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常用的一种创作方式。咏物自汉赋始,历诗、词、曲而历久不衰。专事专题咏物之词,成就于苏轼,大盛于南宋,中兴于清初。尤为南宋词人喜好,佳作如林,而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为最。宋末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十四词人的《乐府补题》咏物倡和集,被视为咏物寄托的杰出代表。词学专论咏物,始于张炎《词源》卷下:“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并以史达祖的咏春雪、春雨、咏燕及姜夔的《暗香》、《疏影》咏梅及咏促织为范,认为“此皆全章精粹,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并在“清空”与“意趣”论中,认为白石此二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标举出咏物的理想典范和作法。此后的词论,皆专辟“咏物”一目,或论句法作法、形神旨意,或论历代咏物作家之源流得失。清人论咏物最多且亦最得其精粹。如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谓:“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吴衡照与蒋敦复则认为咏物“一以神韵胜,一以姿质胜”(《莲子居词话》),一以寄托胜,即“贵得风人比兴之旨”,“皆寓其家国无穷之感,非区区赋物而已”(《芬陀利室词话》)。
上一篇:尖新险丽词风研究
下一篇:什么是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