤勉。刘宝楠《论语正义》:“敏,勉也。言黾勉以求之者也。”
感悟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16.9)所谓“生而知之者”,是指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靠的是非凡才智和亲身实践。这种人是上等人。所谓“困而不学”,是指遇到困惑而不学习。这种人是下等人。他们处于知识的两极,这种状况难以改变,因此“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17.3)孙星衍《问字堂集》云:“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意思是“只有绝顶聪明的人和最愚蠢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
过去有人以孔子所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作为孔子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铁证。其实,虽然孔子根据获得知识的途径而把人分为四等,并且承认“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他从未称赞过任何人是生而知之者,包括他心目中的圣人;也从不以“生而知之者”自居,相反的而是坦承“我非生而知之者”,并且反复申明自己是“学而知之者”。由此可见,孔子所谓“生而知之者上也”,只不过虚设一等而已;犹如当今言“天才”,可谁也不敢以“天才”自居,也不宜将“天才”的桂冠赠与他人,即使赠与,他人也未必敢泰然处之。
孔子一生追求学问,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2.4),在求知的过程中,孔子往往是“学而不厌”(《论语·述而》7.2),并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7.19),他坦承自己的学问是“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7.28)意思是“或许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闻,选择其中好的而吸收;多见并记住。这种‘学而知之’仅次于‘生而知之’”。
孔子倡导对学问“敏以求之”。“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17.6)意思是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勉、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就会卓有成效,慈惠就能让人服从。”孔子把“敏”作为成为“仁”的五种品德之一,因此孔子不仅自己对学问“敏以求之”,并且对于那些能够勤勉好学的人也大加赞赏。例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5.15)意思是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为‘文’呢?”孔子说:“他勤勉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讨教为耻,因此谥他为‘文’。”《逸周书·谥法》亦云:“勤学好问曰文。”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是“学而知之”,经过学习而获得知识,倡导“敏以求之”,通过勤勉而获得知识。圣人犹如此勤勉好学,何况智力平庸如我辈者乎?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1)。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悖乱和鬼神。
注释
(1)朱熹《论语集注》引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力:暴力。乱:悖乱之事。
感悟
怪异和悖乱之事,往往有悖常理,例如过去曾经轰动一时的“耳朵听字”的“特异功能”之类;有些怪异和悖乱之事,往往是人们对它们暂时还缺乏科学的认识,有些则是人们的迷信思想造成的。例如:“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流星坠落、树木发出声响,大家都很害怕,以为是什么怪异的现象,而荀子认为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是由于自然界的变化、阴阳二气的转化造成的,只是罕见的事物而已。因此君子当谨慎对待怪异和悖乱之事,而不宜以讹传讹,以谣传谣。
暴力或者武力,不是解决人与人之间或者国与国之间争端的法宝,相反它必将带来战乱、死伤、仇恨等,孔子一贯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因此孔子不谈论暴力。至于鬼神,孔子提倡“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6.22)。意思是“专心致力于对人民合宜的事情,敬奉鬼神但疏远它们”。“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11.12)当子路询问如何事奉鬼神时,孔子说:“还不能事奉好活人,怎能去事奉鬼神?”由此可见,孔子倡导治国要重视人事而轻鬼神(请参见《论语·雍也》6.22章感悟),因此孔子不谈论鬼神。
7.22 子曰:“三人(1)行,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择他的优点而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而改正自己类似的缺点。”
注释
(1)三人:几个人。“三”是虚数,既可以言其多,也可以言其少。虚数“三”言其多者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5.20)“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6.7)“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7.14)“柳下惠为士师,三黜。”(《论语·微子》18.2)其中的“三思”,是反复、再三思考。“三月”,言其久;很长时间。“三黜”,多次被罢黜。虚数“三”言其少者如:“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韩非子·难势》)“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史记·项羽本纪》)“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其中的“三家”、“三户”、“三人”,皆言其少,分别为“几家”、“几户”、“几个人”。这里的“三人”,也是言其少,谓“几个人”。(2)焉:兼词,于此。
感悟
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由此可以获得两点感悟:第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这既是广泛地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第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选择他的优点而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而改正自己类似的缺点”。这是增进品德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4.17)意思是“看见贤人就要想到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是否也有与他类似的毛病”。“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可增加美德;“见不贤而内自省”,“其不善者而改之”,则可消除自身的毛病,或者引以为戒。如此一增加,一消除,其道德修养无疑将日臻完善。由此可见,无论善与不善之人、贤与不贤之人,皆可成为自己的老师。《老子》27章亦云:“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眇。”意思是“善人可以成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可以成为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鉴,即使是聪明人也会迷惑,这就是精妙的道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不少人非但缺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反而经常是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持有此种心态之人,既不能增广自己的学问,又不能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反而将“虽智大迷”。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2)?”
译文
孔子说:“上天赋予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注释
(1)桓魋(tuí):宋国司马向魋,宋桓公的后代,因此又叫桓魋。(2)如……何:表示询问的习惯说法。“如”是动词,有“处置;对付;安顿”的意思;“何”是疑问代词。“如……何”的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等,一般在句子中作谓语。
感悟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面对危难,孔子自信上天赋予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仪地的边防官也说过类似的话:“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3.24)意思是“国家政治黑暗已经很久了,上天将把先生当成传道的导师呢”。既然上天赋予我品德,降我以大任,就不会轻易让我死,桓魋当然也就奈何不了我。这里表面上是体现了孔子“信天命”,说自己得到了天佑,其实是体现出了孔子临危不惧的精神。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
译文
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隐瞒。我没有什么行动不是与你们在一起的,这就是我的为人啊。”
注释
(1)二三子:诸位;你们这些人;你们几个人。这里指弟子们。(2)吾无行二句: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我所为无不与尔共之者,是某之心也。”
感悟
此章与《论语·阳货》17.19章都是谈论“不言之教”。孔子为何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圣人知广道深,弟子学之不能及,以为有所隐匿,故解之也。”朱熹《论语集注》亦云:“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李中孚《四书反身录》云:“夫子以行示范,而门人惟言是求,故自明其无隐之实以警之,与‘天何言哉’之意同。”又云:“师之于及门,有言教有身教,言教固所以教其行,然不若身教之得于观感者尤深。夫子而后,若曾子之于公明宣,亦其次也。公明宣及曾子之门,见曾子居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悦之而学。见曾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悦之而学。见曾子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悦之而学。故不言之教,不从耳入而从心受,根于心,斯见于行矣。”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夫子既注重言传,也注重身教,在孔子身上,知与行是合一的,因此弟子不仅要从老师的言传处去学习,还要善于从老师的无言之教处去学习,从老师的身教中去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善于学习。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
译文
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古代文献、社会实践、忠于职守、诚实守信。
注释
(1)文:古代文献。与《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文”同义,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2)行:行事;实践。(3)忠: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地做好事情。与《论语·学而》“主忠信”之“忠”同义。
感悟
自古以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什么是人才?第一,必须具备和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孔子之时,“文”莫过于古代文献,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之文;今天实行专业教学制度,各个专业的内容也就是“文”。第二,光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文”转化为实践技能。第三,必须培养和具备良好的品德。学成之后,需走向社会。而走向社会必将遇到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就业,一是与人交际。孔子时代,所谓就业,主要是指士在诸侯那里谋得一官半职,或在卿大夫那里做家臣。就业就得敬业。如何敬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忠”。所谓忠,就是尽心竭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于职守,此曾子所谓为人谋而忠。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不与人交际。如何交际?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信”。所谓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此曾子所谓与朋友交而信。“忠信”是人的品德、学问和修养的基础,是“仁”的重要体现。孔子反复强调君子要“主忠信”(《论语·学而》1.8),即以忠信为主。因此孔子把“忠”和“信”当成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品德。根据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孔子把“文、行、忠、信”当成教育学生的内容,由此开创了我国“教书育人”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教师的职责(千余年之后的韩愈在《师说》中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也奠定了“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品德修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由此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容,即创新精神,从而形成了“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品德修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对孔子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7.26 子曰:“圣人(1),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2)者,斯(3)可矣。”子曰:“善人(4),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5)者,斯可矣。亡(6)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7),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见到了;能见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说:“善人,我是不能见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奢华,这样的人是很难有恒心的。”
注释
(1)圣人: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孔子所推崇的理想化人物,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等。(2)君子:德才超群的人。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3)斯:就;则。(4)善人:品格完美的人。朱熹《论语集注》引张子曰:“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论语·子路》13.11章:“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皇侃《论语义疏》:“善人,谓贤人也。”(5)恒:恒心;长久不变的意志。(6)亡:通“无”。(7)约而为泰:穷困却装作奢华。皇侃《论语义疏》:“家贫约而外诈奢泰。”约:穷困;窘困。奢:奢侈;奢华。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子路》13.12章感悟。
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译文
孔子钓鱼但不拦网捕鱼,射鸟但不射宿巢的鸟。
注释
(1)纲:渔网上的大绳,与“纲举目张”之“纲”同义。这里指拦网捕鱼。(2)弋(yì):带绳的箭。这里指用箭射鸟。(3)宿:指宿巢的鸟。
感悟
孔子亲近大自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熟悉自然。“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17.9)其中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要让学生熟悉自然,了解大自然中的万物。第二,保护自然。“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7.27)“纲”是渔网上的大绳。这里指拦网捕鱼。“弋”是带绳的箭。这里指用箭射鸟。“宿”指宿巢的鸟。孔子钓鱼但不拦网捕鱼,射鸟但不射宿巢的鸟。这体现了孔子保护自然的态度,即对大自然取之有度。拦网捕鱼,则难免滥捕,竭泽而渔。射杀宿鸟,则难免滥杀而一锅端,不利于鸟类繁殖。《孟子·梁惠王上》亦云:“数罟不入洿池,则鱼鳖不可胜食也。”此种观念,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当今生态保护政策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社会形态,其核心内容是人类必须将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过度攫取。第三,欣赏自然、感悟自然。“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6.23)意思是“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孔子既是智者,也是仁者,因此孔子非常喜爱山水,并寄情山水。孔子在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时,往往有所感悟,而从中悟出某些哲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9.28)松树柏树皆为常绿乔木,到了严寒时节也不凋谢。孔子从这一自然生命的伟力之中来感悟人生:在遭遇类似“岁寒”这样的逆境时,仁人志士也要像松柏那样具有坚强不屈、忠贞不渝的高尚品德。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1)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2)之。知之次(3)也。”
译文
孔子说:“或许有自己不懂却创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闻,选择其中好的而吸收;多见并记住。这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注释
(1)不知而作: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时人有穿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朱熹《论语集注》:“不知其理而妄作也。”作:创作;创造。(2)识(zhì):记住。(3)知之次:次于生而知之。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如此者,次于天生知之。”《论语·季氏》16.9章:“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多闻和多见都是“学而知之”,是“生而知之”之次。次:差一等;次一等。
感悟
孔子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所谓“不知而作者”,就是不懂装懂,就是学风浮躁,就是制造学术垃圾。孔子对此嗤之以鼻,如今却趋之若鹜。当今“不知而作者”主要表现在“低水平重复,毫无创新可言”与“粗制滥造,毫无学术可言”两个方面。
所谓“低水平重复,毫无创新可言”,这主要表现在“重复编书”和“跟风编书”两个方面。
“重复编书”在教材编写方面最为突出,一门课程的教材,少则十几种,多则数百种,已是司空见惯。这些教材并非各具特色而有所创新,恰恰相反,大多是大同小异,作低水平重复。不少论文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作者往往无视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而对某个课题作重复“研究”。
“跟风编书”具有鲜明的模仿特征。某本书一旦畅销,接着就会有许多与此书名相似、内容相似的书在极短的时间内应运而生。这些跟风书并非作者长期以来所关注或研究的课题,它仅仅是作者根据某部畅销书的书名和内容而在极短时间内所推出的“模仿秀”。
所谓“粗制滥造,毫无学术可言”,这主要表现在写“职称书”和“乱编辞书”两个方面。
纯粹是为评职称而撰写的著作,我们称之为“职称书”。这种书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从内容来看,是粗制滥造加东拼西凑;从时间来看,是写作时间极短与出版速度极快;从营销方式来看,是作者全部包销;从效益来看,是有益于职称晋升而无益于学术发展的废品。
辞书编纂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要编纂好一部辞书,不仅要遵循知识性、科学性、简明性、实用性和稳定性这一辞书编纂的总原则,而且还要做到定性明确、收词全面而规范、义项概括准确而分明、各义项之间排列有序、释义准确而科学、引证典型而具有时代性、体例严谨等等,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科学精神和踏实的学风。但是,有些辞书存在粗制滥造之嫌,同类辞书重复出版的现象也相当严重,且缺乏新意,更无特色可言。更有甚者,据说某人10余年间竟然编纂出版了20余部辞典,堪称中国辞书编纂史上之“最”,然而遗憾的是大多为垃圾制品。
7.29 互乡难与言(1)。童子(2)见,门人惑。子曰:“与(3)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5)其往也。”
译文
互乡人很难跟他交谈。互乡有一少年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感到疑惑。孔子说:“我赞许他的进步,不赞许他的退步,何必做得过分呢?人家把自己弄洁净而进来,就应该赞许他的洁净,但不担保他以前的作为。”
注释
(1)互乡难与言: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其乡人言语自专,不达时宜。”朱熹《论语集注》:“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互乡:地名。(2)童子:小孩;未成年人。(3)与:赞许;赞成。(4)洁己:使自己洁净,比喻改正错误。(5)保:负责;担保。朱熹《论语集注》:“言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
感悟
互乡这个地方风俗不好,很难与他们谈论善道。然而互乡有一少年得到孔子的接见,因此弟子们感到疑惑。孔子解释道:“我赞许他的进步,不赞许他的退步,何必做得过分呢?人家把自己弄洁净而进来,就应该赞许他的洁净,但不担保他以前的作为。”由孔子对待互乡童子的态度,我们可以获得两点感悟:第一,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他不因互乡人难与言善而拒绝教育他们。当今的教师,亦不应拒绝接收后进生。第二,对待有过错的人,孔子采取的是“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的态度,这样就能使后进转化为先进,而不宜采取歧视甚至一棍子把人打死的态度。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德距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德,仁德就来了。”
感悟
孔子认为,具有“仁德”的人,就是“仁人”,即道德高尚的人。然而要成为仁人并非易事。孟武伯曾经问孔子道:“子路仁乎?”“求也何如?”“赤也何如?”孔子一概答曰:“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5.8)“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7.34)意思是“至于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当?”由此可见,孔子不仅不轻易以“仁”赞许人,也未敢以仁者自居。
何以如此呢?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必须用毕生的精力去努力追求。曾子对此有着深刻的领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7)意思是“士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责任重大吗?到死才停止奋斗,难道不是路途遥远吗?”
虽然“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然而“仁”又并非遥不可及,更不能因为“仁”必须用毕生的精力去努力追求而放弃追求,所以孔子谆谆告诫人们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仁道不远,行之则至是也。”由此可见,“仁”既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只要我们立志行仁,仁就在我们身边。例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12.1)意思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践行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他是仁人。实践仁德在于自己,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仁的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事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会按照您这些话去做”。孔子倡导“为仁由己”,颜渊则表示“我虽然不聪明,但是会按照您这些话去做。”这就是向着仁的目标前进。又例如:“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4.4)意思是“如果有志于实行仁德,就不会干坏事”。如果有志于仁德,一心所想的便是如何增进品德修养,如何爱人,为善如不及,为恶如探汤,当然就不会去干坏事了。这也是向着仁的目标前进。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3)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4),君子亦党乎?君取(5)于吴,为同姓(6),谓之吴孟子(7)。君而(8)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9)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退出来,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君子也会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因为鲁国和吴国是同姓,就叫她吴孟子。鲁君如果知礼,谁还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番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过错,人家必定会指出来。”
注释
(1)陈司败:人名。(2)昭公:鲁昭公。(3)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30岁。(4)党:结党;偏袒。(5)取:娶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娶”。(6)为同姓:鲁国国君为周公(周武王之弟)之后,姬姓;吴国国君为泰伯(周文王之伯父)之后,姬姓。(7)吴孟子:春秋时代,贵族女子出嫁之后的称谓一般有四种:一是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例如“齐姜”、“晋姬”、“秦嬴”等,据此,鲁昭公夫人应称之为“吴姬”。二是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丈夫受封的国名,例如“秦姬”、“芮姜”、“息妫”等,据此,鲁昭公夫人应称之为“鲁姬”。三是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丈夫的谥号。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按,郑武公姓姬,名掘突,武是谥号。申:姓姜的侯国。武姜:“武”表示丈夫的谥号,“姜”表示娘家姓姜。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请三帅。”按,文嬴,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夫人。“文”是其丈夫晋文公的谥号,“嬴”表示娘家姓嬴。据此,鲁昭公夫人应称之为“昭姬”。四是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赵姬(晋国大夫赵衰之妻)”、“棠姜(齐国大夫棠公之妻,棠为其封邑名)”。根据周礼,同姓不婚,因为姓有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由此可见,鲁君夫人无论谓之“吴姬”、“鲁姬”,还是“昭姬”,都把其“姬”姓标示出来了,这无疑是告诉别人:鲁君违背了同姓不婚的礼制。因此谓之“吴孟子”。(8)而:如果。(9)苟:如果。
感悟
请参见《论语·学而》1.8章“过则勿惮改”感悟。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1)之,而后和(2)之。
译文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唱。
注释
(1)反:重复。(2)和(hè):和谐地跟着唱。
感悟
孔子平常喜欢唱歌,也喜欢和别人一起唱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唱。除非“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7.10)。意思是孔子在这天哭泣过,就不唱歌。即使遭受困厄和挫折之时,孔子仍然唱歌。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意思是孔子辞官离开鲁国,在屯地住宿。大夫师己前来送行,说:“您是没有什么罪过的。”孔子说:“我唱首歌可以吗?”于是唱道:“那妇人的口啊,可以让大臣出走;那妇人的话啊,可以叫人身死名败。我只好悠闲自在啊,聊以度日!”师己返回国都,季桓子问:“孔子说了什么?”师己如实相告。季桓子喟然感叹说:“夫子是因为那群女乐的缘故怪罪我啊!”孔子在愤而辞官而离开鲁国之时,犹不忘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怨恨和感慨。音乐可以养人身心、陶冶情操,让我们也放声歌唱吧。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2)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在勤勉方面我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注释
(1)文莫:勤勉;努力。“文莫”也写作“侔莫”。《方言》:“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凡劳而相勉,若言努力者,谓之侔莫。”又写作“忞慔”。《说文》:“忞,强也。”“慔,勉也。”按,“文”上古属文部、明纽,“侔”属幽部、明纽,“忞”属文部、明纽,“文”、“侔”、“忞”为双声,“文莫”“侔莫”“忞慔”是同一个联绵词的三种书写形式,《方言》写作“侔莫”,《说文》写作“忞慔”,意思都是“勤勉;努力”。(2)躬行:亲自实践;身体力行。
感悟
孔子从不以圣人和仁人自居,“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34)意思是孔子说:“至于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朝此努力不知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就是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些正是我们不能学到的。”孔子亦不以君子自居,“子曰:‘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身体力行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由此可见,孔子是把圣人、仁人和君子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而从不敢把那些高贵的花环戴在自己头上,孔子的谦逊,亦由此可见。然而环顾当今宇内,自封为“大师”、“著名某某家”的,或者泰然笑纳这些桂冠的,已不是个别现象。至于孔子所自豪的“文莫吾犹人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5.28)的勤勉好学的精神,则不见踪影。因此我们斗胆仿拟孔子之语而用之于此等人,则是:“若大师与著名某某家,吾已居之;学而不厌、真才实学,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1)圣与仁,则吾岂敢?抑(2)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至于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朝此努力不知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就是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些正是我们不能学到的。”
注释
(1)若:连词,至于。(2)抑:只是;只不过。
感悟
请分别参见上章和《论语·公冶长》5.28章感悟。
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3)曰:‘祷尔于上下神祇(4)。’”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重,子路请求向神祷告求福。孔子说:“有这种事吗?”子路回答说:“有。《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祇祷告。’”孔子说:“我早就祷告过了。”
注释
(1)疾病:病重。(2)祷:祷告;向神祷告求福。古人有患病而向神祷告的习俗,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今王病而民以牛祷。”(3)诔(lěi):通“讄”,祷告文书。《说文》:“讄,祷也。累功德以求福。《论语》云‘讄云:祷尔于上下神祇。’”(4)神祇(qí):天神曰神,地神曰祇。
感悟
人有疾病则希望疾病痊愈。在科学与医学皆不发达的古代,把希望寄托于神祇,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在还有人在患病时不去求医,而是去求神,甚至是请巫婆到家里来驱魔祛邪。这就显得有点愚昧了。
在大灾大难面前,人们在奋力抵御灾难的同时,往往举行祈福大会,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希望消灾免祸、祈求祥和生活的民族文化心理,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社会各界许多团体和学校都分别举行了“地震祈福晚会”,以此悼念在汶川、玉树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为灾区人民祈福。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与其骄傲,宁可吝啬。”
注释
(1)孙(xùn):通“逊”,谦逊。(2)固:吝啬;寒碜。《广雅·释言下》:“固,陋也。”按,“陋”有“吝啬”义。例如,《吕氏春秋·节丧》:“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意思是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李白《赵公西侯新亭颂》:“俭则不陋,丽则不奢。”其中的“俭则不陋”,盖本之《论语》“俭则固”并反其意而用之。
感悟
奢侈与节俭,分别处于两个极端。奢侈相当于“过”,节俭相当于“不及”,因此各有其弊: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吝啬。奢侈者,往往以富而傲人,试看当今之炫富者,在他人面前几乎无一不显得态度傲慢,傲慢则易伤害他人,因此孔子不取也。节俭者,尤其是那些富贵而节俭者,往往给人以吝啬的感觉。譬如司马光,贵为宰相,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以有意违背世俗常情来求得名誉),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人们都嗤笑我吝啬),吾不以为病。……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相讥讽)。嘻,异哉!”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由俭,败由奢。”“俭以养德”,这是一再被历史所反复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在“骄傲与吝啬”,即“奢侈与节俭”之间,孔子的选择是“与其骄傲,宁可吝啬”。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来说,都大大提高了,并且有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裕起来了,于是曾几何时奢侈之风顿起,而节俭则不仅被看成是吝啬,也被看成是思想落伍、观念陈旧。孔子此言,或许对我们重新认识节俭这一传统美德,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启迪作用。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长期忧愁。”
注释
(1)坦荡荡:心胸宽广的样子。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坦荡荡,宽广貌。”(2)戚戚:忧愁。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多忧惧貌。”皇侃《论语义疏》引江熙曰:“小人驰竞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愁府也。”
感悟
君子何以坦荡荡?小人何以长戚戚?我们可以从两者不同心态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第一,君子内省无咎,俯仰无愧。“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12.4)意思是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叫做君子吗?”孔子说:“内心反省无愧,那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的呢?”《孟子·尽心上》亦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小人则不能修身,不能慎言慎行,则常犯过失常懊悔,如此,则岂有不忧戚之理?
第二,君子光明磊落,循道而行。君子并非无欲无求,然其所欲所求,皆合乎道义,亦不为名利所羁绊。“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7.12)意思是“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使做执鞭的人,我也做。如果不可以求得,就做我喜欢的事情吧”。由此可见,孔子并非不希冀富贵,更非不追求富贵。子路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18.7)意思是君子出来做官,是尽应尽之责,担负改造社会的重任,正如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吾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8.6);但是,“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7.16)孔子说:“吃粗粮,饮水,弯曲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用不正当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浮云。”浮云,比喻不值得关心和重视的事物,意思是与己无关。《孟子·尽心上》亦云:“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此可谓君子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小人则违离正道,昧于事理,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求而不得,忧戚也;得而患失,忧戚也。如此,则岂有不忧戚之理?
第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13.26)意思是“君子安详舒泰而不骄慢,小人骄慢而不安详舒泰。”皇侃《论语注疏》云:“君子坦荡荡,心貌怡平,是泰而不为骄慢也。小人性好轻凌,而心恒戚戚,是骄而不泰也。”君子安详,不骄不躁,因此能够做到坦荡荡;小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又唯恐失尊,虽骄慢而心不得安泰,因此难免长戚戚。
7.38 子温而厉(1),威(2)而不猛,恭(3)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严肃,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
注释
(1)厉:严肃。朱熹《论语集注》:“厉,严肃也。”(2)威:威严;威仪。(3)恭:容貌端庄严肃。
感悟
请参见《论语·尧曰》20.2章感悟。
上一篇:《论语·泰伯第八》是什么意思,全文翻译,讲的是什么思想
下一篇:《论语·里仁第四》是什么意思,全文翻译,讲的是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