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用韵《不说而说之》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山中好处实难形容,故以不说说之。(刘宏煦 《唐诗真趣编》)
【诗例】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解析】
李白热爱大自然,特别是在政治上失意之后,往往寄情于自然山水。此诗曾收入《河岳英灵集》,当作于天宝十二年(753年)前。诗用问答方式,抒写其山中生活悠然自得的情趣。
诗一开始紧扣题目,表明所问内容及诗人的态度。诗题一作“答俗人问”。从问话看,可以看出提问者的意旨,并不在“栖碧山”本身。这种问话人,可能身在碧山而不懂碧山,更不可能理解诗人何以栖碧山。所以自然不用回答。“笑而不答”的“笑”字非常值得玩味。它既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喜悦,又表现出一种精神上的裕如和矜持,带几分不屑,又带几分神秘。为下文造成悬念。“心自闲”,表明诗人不为所问干扰、困惑,显出一种自得的样子,与问者形成鲜明对照。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回答,一种不答之答。“桃花流水”一句,可能写的是山中实景,通过诗人目光我们仿佛看到山中那一派生意盎然、自由自在,不戚戚于荣枯、不局促于拘羁的自然景象,从而揭示出山中生活的情趣;它更可能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虚景,使我们想到陶渊明笔下落英缤纷的武陵源世界。总之,这是一幅被美化了的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美丽图景。这样天地,自非人间可比!诗的最后两句其实就是回答。不过,是用具体生活图景作回答,仍然是不答之答,也就是以 “不说而说之”。
这种以不说而说之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老庄思想所提倡的一种“无言之美”。《老子》说: “大音希声”,《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言”就是“希声”,意即言微意丰或意在言外。从无弦琴故事可以看出,陶渊明就是这种“无言之美”的奉行者。李白也说:“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他的这篇《山中问答》,使我想到陶渊明《饮酒》诗其五: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者手法很相近。
讲究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唐人司空图大力提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的就是这种含蓄美。含蓄的表现手法,由于它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不把意思明白说出或说尽,而是寄寓于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能够激起读者丰富的艺术想象,产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唐诗中运用这种手法极为普遍。除了此诗,如李白的《玉阶怨》,通篇不着怨字而幽怨之情自出,王维的《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不言”正见其满腔怨情。王昌龄的《题僧房》:“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唐诗真趣编》评曰:“名言绝不是初无言,是讲到精微奥妙之极处,豁然大悟,遂觉名言亦属无味而无足挂齿。”都是以不言言之的著名例子。
上一篇: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妙作旁观语》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有案无断》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