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文治武功集于一身的大帝·封禅书》鉴赏
选文:
自古受命帝王,曷①尝不封禅? 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②符瑞见③而不臻④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⑤,洽矣而日有不暇⑥给,是以即事用希⑦。《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⑧焉,及衰而息。厥⑨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⑩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11)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12)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
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俈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13)流沙,束(14)马悬(15)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16)以辞,因设(17)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18)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皇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19)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是岁,秦缪公内晋君夷吾。其后三置晋国之君,平其乱。缪公立三十九年而卒。
其后百有馀年,而孔子论述六艺,传略言易(20)姓而王(21),封泰山禅乎梁父者七十馀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22),盖难言之。或问禘之说,孔子曰:“不知。知禘之说,其于天下也视其掌。”诗云纣在位,文王受命,政不及泰山。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爰(23)周德之洽维成王,成王之封禅则近之矣。及后陪臣执政,季氏旅于泰山,仲尼讥(24)之。
……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艾安,搢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伺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皆废。
……
今天子所兴祠,太一、后土,三年亲郊祠,建汉家封禅,五年一脩封。薄忌太一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宽舒之祠官以岁时致礼。凡六祠,皆太祝领之。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25)则祠,行去(26)则已。方士所兴祠,各自主(27),其人终则已,祠官不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28)。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之迹(29)为解,无有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羁縻(30)不绝(31),冀(32)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33)众,然其效可睹矣。
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34)方士祠官之意,于是退而论次(35)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览焉。若至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
〔注释〕 ①曷:同“何”。②睹:看见。③见:同“现”。④臻:至。⑤洽:周遍。⑥暇:空闲。⑦希:同“稀”。⑧答:报答。⑨厥:其。⑩辑:聚集。(11)觐:使朝见。(12)同:统一。(13)涉:跨越。(14)束:系。(15)悬:挂。(16)穷:穷尽。(17)设:搪塞。(18)藉:铺垫。(19)数:多次。(20)易:改变。(21)王:称王。(22)章:同“彰”,明确。(23)爰:于是。(24)讥:讥讽。(25)过:经过。(26)去:离开。(27)主:主管。(28)验:灵验。(29)迹:足迹。(30)羁縻:笼络。(31)绝:断绝。(32)冀:希望。(33)弥:更加。(34)究观:深入观察。(35)次:罗列。
鉴赏:
《封禅书》不属于《史记》亡篇,是司马迁原作。读《史记》当参以诸家注,以助了解太史公大义,《封禅书》亦然。封禅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中最大、最崇高、最隆重的礼,是政治大典,也是宗教大典、文化大典。依《史记正义》及其所引《五经通义》,它的意义是:受命而王,天下一统,实现太平,报天地之功,报群神之功。故后世称为太平盛典。
受命而王,行封禅大礼,其背后的理论是“天人合德说”与“天人感应论”,它包含着改正朔、定制度、易服色为标志的礼制改革观念,并与修郊祀、建明堂相配套。封是大祭、祭天,报天之功,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举行;禅是小祭、祭地,报地之功,在泰山南面小山梁父山上除地辟基举行。郊祀是在京师郊外祭天地、祭上帝,也祭炎帝、黄帝,义同封禅。明堂宗祀先王以配上帝,是天子朝会诸侯、发布政令月令、祭天祭祖的多功能的大教堂、大会堂、大政事堂,表明天子受命替天行道、应天顺民,修德教化与大一统。唯封禅泰山礼最高,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资格举行的,须具备四个条件:是受命帝王,要有符瑞出现,要有功,要有德。功就是实现天下太平、大一统,而有德才符合《春秋》大居正意义,故后世又称封禅为“盛德之典”。光有功不行,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而遇暴风雨,秦政苛无道,不见符瑞又缺德,故为儒者所讥,视秦为闰统而非正统。受命更不是自封,须有符瑞、功、德为实际凭证。然后巡狩天下,才能上泰山封禅刻石,从“上天”那儿认证“受命”,认证天子的资格,认证政权的合法性,受领天职。这叫“正天子名号”。封禅是皇权和大一统的神圣典礼。
汉兴,修郊祀。或因为一则边患未靖,内乱不已,“虽受命而功不至”;二则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德)洽矣而日有不暇给”;三则刘邦君臣出自草莽,文景则本好道家之学,对巡狩封禅大典礼提不起热情,任凭张苍、贾谊及一班儒生谋议空起劲。
武帝在政宽民安、货财富溢的文景之治中即位,“搢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他尊奉窦太后为太皇太后,但不用其所治黄老言而转向儒术,未雨绸缪,命儒者赵绾、郎中令王臧讨议恢复古明堂于京师城南并起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还未完成,就遭到窦太后的打击,绾、臧自杀,所兴皆废。窦太后驾崩,儒道主位转换成功,封禅及诸礼乐射狩活动畅通无阻。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月,武帝行幸雍县,郊祀五帝,狩猎获白麟。政府通告这是天示符瑞,济北王刘胡以为天子就要实行封禅了,急忙上书,献出境内的泰山及其旁邑。始建年号为元狩元年,其前以六为元,追加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年号制度,沿袭到清,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阴后土祠出土周鼎,或说是上古太昊神鼎。齐人公孙卿上书说,宝鼎出,与神通,汉当封禅。封禅就能成仙登天。从前黄帝铸宝鼎,封禅泰山,有龙下迎,黄帝骑龙,群臣后宫从者七十余人,同时升天而去。武帝极神往,叹:“嗟乎!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草鞋)耳!”
至元鼎末,文治武功的高峰已过,南平两越,北逐匈奴,汉兴以来六七十年的最大边患解除,符瑞又连续出现,该上泰山庆贺天下太平了。“未有睹符瑞见(现)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这个观念已深入汉人之心。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元狩元年去世时就遗书催促武帝封禅泰山。唯封禅条件高,《封禅书》引《管子》说上古以来封禅者不过七十二家,以致礼仪缺失。汉儒又言人人殊,找不到经典根据。武帝深得礼之精髓,喜唐虞乐殷周而不泥古,善纳众言又能决断,也实在等不及了,他或从郊祀中得到灵感,乃自定方案。
新的一年(公元前110年)岁首十月,武帝亲帅十八万骑兵,旌旗连绵千余里,出长城,北巡边陲,至朔方,临北河(今内蒙乌加河),扬国威,震慑匈奴。归途,至桥山祭黄帝。旋释兵旅。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郊祀太一。三月,东上泰山,令人立石泰山颠。又东巡海上,夏四月还至泰山郡治奉高,在梁父祭地。乙卯这一天,武帝令侍中儒者穿戴皮帽、宽带插饰,射牛行事。用郊祀太一的礼在泰山下东方行封,封坛长二尺高九尺,下藏玉牒书。礼毕,武帝又续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再行封事。次日(丙辰),在泰山下基东北肃然山,用祭后土的礼行禅。祭祀时,坛加五色土,武帝着黄色衣服拜,奏乐,满山放飞奇兽珍禽。连续二日,天气好极了,夜若有光,白天从封坛上飘起白云。君臣们相信这也是天示的吉祥,《封禅书》详录下来。武帝还坐明堂,接受群臣的上寿祝贺。为了表示与天下士民共庆祥和、共享太平,制诏:以是年为元封元年。赐民每百户牛一头、酒十石,年八十(《汉书》作“七十”)以上与孤寡再加布帛二匹。凡这次巡幸经过地区的田租逋赋及奉高等四县当年的算钱,一概免除。大赦天下,赐天下民爵一级。罪而有疑不能决的使其自新,与民更始。犯事在二年以前的,不再追究。
《元封元年封禅诏》表示武帝明白“正天子名分”的实义在以抚理民生为天子的天职,明白《春秋》大一统的居正意义必须落实在惠民实事上。武帝又下诏令诸侯在泰山各治官邸,以为封禅时的朝宿,这是表示“海内一统”。此后,武帝曾五次封禅。汉儒所主张的受命而王、天人合德、天人感应的理论,武帝是深信不疑的。他敬畏天道,真的相信不称天职就会被革命嬗代,就会发生天命转移。故《封禅书》说武帝“尤敬鬼神之祀”,神往黄帝升天。《元封元年封禅诏》所谓“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惧弗任”,表示他匍匐伏地、谦卑恭敬受领天职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上天的监临和灾异谴告,而将“兢兢焉”以担当起《春秋》大一统和“使理群生”的重大责任。
上一篇:《史记·中央与地方争权:诸侯模式的告终·袁盎晁错列传》鉴赏
下一篇:《史记·季札使鲁评礼乐》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