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1],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2],皆未至。》鉴赏
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3]:“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4],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5],馀梁肉,而民褐衣不完[6],糟糠不厌[7]。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8],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 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 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9],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10]。”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11]。亦会楚、魏救至[12],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13]。公孙龙闻之[14],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两权[15],事成,操右券以责[16];事不成,以虚名德君[17]。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18]。子孙代[19],后竟与赵俱亡[20]。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21],及邹衍过赵言至道[22],乃绌公孙龙[23]。
【段意】写平原君虚心纳谏。平原君采纳李谈的劝谏,将家人编于士卒之间,组织三千敢死之士抗击秦军,直至楚、魏救兵赶到,为保卫赵都邯郸立了大功。虞卿建议平原君向赶王邀功请赏,公孙龙认为不妥,平原君又接受了公孙龙的劝谏。
注释
[1]赴:前往。[2]信陵君矫夺晋鄙军:信陵君假传王命夺军救赵事,详见《魏公子列传》。[3]传舍吏:驿站小吏。李同:本名谈,因司马迁避父讳,改“谈”作“同”。[4]炊骨:以死人枯骨作柴烧。易子而食:交换子女烹食。[5]被:通“披”,穿着。绮:白色而有花纹的丝织物。縠:细致而轻薄的丝织物。[6]褐衣:粗布衣服。不完:不完整。[7]糟糠不厌:连糟糠也吃不饱。厌:通“餍”,饱足的意思。[8]剡(yan):削尖。[9]飨士:犒赏战士。[10]士方其二句:当士卒遭受苦难的时候,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他们会感激不尽的。[11]却三十里:后退三十里。[12]会:恰逢。[13]虞卿:虞,姓,或谓系食邑。史失其名,以官为称。请封:请求赵王加封平原君食邑。[14]公孙龙:字子秉,赵人。战国时名家代表人物。善诡辩,著有《公孙龙子》。[15]操其两权:掌握着请封成与不成两方面的主动权。[16]操右券以责:券是契约,双方各执其一,右券为债权人所操。这是说假若平原君受封,虞卿就会像债权人那样向平原君讨取好处。[17]以虚名德君:以请求加封的空话来博得你的好感。[18]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19]子孙代:子孙世世代代袭其封爵。[20]后竟与赵俱亡:直到赵国灭亡,其封方绝。[21]坚白:即“离坚白”之说,是公孙龙诡辩的命题之一,认为坚度、白度和石头三者不能统一,是各别存在的。[22]言至道:言大统一之道。至道:大道。[23]绌:贬低,疏远。
上一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秦之围邯郸[1],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2],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鉴赏
下一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秦既解邯郸围[1],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2],割六县而媾.》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