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类·如絮浮水似沾非著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此调(指范成大《霜天晓角》)末二句最为擅胜,若言倚楼人托孤愁于征雁,便落恒蹊。此从飞雁所见,写倚楼之人,语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词家之妙境,所谓如絮浮水,似沾非著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词例】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解析】 根据俞陛云所释,这个“如絮浮水似沾非著”似乎和下面几点都有些关系: 一是不可落入“恒蹊”(老套子),二是词语 “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三是 “词家之妙境如絮浮水似沾非著”。第一层还是无关宏旨的,重要的是后两层涵义。试以范成大这首《霜天晓角》 为例详加解说。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纯用赋笔,写月夜梅景。傍晚时分,天晴了,风歇了,那料峭的春寒在一夜之间似乎也减折了许多——原来是数枝梅花绽开了,在天淡云闲的月色里像雪花一样晶莹而洁白。这几句清新淡雅,脱尽俗态,写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和这 “如絮浮水似沾非著”毫无关系。下片则不同了,它虽然仍写物(梅),但更在抒情。“胜绝”是赞梅,“愁亦绝”既是指梅,也是指人,就已经分不太清楚了,到了 “此情谁共说”一句,到底是写梅呢还是写人呢?实在是不易解说。最后两句在雁和人身上作文章,更妙。前面因梅之 “胜绝”而生出人之 “愁绝”,又由人之 “愁绝”而生出向人倾诉的渴望,又由这诉说的渴望而凝望向远的飞雁,看来已是骨梗在喉不吐不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但名家运笔着实有些与众不同,它避开了飞雁传书或寄情寓意之类的俗套,把雁、人的关系倒转,不是人望雁而是雁望人,不是人托雁而是雁“知”人,如此颠倒一番,实不知词意有了几多反复,几多曲折。那么究竟是以物(雁)“知”人来衬托人的孤寂呢,还是以鱼雁传书的传统暗示遥情远寄呢?或者是此情无处可寄而只能往来于人雁之间呢?都不得而知,似乎是都已落实了,但似乎又什么也没落实。这也许就是俞氏所说的 “词家之妙境,所谓如絮浮水,似沾非著”吧?俞氏之说虽然放到范成大词上并不怎么贴切允当,但这并不妨碍把这话抽出来作为一种理论技巧看待。柳絮浮在水面上,看似沾住了,实际上并不沉著牢靠,这正像词家在抒写景时的遣词造境,看似是那么回事儿,既简单又明了,但按之实际却又不然,既不简单明了,更不凿实,因此才给艺术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范成大此词结尾二句之所以能擅胜场,原因就在于他从不可能处想来,从不可解处写出,似是如此,亦非如此,亦实亦虚。这种方法也是古代诗人所常用的,虽然所施之处有大小,用法有反正,但取意相同,波澜莫二,与此正属同例。比如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 〈杨花词〉》,与范成大词同属于咏物 (一个是杨花,一个是梅花),尽管二者不尽相同,范词是在写情时“如絮浮水似沾非著”,苏词是在咏物时“如絮浮水似沾非著”,但作为 “如絮浮水似沾非著”,这一特色或技巧却是一样的。苏词一开头就说 “似花还似非花”,一上来就毫不客气地将执、著打破,从而将花、人的界限打破,亦花亦人,非花非人,接下去就从此处生发。上片写杨花的飘起飘落,但又从人的角度去落笔,“抛家”、“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寻郎”之类分明是在写一位满腹愁肠的女子,但又无一处不贴切杨花零落飞舞的情态。到下片时词人的主观情感更浓了些,是即景言情。过片时将花和人分开,或者说是从花、人浑沌不分的状态里跳出来,恢复人的身份情感来写花写人。一个 “不恨”,一个 “恨”,看似恩怨分明,但细一品味,“不恨”犹恨,“恨”则更甚,就重而避轻,此情何以堪!“晓来”几句写人眼中之落花 (杨花),人、花的界限、角度毫不含混。至最后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则又将花、人合并一处,与上片笔意遥相呼应。全篇用笔真是神出鬼没,令人无法猜度。刘熙载在 《艺概·词曲概》里就说:“东坡 《水龙吟》 起句云 ‘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这 “不离不即”不就是 “如絮浮水似沾非著”吗?佛学禅宗讲究破 “执”,中国诗论也讲究似沾非著,不离不即。王渔洋 《诗友诗传续录》 曰:“严仪卿以禅理喻诗,内典所云: 不即不离,不脱不沾,曹洞所谓参活句,是也”(可参看钱钟书 《谈艺录》第275页)。试想如果范成大老老实实地写倚楼人托孤愁于征雁,苏轼老老实实地写杨花而不是有花有人,写出来的词还有何趣味呢?
上一篇:咏物类·以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下一篇:咏物类·时时寄托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