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苏秦列传第九·苏秦既死,其事大泄。》鉴赏
齐后闻之,乃恨怒燕。燕甚恐。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遂[1],亦皆学。及苏秦死,代乃求见燕王,欲袭故事[2],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3],释鉏耨而干大王[4]。至于邯郸,所见者绌于所闻于东周[5],臣窃负其志[6]。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子所谓明王者何如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7]。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过[8],无以闻者,非忠臣也。”王曰:“夫齐者固寡人之仇,所欲伐也,直患国敝力不足也。子能以燕伐齐,则寡人举国委子。”对曰:“凡天下战国七,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9]。南附楚,楚重;西附秦,秦重;中附韩、魏,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今夫齐,长主而自用也[10]。南攻楚五年,畜聚竭;西困秦三年,士卒罢敝;北与燕人战,覆三军,得二将[11]。然而以其馀兵南面举五千乘之大宋[12],而包十二诸侯[13]。此其君欲得,其民力竭,恶足取乎[14]! 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敝矣。”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长城、巨防足以为塞[15],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恶足以为固! 民力罢敝,虽有长城、巨防,恶足以为塞! 且异日济西不师[16],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河北尽已役矣[17],封内敝矣。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于财。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18],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彼将有德燕而轻亡宋[19],则齐可亡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而苏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囚苏厉。燕质子为谢[20],已,遂委质为齐臣[21]。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22],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苏厉遂不敢入燕,皆终归齐,齐善待之。
【段意】 写苏代、苏厉欲仿照其兄,以纵横为业。苏代虽曾一度游说成功,取得燕王的信任,但最后都因乏术而亡命于齐。
注释
[1]遂:得意、成功。[2]欲袭故事:想要继承苏秦以前的境遇。[3]不敏:不才,谦辞。[4]鉏耨:农具。干:干谒。[5]绌于:不如。[6]负其志:失望。[7]谒:在这里有剖析的意思。[8]计过:错误的政策。[9]附:依托。[10]长主而自用:年龄大了又刚愎自用。[11]南攻楚七句:从周赧王十二年(前303年)起,齐、韩、魏联合攻楚,历时五年。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齐、韩、魏三国联合败秦于函谷关,是东方六国第二次合纵攻秦,历时三年。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齐、燕在权地开战,齐覆三军,燕失二将。离聚:积蓄、储备。罢:同“疲”。[12]举:战胜。大宋:宋国。[13]包十二诸侯:占领十二个小诸侯国。[14]恶:何。[15]巨防:济水上的防门,在今山东长清西南。[16]不师:不随便动用征调。[17]役:征调。[18]从子母弟以为质:以爱子、亲弟作为人质(以麻痹齐人)。从子:《战国策》作“宠子”。[19]轻亡宋:把灭宋当成一件轻易的事。[20]为谢:替他求情。[21]委质为齐臣:尽心尽力地作了齐国的臣子。[22]报燕:回燕国述职。
上一篇:《史记·苏秦列传第九·乃西南说楚威王》鉴赏
下一篇:《史记·张仪列传第十·秦惠王十年[1],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2],降之.》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