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题《顺点题面》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题面之字,最好不顺点。顺点则非落于平,即近于板。《唐诗三百首》中,唯张旭《桃花溪》诗一绝,虽则题面三字顺次点出,然而宛转赴题,并不见其率直之弊。(刘公坡《学诗百法》)
【诗例】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解析】
所谓“顺点题面”,即内容顺着题面的次序逐步点题。古代诗家作诗有 “点题”手法,方法也不一。如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交代了地点:东皋,时间:薄暮,事件:望,首句点题。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第一联点明题目,“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五津”都是蜀州的代称。上句对杜少府说,下句从送行者方说。王维《汉江临眺》、《山居秋暝》也是首联点题。这些例子有个共同的特点,不是从题目的字面上点题,而是从题目的含义上点题。宋代以后发展为“破题”,即在八股文、试帖诗的规格上,要求第一联或第一、二句必须贴到题目。这里“破题”,仍是把题目内容分析开来,用一、二句或几句诗概括一下,含有分析的意味。这种“点题”法紧扣诗题,有“达意切”之效果。顺点题面虽也属于点题,但完全是顺着题目的字面,在诗文中重复出来,而且并不要求在首联或第一、二句出现。这种方法不容易处理好,顺点既易落于平实,又易造成呆板。而张旭的《桃花溪》运用了非常典型的顺点题面法,却无上述两种弊端。
“桃花溪”并非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溪,但诗人神往那种境界,所以暗用其意境。这首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发问的形式,用问作引,由远及近,由实及虚,逐步展现了桃花溪的景观。正因为采用了这种发问的形式,才使得这首诗的顺点题面成了一种诗意和诗境的自然伸展,而毫无平实呆板之弊。
“隐隐飞桥隔野烟”,这句作者刻画了一种如梦似仙的境界,这境界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间的长桥,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无里飞腾。句中的“隔”字对于这种境界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隐隐飞桥隔野烟”,实际上是隐隐的野烟隔住了我们看飞桥的视野,于是,“野烟”给“飞桥”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而“飞桥”又使“野烟”的画面具有了一种灵气、仙气。一个“隔”字使两种境界交相映衬。上句为远景,下句为近景,水中露出嶙峋的岩石,溪中有渔船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将人物引入画面,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一个“问”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前句点出了题中的“桃花”,后句点出了题中的“溪”。这句问话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然而问而不答,当然也无法答,也透露了诗人对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同时也留给人们一种美妙的遐想。因有前句的问,自然引出问题,在问题中又很自然地将题面点出,这样写既切题意,又毫无率直呆板之感,完全顺着诗意诗境的发展而自然伸展。
上一篇: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劈头尽题》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侧衬题面》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