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枢,山上有刺榆,
隰有榆①。洼地有榆树。
子有衣裳,你有好衣裳,
弗曳弗娄②。不穿收进橱。
子有车马,你有车和马,
弗驰弗驱。不乘宁徒步。
宛其死矣③,生病死去了,
他人是愉。别人好欢娱。
山有栲④,山上栲树多,
隰有杻⑤。洼地檍婆娑。
子有廷内⑥,你有院和屋,
弗洒弗埽。没见洒扫过。
子有钟鼓,你有钟和鼓,
弗鼓弗考⑦。不敲空闲搁。
宛其死矣,生病死去了,
他人是保⑧。别人把财落。
山有漆,山上有漆林,
隰有栗。洼地栗成荫。
子有酒食,你有好酒饭,
何不日鼓瑟,何不天天都弹琴,
且以喜乐,姑且求快乐,
且以永日⑨。姑且延寿命。
宛其死矣,生病死去了,
他人入室。别人把屋进。
[注释]①榆:白榆,与“枢”是刺榆不同。②曳(ye):拖,指衣裳长至地。娄:通搂,聚,指以衣裹身。按:曳、娄都说的是穿戴的意思。③宛:借作苑,病。④栲(kao):常绿乔木。⑤杻(niu):又名檍,叶似杏而尖。⑥廷:庭。内:里屋。⑦鼓、考:击。⑧保:安,指享有。⑨永日:犹言延长岁月。永,长,使动用法。
[赏析]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曾出现过许许多多使人难忘的守财奴的形象,而《山有枢》塑造的这位守财奴恐怕是资历最老的一位吧!这个人有车马、有钟鼓,无疑是位贵族。他积累了大量财富,穿的、吃的、用的、住的、玩的样样齐全,可是他却吝啬得要命,一点舍不得享用。因此唐地人民便作了这首诗来嘲弄他、诅咒他。
全诗三章,意思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整体。各章头两句是起兴。《诗经》中有些兴与下文只有趁韵关系,而没有意义上的联系,这两句就属于这一类。有的旧注不明乎此,未免作出一些可笑的解释。如王安石就认为是借山、隰还能以枢、榆等树“自庇饰为美者”,而人有衣食、车马、钟鼓等物却不知享用,“曾(乃)山、隰之不如”(《诗义钩沉》)。牵强附会,无以复加。首章,次章的三、四句和五、六句是排偶句式,从衣、行、住三方面铺叙守财奴的吝啬,“弗洒弗埽(扫)”,表面似乎是言其脏,而实际是暗示舍不得住。不住人,当然也就用不着洒扫了。钟、鼓是古代乐器,一般是祭祀与宴会时用之,“弗鼓弗考”,则是因为不祭祀、不宴请。“吝啬”二字不消说就包含在其中了。钟、鼓是贵族家庭的陈设物,故放在廷、内一块叙述。末章三至六句的写法与上两章不同,诗人没有用“弗—弗—”的句式作直接叙述,而是在“子有酒食”后,改用劝乐的口吻,以“何不”反问,规劝其天天奏乐以助其饮食,从而求得精神愉快,有益于健康长寿。这里恰从反面告诉读者:其人在“食”的方面同样是“吝啬”的,有酒食不知道享用,只在算计中忧苦度日。朱熹解释“且以”两句:“人多忧则觉日短,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诗集传》)大违诗意。各章最后两句句式相同,而意思是“一节悲一节”(谢枋得《诗传注疏》),包含着诗人的诅咒,意谓这个守财奴家产自己享用不到,连子孙也不能享用,将来总有一天要被别人完全占有。读到此,使我不禁想起邯郸淳《笑林》所写的一则故事,现抄录于下,以作为《山有枢》一诗的注脚吧: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凌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有)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周济)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饿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国库)矣。
这首诗同这则笑话一样,颇有谐趣意味,从守财奴超出常人行事之外的可笑处着笔,在滑稽中显现出他的丑陋的灵魂,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给人以快感。《诗经》中像这样笔法诙谐的篇章是不多的。旧说本篇是讽刺晋昭公的,与史实不合,前人多有驳正,故不取。
这首诗用韵较规则,每章一韵:第一章属“侯部”,第二章属“幽部”,第三章属“质部”;就句说,除首句外,都是偶句押韵,表意的重点一般落在韵句上。
上一篇:《山有枢》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巷伯》原文|译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