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用韵《反衬》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王浚下益州”,只加“楼船”二字,便觉声势之甚。所以写王浚必要声势之甚者,政欲反衬金陵惨阻之甚也。从来甲子兴亡,必有如此相形。正是眼看不得。“黯然收”,“收”字更不多费笔墨,而当时面缚出降,更无半策气色如画。三四,“铁锁沉江底”,“降幡出石头”,此即详写“黯然收”三字也。看他又加“千寻”字、“一片”字,写前日锁江锁得尽情,此日降晋又降得尽情,以为一笑也。(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四)
【诗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解析】
“反衬”,或曰“出象反衬”,是指运用相反的客体意象,对比、映衬、突出主体意象的表现手法,诸如以丑衬美、以哀衬乐、以动衬静之类皆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反衬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技巧,用作反衬的客体意象类型甚多。
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用杨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色,反衬士兵出征时的愁闷哀苦,这是用风景写哀;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用蝉噪鸟鸣反衬山林的清静幽深,这是用声音衬静;而本诗则是用史实来反衬。王浚是西晋武帝时的益州刺史,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受命率领以高大战船组成的水师,沿江东下,讨伐东吴。吴国在长江江面险要处设置千寻铁链横锁江路,企图阻止晋军。王浚用火炬烧毁铁锁,顺江鼓棹,直取石头城。吴王孙皓出降,吴国灭亡。这首诗仅用前四句就浓缩地概括了这段历史。四句共两联,两联各有一处使用了反衬法。先看第一联。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显然是写吴国,但诗人下笔却不先写吴,而是先从王浚下益州落笔,特别是“楼船”和“下”字,用得妙,一下就形象地描绘出晋师战船高大巍峨,挺进江中的浩大气势。这种气势与吴国国运的惨淡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楼船下益州”,一边是“王气黯然收”,显然作者是用晋师势如破竹,不可阻挡的气势反衬吴国国势衰败,必然覆亡的结局。短短两句一反一正、一扬一抑,集中而强烈地突现了吴国不可挽回的历史命运。第二联诗人专意写吴,写吴国重点是写其迅速覆亡的下场,是写其败,但诗人落笔却先写吴国当年防卫的强固,“千寻铁锁沉江底”,“千寻”二字,略带夸张地突出了吴国当日苦心经营,恃险而据的强大之貌。而下句“一片降幡出石头”,语意一转,用降幡出城头的画面极力形容吴国惨败的下场。诗人形其强,其实正为写其败,有前面铁锁沉江的虚骄,故作声势,才更显出后面降旗出城的可笑可悲可叹。诗人登上西塞山,凭高远望,抚古思今,不觉思绪联翩,联想到吴国及后来历朝割据者必然覆亡的下场,不由发出深沉的喟叹:“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山川依旧,人事全非,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今日的分裂割据者不是应该以历史为殷鉴吗?由于诗歌中恰当地使用了反衬手法,突出了吴国必然败亡的结局,就使诗人这种思想得到了较完满的表现。
金圣叹称之为“出象反衬”的王建《送司空神童》也是运用反衬手法的很好的例子。诗的前四句写这位姓司空的少年,年方7岁,刚著衫衣,而默写五经,尽成部帙,自是写神童必到之文,而“妙莫妙于偏写其不废趁蝶,宛然群儿,便使人分明看见神童更小,而神童更神”(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诗的后四句,则主要运用出象反衬的手法。如果正面叙写,不过是司空少年被荐举入京应试神童科而已。诗人却用“白发先生”和“青襟旧伴”来反衬。盖此小学校的老教师,不知教过多少蒙童,如今这位年幼的弟子又被破格荐举,前来作别,他将成何心情!而司空少年的那一帮同学,还得背起书包,天天上学,不知还要熬几多寒暑,其羡艳之心可想而知。先生的寒酸和学伴的平凡,恰好反衬出少年得志的司空的前程似锦和出类拔萃。再者,司空所往乃帝里皇都,“凤城”长安。诗人又用“秋堂”、“古巷”即小地方、小学堂来作反衬,更显得“凤城”的繁华无比,司空少年此去之必见大世面也。这种手法,无疑使末句的“万人丛里有光辉”更具有艺术说服力。
俗话说,“要想甜,加点盐”,世间万事万物无不相反而相成,诗歌的表现手法亦如此。一味正面描写,有时易流于平淡呆板,适当地运用反衬手法,往往能使美的事物更美,丑的事物更丑,能加浓艺术形象,突出事物特征,使诗歌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篇: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反跌》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衬垫》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