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高僧故事图
南宋·梁楷作
绢本设色
八段
每段纵二六.六厘米
横约六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共有图画八段。在图的第二、三、五、八各段布景的树石及船上,逐段署有作者的细楷签款“梁楷”两字。在每段图画之后,均附有后人用行书写的图解说明,书法接近赵孟頫书体,给人以图文并茂的观感。
图一《达摩面壁,神光参问》:南天竺僧人达摩,随身带着衣钵,渡海东来,由广州进入南朝梁的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接见了这位异国高僧,在双方交谈中,达摩主张不诵经、不建庙、不著佛教经籍,专以“空无寂灭”直指人心。梁武帝听后,不以为然。于是达摩渡过长江到北方去传播他的禅学。相传在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有一所少林寺,寺右有“面壁石”,寺西北有“面壁庵”。这里就是达摩安心面壁(修壁观)九年的地方。
梁楷所图的达摩,浓眉高颧,闭着眼睛,神态恬静肃穆,背后恭身伫立着神光和尚,受达摩衣钵,为禅宗二祖,改名慧可,正在相互问答。图以幽深静寂的山谷为布景,达摩端身趺坐在铺有草禾的岩石上面壁参禅,穿戴连有风兜的红色氅披,下半截拖沓在地上。画家用拙朴的线条显示出僧衣厚实的质感和盘旋摺绉的衣纹。线描笔法劲炼,老树数株也画得坚劲有力。笔墨上的省略和不同光感的处理,达到了极为成熟的境地。
八高僧故事图
图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弘忍,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俗姓周,童年游山时,在途中遇见一拄杖智叟。图中,拄杖叟正指着弘忍惋叹说:你这孩子缺少成佛的种因啊!后随道信出家,嗣位传法,成为禅宗的五祖。
图三《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任杭州刺史时,携仆同去杭州城南秦望山向鸟窠禅师道林问道。图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有声有色,鸟窠禅师悬坐树身,右手伸出食指,面对白居易正在说法,白居易站在树荫下作躬身答谢状,身后的仆人也被禅师的话语所吸引,聚精会神地凝听着。
图四《智闲拥帚,回睨竹林》:图中翠竹成林,溪流清泻,山坳景色宜人。智闲僧,正值壮年,躯体伟岸,颔下满布髭须,目光炯炯,正在拥帚扫除林中的落叶。因偶抛瓦砾,击竹出声,震动了沉静的竹林。顿时使他领悟到禅机空无的心要,丢却尘世的俗虑。
图五《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唐人李源追念亡父洛阳留守李憕在安禄山叛乱时因守城不屈殉难之痛,乱后,悲愤誓不作官,拒不娶妻,茹素礼佛,和圆泽禅师相契甚厚,为方外之交。图中李源与圆泽乘着小舟偕游四川眉山,游舟在南浦(今四川万县)停泊,隔江岸滩上,一个弓背女子担水瓮迈步归去,一个隆腹孕妇捋衣袖正在挽绠汲水。舟中圆泽突然泣告李源:我将轮回转世于此汲水妇腹中,约君十二年后的八月十五日到杭州天竺山去再相会。言毕即逝。这故事写佛教中业缘之说,载见于唐袁郊《甘泽谣》等书。
图六《灌溪索饮,童子方汲》:灌溪禅师路逢一童汲水,灌溪向童子讨水喝。童日:乞水不妨,你且说这水中具有几多尘埃。灌溪答道:这水中什么尘埃都没有。童子嫌其答语不合契机,不供饮,并道:“不得污却水”,只顾自己在溪中汲水。
图七《酒楼一角,楼子拜参》:这段画构图很新颖,市肆的酒楼只露出门前彩棚底架的一角,狭长的白布市招被风吹得曳地飘荡。寥寥数笔,象征着铺陈豪华的游宴之所。楼子和尚为僧之前,常在歌榭酒楼作乐。剃度为僧后,偶至酒楼前,闻得弦歌声中传来“你既无心我便休”的歌词,促使他朝着酒楼跪拜忏悔。这类故事,大抵是佛门中用来宣扬教义所编造的。
图八《孤篷芦岸,僧倚钓车》:图中描绘福州玄沙院师备禅师,独自泊舟于南台江浦,舱篷前置有钓车,师备倚近钓车远视彼岸。师备三十岁出家,从夫容训禅师落发受具,与雪峰山广福院义存禅师为法门昆仲,同在闽中说法。
此图人物衣褶用尖笔,作“折芦描”,转折劲利,是梁楷细笔风貌,尚未脱去骨体豪纵的形式,后来画的禅机墨戏,多用“减笔”,这是新的创造。
本图卷曾经清代宫廷收藏,图上钤有“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等印。见于清乾隆内府所编的《秘殿珠林续编》著录。清高宗未见梁楷隐于树、石及船体上的小字落款,误认为“宋人无款画”,名作《宋人画八高僧故实》。兹经多数专家鉴定:落款和画法与梁楷其他作品相合,确是梁楷真迹,已正名为:梁楷《八高僧故事图》卷。
上一篇:《秋柳双鸦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下一篇:《泼墨仙人图》原图影印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