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是一幕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爱情喜剧。女主人公用她那娓娓动听的歌喉,唱出了她与心上人定情的过程。故事发生在周代国定的仲春开放月里,《周礼·媒氏》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从诗中男女主人公所表现的大胆追求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充分利用了国家这一规定的。
三章诗分写了这对年轻人定情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章写他们的相约。当是时也,姑娘或许正在自己的家里从事着某种活计,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对面山坡上传过来,扰得她心神不宁。她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意中人一边呼唤着她的名字,一边在麻地里横斜穿行着朝她走近。诗中“彼留子嗟”一句中的“留”字作地名解,即留屯、留集或留城之意,留子就是留地的小伙子;嗟字则是表示呼唤的声音。“将其来施施”中的将字为语首虚词,无实义;其字代指留子;施施同迤迤,状留子在麻地里穿行之貌。这两句诗,一句写姑娘耳中所闻,一句写姑娘目中所见,是实写;而姑娘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熟悉的身影之后,如何放下手中的活计奔向自己的情人则全是虚写。然而我们正是从这一实一虚之间,清楚地看到了两个大胆追求爱情与幸福的青年男女的鲜明形象。
第二章写他们的相聚。当留子穿过麻地,来到一片麦田边上的时候,发现姑娘正朝自己奔来,他的心踏实了,便徜徉在那适合于谈情说爱的地方迎候。“彼留子国”中的“国”字,繁体作国,古与域通。这里是指留子驻足的地方,引中为等待。这一章是全剧的高潮。我们从“将其来食”即双方共进野餐这一细节描写之中,不仅看到了姑娘与小伙子之间感情发展的程度,而且测知出他们在这片青青的麦田里已经耗费了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时光。由于有了这层交代,对年轻恋人之间可能出现的其它一系列亲热举动,读者们也就不难作出各自的想象了。
第三章写他们的相别。姑娘和她的心上人在共同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之后,终于到了应当告别的时候。丘中那棵李树下,便是他们的分手处。在此之前,他们可能有过一段你送我我送你的过程;临别之际也一定说了许多绵绵情话甚至还掉了惜别之泪。这些,诗中都省略了。剧情的结尾处,只保留了一个姑娘接受情郎赠送定情之物的镜头。然而正是这块浅黑色的玉石——佩玖,象征了他们这次约会的成功,预示着这对年轻恋人将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未来。
此诗是《诗经》中争论颇多的篇章之一。历代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释不尽相同。本文提出的上述理解,作为一种探讨意见,乃“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之理论使然耳。
上一篇:《下泉》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东门之杨》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