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类·连篇四换韵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连篇四换韵,有兔起鹘落之致。(黄苏《蓼园词选》引沈际飞语)
【词例】
怨 王 孙
无名氏
梦断漏悄,愁浓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
【解析】词是诗的变体,词韵是由诗韵而来。但词和诗押韵不同。诗一般是偶句押韵,词的押韵则无定规,因词调的制定须根据音乐和歌唱的需要,所以不同的词调有不同的押韵要求,甚至在一个谱调的前后阕押韵都不一样。从唐宋词的押韵情况看,唐五代词由于从诗变词不久,韵脚较密,平韵多于仄韵。宋代以后仄韵多于平韵。大部分词调是一首一韵、一韵到底,这和近体诗的押韵方式相同。有些词是一首多韵,而且平仄韵都可以用,称为平仄换韵格。如《菩萨蛮》,44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仄。词调《怨王孙》,也是平仄换韵格,53字,前后片各六句,都是三仄韵、二平韵。拿这首《怨王孙》 词来说,上片的 “悄”、“恼”、“晓”押词韵第八部(《词林正韵》 把词韵分为十九个韵部) 仄声韵,“红”、“风”换押第一部平声韵,下片的 “处”、“去”、“负”改押第四部仄声韵,“云”、“君”又换押第六部平声韵。沈际飞说此词 “连篇四换韵,有兔起鹘落之致”,即是称赞它换韵虽是频繁,却没有停顿词意,仍然具有筋脉贯通、词情畅达、一气呵成的特点。上片写闺妇夜深不寐的情景。前四句落墨于卧室。当漏壶 (古代计时器)水行将滴尽,滴水声变得很轻悄的深夜时分,她从睡梦里醒来了。这并非睡眠已足,而是因为昨夜借酒浇愁,谁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苏幕遮》),满怀的 “浓愁”反被酒撩拨出来了。她头倚 “宝枕”,辗转反侧于床榻,感到有阵阵寒意袭来。绮窗外,有缕缕霞光照射进来,映在绘有苍翠山水的屏风上。原来拂晓已经来临了。“门外”两句,写她在 “翠屏向晓”后便再无一丝睡意,又听到门外似有 “沙沙”的扫地声。她凝神谛听: 哦,原来不是婢女在洒扫庭院,而是自昨夜就刮起的春风吹逐满地落花所发出的声音啊。词人由 “向晓”写到 “风扫残红”,笔势自然。
上片既已写出她的彻夜难眠、浓愁塞胸,下片前三句便着手揭示其所以如此的原因。“玉箫”句,暗用“萧史吹箫”事。刘向 《列仙传》: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喜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妻焉。”“玉箫声断”,象征其夫出门未还;“人何处”,点出她为思念丈夫而忧。“春又去,忍把归期负”,进一步揭示其忧愁的深层原因。“春又去”,使她为时光如流、青春难再发愁;“忍把归期负”,又使她为丈夫的迟归忧心忡忡。总之,“玉箫”三句,使上片所写全都有了着落。“此情此恨此际”,连用三“此”字,出语奇绝,强调 “此际”(即“向晓”时分)女主人公心情沉重如铅,已达到“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 《一剪梅》)、“此恨绵绵无尽期”(白居易 《长恨歌》)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才忽生奇想,“拟托行云,问东君”,请天上飘荡的彩云捎个口信,倘若遇见司春之神 “东君”,就对他说: 你既能让 “春又去”,想必也能知道出门远行人的归期。请问: 我的 “萧史”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综上所说,这首词上片渲染思妇 “浓愁”之状,下片揭示其 “浓愁” 之因,并由“浓愁”生出奇思诡想,整首词的章法结构严密、完整,思绪变化线索明晰,并不因为“连篇四换韵”而产生意绪紊乱、东鳞西爪的弊病。而且,上下片各三仄韵,二平韵,仄平递换,情调忽而紧促,忽而低沉,与思妇的心理活动特征颇相吻合。所以沈际飞要称赞此词 “有兔起鹘落之致”了。
顺便提一下,唐圭璋 《全宋词》 说此词为无名氏作,《类编草堂诗余》 误作李清照词。
上一篇:抒情类·重叠写愁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下一篇:声韵类·变换词韵法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