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秋色图
清·王原祁作
纸本设色
纵一一五.九厘米
横四九.七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是王原祁五十一岁时游华山归来,所追写的华山景色。在他的题识中,他仅登华山回心石而返,南峰、西峰只远望所见,未能亲登,故所写为当时所见华山概貌而已。此画特点是章法特殊,山石自右下角转向左边,用层叠密布的石块组成山岩,重重地画满了左半幅,真是气势恢宏,极为少见。下部山林间有数道大小不等的瀑布,分布左右。在右方中部却是极为简洁的一片云海,群峰出没云端,正与左边重峦叠嶂、结构繁复、皴法细密的浓重部分适成强烈的黑白对比。中部高处一巨峰特立云端,用笔相对较简,为全幅神来之笔,顿使此画有大起大落、神采奕然,妙趣无穷的效果。
王原祁对用笔用墨一道,一向极为讲究,此画也在这方面花上大量的斟酌工夫。左方的山岩繁复错落,画得逼塞几满,而且在重叠的皴染中,画家不厌细碎,认真对待,但看了并不使人产生窒息感。他的用笔忽轻忽重,忽多忽少,用墨忽浓忽淡,忽干忽湿,线条忽粗忽细,忽长忽短,在无穷的变化中,达到丰富画面的构想。整幅图看似模糊,却又层次分明,这非要有极为深厚的工力,才能达到。后人评他一味临摹,缺乏创造。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公允,此图即是他实地取材,追忆华山之景而作。总的说来,王原祁有他的缺点存在,但瑕不掩瑜,在中国绘画笔墨技法的研究上,却能超过其他名家,他完全意识到空间的对比作用和高超的线条变化作用。王原祁的山水笔墨已登峰造极,对他来说,并不过誉。
华山秋色图
他不但在笔墨技法上,甚为成功,对色彩的研析,也和别人不同,往往用色时,在整体上随意施色,有时仿佛乱涂乱点,却能用丰富的色彩来取得和谐。正像西洋画的印象派用色一般,点染好似不中规矩,但极具强烈的美感,因此学他的人,深感无从下笔,这正是王原祁所以成为一代巨匠的原因所在。
王原祁幼年已具有绘画才气,据画史称他童年时偶作山水粘壁,祖父王时敏见了十分惊讶,说“我何时画此”,询问后才知是孙儿原祁所画,因之大奇,认为将来必在自己之上。果然在祖父的悉心培养下,王原祁的画艺胜过了祖父,成为一代名家、四王之一,决非偶然。后来他又做了高官,为皇家供奉,深得康熙帝赏识。
相传有人举王翚的画问他,他说“太熟”,又举查士标的画问他,他说“太生”,他认为作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原祁深知个中道理。他又说过画山水“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这些画论相当吻合辩证法则。“金刚杵”是指作画时要注意手腕间当具千钧之力,运使到笔端上来,才能笔笔有生气。“脱尽习气”,乃指不能着一“俗笔”,要求画家重在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不能就画论画,才能脱尽习气。这些画论,悉从实践中来,是他对山水画笔墨气度的研究,给后人留下了深刻体悟。
上一篇:《辋川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下一篇:《豪家佚乐图》原图影印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