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十三年,秦惠王卒。》鉴赏
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于重丘[1]。二十四年,秦使泾阳君质于齐[2]。二十五年,归泾阳君于秦。孟尝君薛文入秦[3],即相秦。文亡去[4]。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5]。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二十九年,赵杀其主父[6]。齐佐赵灭中山[7]。
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8]。苏代自燕来,入齐,见于章华东门[9]。齐王曰:“嘻,善,子来[10]!秦使魏冉致帝[11],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12],而患之所从来微[13],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14]。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15]也。且让争帝名,无伤[16]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17]。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18]?”王曰:“尊秦。”曰:“释帝[19],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20]?”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21],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22],无争重[23],而王以某间举宋[24]。夫有宋,卫之阳地危[25];有济西[26],赵之阿东国危[27];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28]、平陆,梁门不开[29]。释帝而贷之以伐桀宋之事[30],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31],天下莫敢不听[32],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33]。”于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34]。
【段意】 写齐湣王与秦昭王争为帝,苏代对齐湣王晓以利害,言之以得失:称帝则天下尊秦,不称帝则齐收天下。于是齐湣王放弃称帝。
注释
[1]重丘:战国楚地,在今河南泌阳西北。[2]泾阳君:秦昭王弟市,以封泾阳得名。质:抵押品、人质。[3]孟尝君薛文:即齐国贵族田文,以其封地在薛又称薛文。田文以好养食客著称,死后谥为孟尝君。[4]亡去:逃离。[5]此为六国第二次合从攻秦,齐、韩、魏败秦于函谷关,在公元前298年。[6]主父:赵武灵王自号。[7]中山:古国名,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8]齐湣王与秦昭王争为帝,在公元前288年。[9]章华东门:《正义》引括地志云:齐城章华之东有闾门、武门。[10]善,子来:倒装句,你来得正好! [11]魏冉:秦昭王母之异父弟,封地在穰,号穰侯。致帝:传达称帝的意图。[12]大王问我问得太突然。卒,通“猝”,仓促。[13]此句谓,然而祸患大都从细微的地方发生。[14]勿备称:不要先称帝。备,事先。[15]无后:意思是说在秦亡后称帝也不迟。[16]伤:妨害。[17]大资:建立王业的大资本。[18]王以二句:大王您认为天下是尊奉齐国还是尊奉秦国呢?[19]释帝:放弃称帝。[20]两帝二句:齐、秦两帝立约攻打赵国,同讨伐桀宋相比,哪一个更有利?桀宋,宋王偃暴虐好兵,诸侯以夏桀王喻之。[21]约钧:指齐、秦互尊为帝,表面看似双方订了平等的盟约。[22]背约宾秦:背弃称帝之约而排斥秦国。宾,“摈”的古字,排斥,抛弃。[23]无争重:不要争人所看重的虚名。无,通“勿”。[24]举:攻取。[25]阳地:濮阳之地,时属卫,在今河北濮阳。[26]济西:济水西岸之地,在今山东菏泽、郓城、寿张一带。[27]阿:即东阿,时属赵,在今山东东阿西南。[28]陶:在今山东定陶。[29]梁门:魏都大梁之门。全句是说,有了陶邑、平陆,魏国就要警戒大梁之门了。[30]贷:通“代”。[31]形服:迫于形势而屈服。[32]莫:没有谁。[33]孰:“熟”的古字,仔细。[34]案:齐、秦称帝,月余而复故位。
上一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宣王元年,秦用商鞅[1].》鉴赏
下一篇:《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三十八年,伐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