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苍茫感慨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公瑾(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一阕,苍茫感慨,情见乎词,当为草窗集中压卷。虽使美成(周邦彦)、白石(姜夔)为之,亦无以过也,惜不多觏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词例】
一 萼 红
周 密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厓阴苍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解析】这首登临吊古伤今之词,学者们断定写于宋恭帝德祐二年 (1276),时元军已破南宋首都临安,掠太后,幼帝北去,不久婺州等地相继落入元军手里。周密流亡,这年冬天到会稽,拜访王沂孙,登临会稽郡所后面的蓬莱阁,吊古伤今,抒发亡国的哀思而作此词。陈廷焯评此词写得“苍茫感慨”,是为周密 《草窗集》 中的压卷之作。可谓知人之论。
“苍茫感慨”是指此词境界空阔高远,感慨邃深,非徒一般吊古感伤之作,发思古幽情之篇。
词的上片写登临所见之景,景中寓情。开端三句写登深山,入幽境,临高阁,举步维艰。天色昏黄暗淡,云气凝重,雪意未消。从举步,从气候,传达出其抑郁沉重的心情,是亡国后心理的写照。因此眼前鉴湖水曲,岸边寒沙,当年的兰亭茂林修竹,今则蓑草寒烟。俯仰天地,近观远眺,顿生千古悠愁。于此景此情,而感慨岁华催人,漂零江湖,越走越远,瞻念前途,亡国丧家,何处是归宿,想效古人范蠡,泛舟五湖,忘我归隐。但又无念我之知音,孤独凄凉。再放眼,依然是古磴斜松山崖阴森,苍苔幽老,满目清愁。上片写景一片苍茫,时空久远,以个人身世漂零,深寓国家、历史、人生的浩叹。物我交感情景相印,因而境界苍茫。
下片抒情,情中见景。换头处转写回首往事,漂零天涯,夜梦思归,多少次梦魂飞临会稽的西浦、东州,泪洒如雨。今天宿愿已偿,登临蓬莱阁,却生故国故乡之思,有如王粲登楼,江山虽美,终非我之故土,而无心停留。过去朝思梦想的第二故乡会稽,如今已落入元军之手,身被异族所奴役。亡国亡家之叹,孤苦无依之苦,齐集心头。自责自问,最亏负于眼前娇美的秦望山,明明如镜的鉴湖,在这江山易主之时,方来此地游赏。何等伤心! 何等悲切! 悔恨何及!“最亏负”一本作“最怜他”,终是挚爱之心。爱深恨切愁极,无法排遣。忽而由眼前呼唤唐代开国盛世的四明狂士贺知章,饮酒狂吟,忘情人世、消除烦忧。虽是幻想,意在借古人,排遣愁思。暗示现实的无情,绝少知音,因而决不媚敌求荣。情中见景,拓展时空,以现在为轴,上朔下伸,抒写自我心境,透视社会沧桑,愧疚好江山、愧疚美祖国。时空辽阔,情意高远,深化上片景中之情、古今之情,家国之悲,浑然一体。曲折跌宕,吞吐自如,沉郁顿挫,使人如见词人独立苍茫,沉思古今,悲恨塞满天地。以苍茫的境界,写出苍茫之感慨。情感天地,词泣鬼神,古往今来,人神共鉴,传达出时代与人类的最深的痛感与悲感。“亡国之音哀已思。”所以,陈廷焯正确地概括为苍茫感慨,“情见乎词”,“压卷之作”。
上一篇:风格类·丽而有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下一篇:风格类·词风雅正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