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是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因为它产生于联邦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又称康斯坦茨学派。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了一股“非政治化”,非思想化的纯学术研究思潮,以美国的“新批评派”和西德的“文体批评派”为代表,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中占统治地位,他们把理论思维重点放在作品的“本文”的“自身价值”和“独立性”上,把文学作品视为“完整的语言结构”,反对从任何政治、经济、思想史或心理根源上去分析、解释文学作品。这种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社会历史根源对立起来的文学批评方法,必然把文学引向片面、狭窄的形式主义道路。到了六十年代,随着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化,不少学者政治倾向加强,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辩论,他们从文学接受和影响方面来研究文学科学,以联邦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尧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把理论思维的重点放到文学与现实、文学与读者、文学的功能与社会效果等问题上,特别注意把读者作为文学科学的对象。尧斯于1967年发表了《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接受问题,他的“七点论纲”,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宣言。尧斯认为在文学进程中,不仅有作家作品而且有读者,作品通过阅读才能进入文学的流通过程,才能表现出作品的价值。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文学的接受过程在作家艺术构思中就产生了。他要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在艺术传达中不断修改来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尧斯把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垂直接受是指从历史角度考察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有的文学作品蕴藏的含义逐渐被发掘,几百年也研究不完。水平接受是指每个时代、个人、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对同一部作品的接受,因接受者主观条件不同,有不同的接受。在接受过程中,读者的能动性不仅决定文学作品的历史评价,而且影响文学的再生产。尧斯强调文学的社会效果和功能。他认为文学的社会效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文学功能是社会效果的总和抽象,文学有一种潜在引导力量,能改变人们的知觉行为。
伊塞尔则从阅读鉴赏角度研究文学的接受。他认为文学作品有两极,一极是艺术的即作者写出来的本文,另一极是审美的即读者对本文的具体化或实现。在作品文本结构中已经暗含着读者可能实现的种种解释的葫芽,叫做“暗含读者”。他还认为,文学使用的描写语言,包括了许多不确定的意义和意义空白,这些不确定的意义和空白是产生艺术效果的根本出发点,把他它称为“召唤结构”,由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同时他认为文学的意义随着时间更迭,其意义不断变化更新。作品的意义存在于阅读之中,是读者和作品相互关系的产物。因而阅读是作品和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阅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伊塞尔还认为文学作品描写的一种虚构世界,存在着一种“空旷结构”,在阅读中要调动现实生活世界的经验和想象力去填补,因而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
民主德国脑乌曼等合作的《文学——社会——读者》一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对接受美学进行了总体考察,不但澄清了西方学者中一些唯心主义论点,而且丰富完善了接受美学体系,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接受美学的代表,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总的说来,接受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派。在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七十年代迅速流传至欧美,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性学术思潮。
接受美学主要阐述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关系,特别强调读者对作品接受理解的意义。它自觉地、有理论指导地把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提高到与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同等的高度。并把创作过程和鉴赏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影响推动的完整文学过程,在文学鉴赏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接受美学把作者⇆作品⇆读者视为一个动态的完整文学过程。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谓:“动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赋与文学作品发挥某种功能的潜力。但它自己不能实现,本身只具有产生某种社会作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变成现实性,只有进入鉴赏过程,通过读者来实现。正如马克思说:“因为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能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物质生产是这样,文学艺术产品自身的确证也需要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只有让文学作品成为鉴赏对象,在群众性的鉴赏中,才能发挥它改造社会,教化人心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并由此而获得艺术生命。所谓千古不朽的杰作,总是在被群众广泛接受,并在世代相传中不断更新美学见解,进行广泛的审美评价,获得新的补充,才成为“无时间性”的美学对象。
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完整的文学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应环节,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作品。一方面作家为读者创作作品,作品影响读者;另一方面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信息又反馈给作家,从而创造作家,影响作家,推动文学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至于优秀的古典文学遗产要具有现实意义,发挥它的社会功能,获得新的艺术生命,也只有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美学见解,在审美鉴赏中进行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来实现。
三、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要受到作品的制约,又要受到读者自身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两种制约表现在审美欣赏的全过程中,鉴赏主体的读者,在接受审美客体的作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希望、要求选择作品,在鉴赏作品中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文化艺术修养等进行再创造。在接受过程中,同时又受作家作品的影响,并把作品当成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扩大知识,提高修养进行娱乐的手段。在接受过程中作品或对读者发生积极影响,或者发生消极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叫读者自身变革过程。据此,有人又把接受美学称为:接受——影响美学。作品的潜在功能越丰富,对读者的影响就越大,影响越大,接受的人就更多,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就更强。
四、接受美学把文学的接受分为社会性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作者一部作品从脱稿到读者接受,要经过两种社会占有形式。第一是社会接受形式,作者完稿后把作品交给编辑部,出版社之类的中介机构,经过编辑、评论家、教师、研究所的学者,从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各方面进行鉴定,筛选,以及通过讲座、书评、朗颂会、座谈会、图书广告等介质,进行评价、介绍、宣传,沟通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信息,引起读者的期待心理。第二是个人接受形式。即每个读者根据自己主观条件、兴趣爱好选择、感受、体验、解释、理解文学作品。由于读者的主观条件不同,有不同的鉴赏动机,需求和效果。在鉴赏过程中一般又分为一般性阅读,批评性阅读,分歧性与背离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批评性阅读和分歧性、背离性阅读。批评性阅读是读者在忠于作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查阅各种有关文献、资料,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并撰文表明自己的见解,指出作品的成败、得失、高下、优劣,如文学史家、训古家、注释家、版本家、评论家等,属于高一级读者的接受,我国古代学者往往以这种方式接受作品。如《毛诗正义》、《楚辞集注》、《全唐诗话》《清诗话》等,这种批评性接受文学作品的信息,便于作者总结提高、改进创作、推进创新。也有利于提高读者群的欣赏水平。至于分歧性和背离性阅读,主要是在批评性阅读基础上,提出与作品相对立的见解为接受目的一种阅读。
接受美学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这是肯定的。但目前接受美学尚处在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仅根据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苏联和我国学者的部分主张,作了一些扼要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从完整的文学过程中去鉴赏文学作品。但就接受美学本身而论,也还有不少弊端,如过分强调读者的作用,忽视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在反对实证主义的借口下,排除对作品进行社会分析,他们仅研究作品的信息、代码,以美学功能取代作品的其它功能,这是一种偏颇之见。另外我们还应看到,接受美学在实践上,并没有收到他们在理论阐述中那种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一种理论探索之中。就我国而论,接受美学目前还处在理论思维阶段,在具体运用上仅作了一些尝试,有特广大读者,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在文学鉴赏中不断运用,以丰富我们的鉴赏理论,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上一篇:江西诗派
下一篇: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