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用韵《从侧面着想》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咏高山积雪,若从正面着笔,不过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与皓素相映发耳。此诗从侧面着想,言遥望雪后南山,如开霁色,而长安万户,便觉生寒,则终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对句,弥见诗心灵活。且以霁色为喻,确是积雪,而非飞雪,取譬殊工。(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诗例】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解析】
诗歌尤其是古体长篇,当然可以有正正旗,堂堂鼓的正面铺叙描写,但整体而论,侧面着笔更符合诗歌尤其是抒情小诗的艺术规律。因为从侧面着笔,力避正面说破,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吞多吐少,欲放还收,有利于构成诗作含蓄蕴藉的审美境界,并给读者留下寻绎不尽的深远天地。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郑仲贤《送别》云: ‘亭亭画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人自离别,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文出正面,诗出侧面,其道果然。”(《围炉诗话》)刘熙载说:“绝句取径贵深曲,善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诗概》)称扬的都是这种写作手法。如果说没有侧面描写法古诗创作要损失一条有效的写作方法,那么没有这种方法绝句创作损失的则是一项常规方法。翻检绝句之作,以含蓄蕴藉见长者有几首与此法无涉呢?
诗题作《终南望余雪》,前三句皆写“望”中所见。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所见当然是“阴岭”,又因其是“阴岭”才有“余雪”,故首句“终南阴岭秀”之“阴”下得非常准确。次句“积雪浮云端”承上而来,是对首句内容的具体释解。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在山腰流动,高处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故给人以飘浮之感。第三句“林表明霁色”表明了 “望”时的气候特征是雨雪初晴,同时也暗中补足了“浮”产生的自然条件(无阳光便产生不了“浮”感),“霁”字非常关键,无它所“望”各端便皆失去了客观现实基础。霁色明于林表,又暗示出时间是夕阳西下时分,为末句的 “暮”字埋下了伏笔。
末句写“望”中所感,用的是侧面落笔的方法。诗人的本意是说黄昏时分雨雪初霁的终南山非常寒冷,但却从描写城中人增加寒冷之感的角度入笔。望着夕阳照耀下终南山阴岭上寒光闪闪的余雪,六十华里外的长安城中都增添了寒意,终南山上冷到何种程度便不难想见了。望是视觉,感是触觉,这里由望而生寒,又藉寒佐证望,又有通感的意味在。
清人王士祯《渔洋诗话》认为,历代诗人写雪很多,好的不过几家,而几家中好诗又不过几首。他称祖咏此诗与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并为最佳咏雪诗,信非虚语。而此诗的侧面落笔运用得最为精彩,深化了诗的意境,给诗增添了一种陪衬点缀的对应美,使基本上静止的画面有了动态,有了生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而且,此诗侧面描写城中暮寒后,戛然而止,使人想见终南山雄浑高寒雪景,令人回味不止,正是文尽而意不绝,颇有含蓄蕴藉的美感。据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载,诗人当时以此诗应试,按规定要作六韵或八韵排律,考官感到奇怪而问,祖咏回答:“意尽。”多么自豪的“意尽”,其深意尽在不言中。品味此诗,确有余音袅袅之感,所以深为广大读者所激赏。
上一篇: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贵能包括》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从反面切入》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