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论的基本范畴。“风骨”最早用于品评人物,指人的神气风度,如魏晋间人说某人“风骨奇特”、“风骨清举”、“风骨鲠正”等。南朝文人开始将其引进文学批评,指文章的风力骨劲。刘勰《文心雕龙》专设《风骨》一篇,来论述“风骨”的意义。据刘勰的说法,“风”特指作品所表达的情志,要具有感动人的力量,要气韵生动;“骨”则指作品所采用的文辞,要具有神采,要音韵铿锵,字句精练;“风骨”就是有气有劲,就是气韵生动、风格清峻。同一时代的谢赫将“风骨”引入画论中,他在《古画品录》中将“风骨”具体化为“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只要画得生动,富有气韵,笔力劲健,线条挺拔,就叫作有“风骨”。尽管后代对“风骨”的具体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但都将其作为“浮靡”、“浮浅”、“香软”、“颓废”等的对立面,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的,具有刚性美的艺术风格。
上一篇:什么是《文气》
下一篇:什么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