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竹石图
元·赵孟頫作
绢本墨笔
纵一○八.二厘米
横四八·八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中国绘画发展到宋末元初,由于时代的变迁,在画学理论和审美观念上发生了一个大的转折,人们对陈陈相袭的南宋院体余绪感到腻味,加上文人画思潮的发展和绘画自身演变等规律,文人画逐步占了主导的地位。元初赵孟頫是一位早熟的、有全面艺术修养并影响深远的一代大家,他在绘画上除人物、鞍马、山水等之外,也擅枯木竹石一类,从他四十五岁到六十八岁有关这类题材的近廿件存世作品中,可看出他的艺术探索和审美见解。
这幅《古木竹石图》作于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是赵孟頫五十岁时的作品。它以山石为主体,旁有幽兰新篁,中间一高一低古木耸立,间以鹿角小枝穿插,画面简洁,意境秀逸。古木竹石与“四君子”一类是文人画家喜用的绘画题材,他们常以此抒发情兴。北宋时文同善竹,苏轼等爱画枯木竹石,南宋、金继有作者,至元初赵孟頫等人提倡,这类题材逐步盛行,成为文人士大夫宣泄情感的一种理想画材。
赵孟頫此图和他存世的“竹石”、“竹石幽兰”等作品共同的审美追求,是把书法归结到画法上,使绘画的笔墨,具有书法的韵味。赵氏强调“书画同法”,曾总结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需知书画本来同。”(跋《疏林秀石图》)文同、苏轼已有“以书入画”的实践,赵孟頫更是打开了书画沟通这扇大门,故评者称“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古木竹石图》正是“敞开大门”后书画融合的形象例子。
古木竹石图
赵氏此轴中书意化突破性的创格精神以石法最为明显。一笔之中讲究干湿浓淡、轻重徐疾,中锋侧锋、提按顿挫的变化,简率萧散,杂以飞白。这种近似白描、简而不空的“写意”手法,把书法功力运用到绘画表现中去,表现物象不专注于形似,更多地强调抒发个人性情,追求笔墨逸趣。图中用笔疏松灵动,脱略形迹,全以水墨表现,和他人物、鞍马多取法北宋、唐人,比较工整细谨的画法体格不同。后人谓他这种石法“飞白兴寄萧远,盖神逸兼之”。清方薰称赵孟頫“间作勾勒一法,如飞帛书者,虚中取实,以势为之”(《山静居画论》)。借助书法的形式美来拓展、丰富绘画的艺术表现,这也是赵氏在绘画艺术上的重要创造之一。
相对讲,此图画竹不如古木、山石用笔变化节奏强,大多湿笔秀润,水墨融洽。画家蘸墨饱满,以单一浓墨撇叶,但见出笔迅疾,爽利果断,竹叶的撇捺,挺劲沉着中显流畅飘逸,灵动中流露出行草的笔意,体现出画家对现实生活中修竹丛篁,于风晴、雨露、晨昏,翻正偃仰各异其姿,有深到的观察体会。图中分个字、破介字枝攒凤尾,大小分组,左右顾盼极为得体,所谓画竹叶,“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少迟留则钝厚不铦利矣”,此轴当可引证其墨笔竹石如书一一“写”出。元人云:“善书者必能画,尤见撇捺之于竹上。”所以有称赵孟頫“作石以飞白法,画竹用金错刀”,是他典型的“墨竹”法。
《古木竹石图》的材质为绢本,似乎没有其纸本更能体现“不落蹊径”“元画”的时代特色,但从作品的审美情趣、特点上看,它和纸本一样,融合书法笔意,通过“写”的桥梁,将书画贯通落笔,一如八分、行草,充满了潇洒放逸的笔墨韵致,从这一点上讲,纸、绢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所谓“松雪斋中偶弄墨,为不经意神常超”的“率易之作”。
赵氏这一类富文人画情趣的创格精神,启迪了同时和嗣后的李衎、高克恭、吴镇、顾安、柯九思、倪瓒以及其夫人管道昇等人,到元中叶,枯木竹石题材成为一时的风气,和他的带动是不无关系的。
上一篇:《洞庭东山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下一篇:《水村图》原图影印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