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类·耐人寻味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西麓(陈允平号)《绮罗香》(秋雨)云:“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烟槛外,催落梧桐、带西风、乱梢鸳甃。”字字锤炼,却极和雅。又《酹江月》云:“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又 《玉楼春》 云:“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又 《蝶恋花》(柳)云:“寂寞愁怀如中酒。攀条怅如东风手。”又云:“怅望章台愁转首。画攔十二东风旧。”俱耐人寻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词例】
绮 罗 香
陈允平
雁宇苍寒,蛩疏翠冷,又是凄凉时候。小揭珠帘,夜润唾花罗皱。饶晓鹭,独立衰荷,遡归燕,尚楼残柳。想黄花,羞涩东篱,渐无新句到重九。孤擎清梦易觉,肠断唐宫旧曲,声迷宫漏。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烟槛外,催落梧桐,带西风、乱捎鸳甃。记画檐,灯影沉沉,共裁春夜韭。
【解析】清人陈廷焯评论陈允平 《绮罗香》(秋雨) 说:“字字锤炼,却极和雅”,“耐人寻味”。一语破的,道出此词的艺术效果。因其语言锤炼精美,故而言简意丰,含蕴深远。给人以想像的余地和审美的感受。古代的诗论家以食味的感觉用来比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美感作用。如陆机于 《文赋》 中借“味”评论文章审美价值与美感作用。刘勰提出“余味”说,钟嵘提出“滋味”说,司空图则又提出“辩味”“韵味”说。“味”进入了文学理论殿堂,“韵味”成为评诗的审美术语。后来由诗而入词,以词味描述词的审美感受。陈允平此词颇有意味,耐人反复思索,辨识词味,开掘其含蕴丰赡之意味。
陈允平 《绮罗香》(秋雨) 词,写秋雨的感受。词人用逆挽手法,上片先写玉楼中人早晨揭开珠帘,目睹秋夜雨后所造成的凄凉景象。高空淡远苍茫,雁阵惊寒,蟋蟀声疏,绿叶幽冷,又到秋色凄凉的季节。高下相承,视听结合,一切都为了显示秋景特征,烘托凄凉的感受。然后转笔写夜雨后的荷花,花如人吐,滴滴入水。荷叶如紧皱的罗绸。早晨的鸥鹭群独立于蓑败荷花丛旁。返归的小燕,还栖息在蓑残的柳树上。花鸟皆赋秋情。接着由实转虚,幻想秋雨后菊花,如人羞涩之状,萎靡不振,卷起花叶,观此到重阳节时,定无新诗句颂菊。上片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秋景凄凉,悲情自现,亦自耐人寻味。下片写回忆夜雨催情,传达出玉楼中人孤寂之忧思。孤灯清梦,好梦难久。听秋雨声,如唐宫旧曲,使人断肠; 又难辨雨声与宫漏水滴声。雨声,宫漏声,滴滴打入愁心。秋日萧条,又如玉楼中人消瘦。相映相衬,引人深思。由回忆到现实细看栅栏外,西风劲吹,烟岚淡淡,梧桐叶落,随风扑打井边的鸳鸯草。再由现实回到追忆春夜景况: 雕画的檐帘下,灯影沉沉,两人共剪春夜韭菜的情景。下片至此煞拍。构成了今昔对比,余味不尽。
全词以秋雨为线索,刻画玉楼中人的愁情,写秋雨后凄凉景象,回忆夜雨时独居的心境,再折回现实,西风肃杀,草木零落。再追忆春夜两共剪春韮的温馨情景。苦不堪言。表面上是写悲秋之情,以情驶景,衬托凄苦心境。但实为写逢秋之际所爱之人不归,秋夜孤居,相思愁极。遭逢秋雨,秋声、雨声,滴入愁心,化作思妇之泪,人空瘦。早晨再看蓑落的景物,更加痛心。上片结尾化用李清照 《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句,点出自己独居之苦,形影相吊,形瘦神伤。下片结尾再化用杜甫《赠夷八处士》 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闲黄梁”,暗示从前春夜共处,剪春韮,话情肠。看似自慰,但又反衬今日思念之悲苦。而“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句,是词中关键句子,点出愿已愁心无限,人面消瘦,自然引起人们疑问,为何而愁,又为愁到此种消瘦地步?这正是耐人寻味之处,词句极精炼,但又含蕴深远之处。不独如此,整首词都写得有词味,韵味伸长,含蕴不尽,耐人寻味,这说明此词具有强烈地艺术感染力,有很高审美价值,故而能引起人们的美感。
这首词虽然写悲极,苦极之情,但不激不颓,醇厚雅正,深挚凄苦。此外像他的 《采江月》 词写征人秋夜独居怀念思妇之情。开端亦是布置秋雨的情景,雨后虹出,蟋蟀哀鸣,白鹭栖宿沙州。渲染秋日凄凉气氛。接着写主人公听觉形象,隔岸人家砧杵声急,微寒扑面而来,透帘而入。再转入回想飘泊旅途,步障风尘,征衣血痕,无人为自己衣服熏香。入夜更加孤独凄凉,风灯暗淡,夜长不寐,频数更筹,盼望天明。下片则幻想家中妻子应是抚琴抒忧,飞棱织锦,愁眉紧锁。再从今晚月夜而回忆过去南楼同赏。红叶题诗,相思不已; 黄花愁损,离愁无尽,辜负了今夜美景。结尾推出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全词亦是意在言外。数层转折,转换时空,揭示相思之苦。征人思归的形象,跃然纸上。耐人寻味,开掘词句念蕴。“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推出词中的主人公,布置了寒夜的环境,从砧杵急切声,生出无限情思。家家户户都在作寒衣,寄与旅途在外的征人。思妇的挚爱相思之情,都在砧杵急声中传达出来。由此才意识到微寒已到身边,实为心境的寒凉,羁旅孤愁,急切思归,夫妻团圆。为下面的心理活动作了铺垫。暗示出飘零在外,一事无成,离愁与怨恨,孤独与凄凉,齐集心头。抚今追昔,发抒对人生的感慨和归隐的思情。怨而不怒,和雅中正。更是耐人寻味。
上一篇:含蓄类·弦外得音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下一篇:含蓄类·贵能留住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