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磴寒林图
清·董邦达作
纸本浅设色
纵一一八.七厘米
横五四.七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清朝有一批身居朝堂的官员,精通绘事,他们经常奉皇帝诏命作画,在图上署“臣”字名款,有的还钤上“内廷供奉”印章,但他们不属于专职的宫廷画家,而是官员兼画家。董邦达就是乾隆朝声誉卓著的词臣画家。
董邦达字孚存,号东山,又号非闻,浙江富阳人。《清史列传》中未载其生年,记他年逾七十,卒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故后人推他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终年七十一岁。现查有董邦达《秋亭高士图轴》(上海博物馆藏),自题:“丙戌(1766)九秋,用拙翁邦达时年七十有一。”推知他应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
董邦达于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他在朝为官三十多年,政事之暇,专志绘事,常为奉诏而作,清宫收藏他的画幅就有一百八十余件。高宗十分赏识他的画艺,把他和李世倬比喻为古代的董源和李成。
张庚《国朝画征续录》记载,董东山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勾勒,皴擦多逸致。近又参之董巨,天资既高,而好古复笃,自然超轶,深为今上所赏”。董邦达博学精考核,高宗命他入内廷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使他有机缘观摩大量前代名迹,深入古法,尤其对“南宗”一脉的董源、巨然、赵孟頫和“元四家”领悟甚深,近则受到董其昌和“四王”的浸染,追求文人画恬静清逸的意境,笔墨以浑厚苍劲为特点。他的作品以仿古为多,但也有奉诏画叙事写生之作,如《春华集庆图》册,即绘写早春农夫、渔民、士人、村民等,从事耕耘、捕捞、游冶、祈祝等活动,而此幅《烟磴寒林图》是他仿古的代表作。
烟磴寒林图
此图以高峻隆崇的重峦为主体,冈阜屈曲盘桓而上,山隈里坐落村庄、草屋,山腰石径蜿蜒,老树寒林参差,石磴林木间云霭氤氲,屋舍在云烟中时隐时现,全图景物繁富,得宋人山水雄浑深邃的气势。又通过冈岭转折多姿的形态组合和云烟的烘染,透出灵动的气脉。山峦圆浑的形体,山顶置矾头和平矶,山脚溪边卵石累累等造型,显然取法于巨然。笔墨技法融合董巨和王蒙各家之长,既有柔和的披麻皴,又兼施牛毛皴、逗点皴等,笔力沉凝,墨色干湿并施,层层皴染,使山峦具有浑厚苍润的体质感。
图上自题:“烟磴寒林,臣董邦达恭仿巨然笔意。”钤“臣”“达”朱白文连珠印,并有高宗弘历题诗,署款:“甲申仲秋御题。”甲申为乾隆二十九年(1764),董邦达时年六十八岁,图应绘于此年或之前。秦祖永《桐阴论画》评董邦达:“笔墨深入古法,神韵悠然,足称画禅后劲。微嫌笔锋近秃,邱壑位置往往松懈,未得聚精会神。”而此图结构紧凑,疏密有致,笔法清劲与虚和兼而有之,墨色干湿浓淡相渗,并无刻露之失,可称是他晚年参合董巨笔墨,转向华润苍郁的精心之作。
图上钤有“几暇怡情”、“乾隆宸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八征耄念之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等玺,又有“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避暑山庄”等玺,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上一篇:《婕妤挡熊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下一篇:《亭林山色图》原图影印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