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讲的“性”,偏于后儒区分出的“气质之性”;后儒讲“性”,着意在赋予人的规定性上,即“善”。为示区别,特标明是“性之体”。讲“性体”,人都一样,如孟子讲“性善”,就不存在相近相远的问题。
如此看孔子讲的“性相近,习相远”,便容易在自己的日常经验中印证。本来大家都差不多,但因为环境习染不同,便渐渐相差远了。
整个《论语》都充溢着这样的经验气息,但其中又涵有“性”这样的抽象观念。后儒不断阐释,儒学因此建构,这构成了儒学基本的理论样式。
上一篇:《志于道章》意思|赏析|感悟
下一篇:《我非生而知之者章》意思|赏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