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衣冠服饰·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的博采兼收
魏晋至唐代是中国服饰发展的变异丰富阶段。
魏晋时期的服饰,由于受宗教观念、玄学思想、各民族间文化交融三方面的冲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形制在承秦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变异出新的时代风貌。对此,晋代葛洪在《抱朴子·讥惑》篇有段生动的记述:“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
这一时期虽战乱频仍,但动荡中的纺织业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织锦业除传统的中原、齐鲁地区外,在四川及江南等地迅速发展。丝、麻、毛纺织品种较汉代更加繁多。棉纺织品也从新疆、华南等地继续输至中原,被称为“白叠布”,并视作珍品用于服饰。
魏晋时期,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祭等礼仪之服,一般均承袭秦汉遗制,但士大夫的日常服装则有巨大变化。当时文人士大夫悲观颓废,以至放浪形骸、纵欲享受成为生活时尚。同时,佛教、道教观念冲击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名教、礼法逐渐解体。崇尚天性自然的思潮蔓延,文人名士蔑视礼法,自由旷达,超凡脱俗之风,改变了社会的文化习尚,对服饰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衣式宽博为其主要表现。《晋书·五行志》载:“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当时上至王公名士,下及庶民百姓,均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服饰习尚。这种装束风格,尤以傲俗自放的文人名士穿着为多,以至发展为宽衣袒裸,以寻求抒泄。这一时期的宽褒衫衣,分单、夹两类,多为对襟衣式,且两襟连带,可束系于胸下。袖端弃除秦汉时渐收敛的袖口装饰“袪”,使袖端不受袪的束约,呈宽博长大之形。质料有縠纱、绢布等多种,其色彩多以素雅的白色为尚。此外长袍、襦裙及裤装,也为男子较普遍的服饰。
男子的首服及足装,在承秦汉巾冠及鞋履形制的基础上,也有变化发展。帢为魏时创制的便帽,以仿古代皮弁之遗风。因资财匮乏,以布帛代之,并以戴不同颜色的帢区别贵贱等级,多以白帢为贵。晋代除官僚名 上所习尚的巾饰、小冠外,还流行漆纱笼冠。笼冠形制源于汉代的武冠,但比武冠略高,用丝纱制成,上涂漆,使之括挺。冠两侧下垂双耳,罩戴于巾帻之上。以武官、侍臣、女官服用为多。魏晋时期,穿着木屐已很广泛,男女通用。《晋书·五行志》载:“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这一时期,北方民族的足靴在中原地区不断流行,不同质料、不同款式的靴,逐渐成为非正式场合穿着的足装,被汉民族所接受。
魏晋妇女的服饰,秦汉传统的衫、襦、袄、裙、深衣等,仍作为一般的常服。衣式除交领外,对襟渐多,领袖多饰以缘边。衫、襦的形制,广袖褒衣与窄袖紧身互见。裙装为主要的下体服饰,裙长多覆足,裙式除间色裙、羊肠裙外,贵族妇女及宫妃多着绛纱复裙、丹碧文罗裙、紫碧纱纹双裙、红石榴裙及金缕织制的长裙等。此外,衣裙之上腰饰短围裳,帛带束系的装束,也较为流行。晋代以后,还流行帔饰,其形如宽长巾,披于颈肩部位,交垂于领前胸下,以作装饰。
这一时期的妇女服饰,也受褒衣博带、广袖翩翩习尚的影响,并效仿成俗。其中“杂裾襳髾”衣式最具特色。这种服饰的下裾围裁成数个三角形,尖角向 下,似如燕尾下垂,层层相叠,称为“垂髾”。围裳中加缀多条飘带,称为“襳”。行走之间,襳髾随风飘摆,有飘逸如仙之感,故有“华带 飞髾”的赞誉。多为贵族妇女的时尚之服(图391)。另一方面,晋代妇女服饰受北方民族装束的影响,部分衣式习尚窄袖、束腰、紧身,而裙装却依然宽博,呈上俭下丰之势,这种风格的衣式,至南北朝时更为盛行,成为一时特色。
由于受皇室贵族骄淫放纵风气的影响,这 一时期上层妇女的服饰,多追求浮华靡丽之奢。此风染至民间,使尚丽成俗。《洛神赋》中描述当时妇女装束:“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可见其服饰之繁丽多姿。
受其时尚所染,妇女的发式,编结挽梳更为精细。髻式也较汉代为多,其中灵蛇髻及高髻最具代表性。灵蛇髻源于汉魏,据传受蛇盘绕、曲扭之状的启发,而效仿梳挽成髻,故取名为灵蛇髻。灵蛇髻的髻式可随意变化,能衍生出多种形状,具有玲珑、雅美的特色,魏晋时期颇为流行。晋代以高髻为尚,但梳编高耸的髻式,受到发量的限制,如采用盘叠、结鬟等方式仍不够时,须掺合假发或用假发制成的假髻代之。这种以假发替饰的方法,先秦时就已出现,当时假发曰“髢”,假发髻曰“副”,经秦汉发展,这一习尚至晋代已较为普遍,成为实现高髻发式的主要手段。高髻发式具有夸张的美感效果,加之在髻上配以插花、珠玉、步摇簪钗等饰物,与粉黛面妆映衬,更显贵美靡丽,为晋代上层妇女的典型发式。
魏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中国广大地区争战频仍,南北分裂,社会空前动荡。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由于民族互相错居,触遇一地,使包括衣冠服饰在内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以及文字语言渐趋于融合。同时,南方地区由于中原大批汉民的迁入,带入了先进的纺织等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及服饰的发展,汉民族南北文化礼俗也逐渐统一。
北朝的服饰,由于北方游牧及半游牧民族的入居中原,一方面汉族服饰在文化交流中吸收胡装的很多形式,出现变异,胡装被全社会所接受,并大范围地普及;另一方面汉族的服制礼仪亦被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所采用。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在其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北朝的胡装,以上穿窄袖短衣,下着长裤,足着长靿靴,腰束革带为其基本形制特征。革带中以蹀躞带最具特色,蹀躞带上一般都垂佩弓剑、算囊、帉帨、刀砺、火石袋等物为饰,同时也便于生活中实用。束蹀躞带的胡装习俗,至唐代仍较为普遍,并以此为尚。
北方各少数民族,素以游牧、猎兽为生,加之争战的需要等原因,服装以便于活动的窄短形制为主。裤褶便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及魏晋时期,裤褶已传入中原地区,至南北朝时期得以广泛流行,成为当时最为普遍的服饰。
裤褶,亦称袴褶。实为一种上衣下裤的服装形式。褶为衣长不过膝,窄袖,对襟或左衽的紧身短袍衣,腰身以革带束之。裤为较紧窄的双筒外服裤装。着裤褶行动便捷,初为军旅之服,后传入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理想常服。裤褶的质料有锦缎、绫罗、麻布、兽皮等,一般根据季节及穿着的尊卑等级而有别。裤褶可单独穿着,也可外罩裆配套穿用。 裤褶形制窄短,用于礼服,则有悖于汉制礼仪。故传至汉域,褶渐为广袖,裤形亦变宽松取大口状。但形制过于宽博,军阵骑乘及朝召不便。为合礼仪、取灵便两者兼得,又出现了一种急装的裤褶形式。其式为:用布帛丝带截为三尺一段,用其在两裤筒的膝下紧紧系缚,以防松散,也便于行动,缚裤制裤褶服在南北朝时期广为应用、流行(图392)。
南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受汉族文化礼俗的影响,衣式冠履渐从汉制,以取其威仪。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其中规定汉制冕服为礼仪之服,皇帝及群臣百官皆服汉制衣冠,并依尊卑等级衣锦有别。同时颁令约禁胡装,官臣士庶一律皆从。北魏弃胡从汉的衣制改革,史称“孝文改制”。这一时期的袍服,其形制基本与汉代无异,北周时袍下加襕以作装饰,后周时创定品色衣制,其袍色用五色及红、紫、绿等,领、裾、袖以杂色缘边,与公服兼用。此衣式为隋唐时期的品色服之先制。
南朝地区,因仍为汉族所控制,其服饰沿袭魏晋传统,褒衣博带之尚依旧。只是当时争战不断,朝代更替频繁,加之南北朝之间文化互相渗透、影响,以致冠衣服履常有变制、屡有改易成为当时社会的显著特点。
南北朝时期的军戎服装,受北方民族服饰的影响,以便于骑乘争战的窄袖短衣,紧裤长靴为主。武士胄甲也有新的提高,更符合实战的需要。继魏晋的筩袖铠后,裆铠、明光铠等新型甲衣普遍装备于军旅。裆铠是在筩裆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释名·释衣服》载:“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这种衣式无领、无袖,初由前后两片组成,前遮胸,后挡背,用织带、革带在两背部将其袢扣联接,后演化为背心的形式。汉代初期多为妇女的内衣,魏晋以后开始作为外服,其长度一般至臀 下,腰部用带束系,用布葛、丝帛等织物制作。有单夹之分,冬季纳入丝棉絮,以保暖御寒,作为士庶之服,男女皆可穿用。裲裆作为军戎服装,多采用铁质金属及皮革制作,裲裆铠的甲片也多以鳞纹为主。明光铠为胸背部位各装附两块圆形护镜的甲衣。圆护多用磨制光亮的铜铁金属制作,故名之。裲裆铠、明光铠发展到南北朝时,成为军戎的主要装备,广为应用。
隋唐时期,中国南北重新统一,社会安定,百业旺达,与外域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经济文化呈鼎盛之势。与此相适,这 一时期的纺织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缫丝技术有所改进,由原来简单的缫丝框,发展为比较完善的手摇缫丝车。丝麻生产几乎遍及全中国,著名产地及品种有剑南、河北的绫罗,江南的纱,彭越二州的缎,宋、亳 二州的绢,常州的紬,润州的绫,益州的锦等。唐代丝织品纹样壮丽秀美,色彩明艳,有独特的盛唐风格。当时已流行的印染技术有夹缬、臈缬、绞缬、拓印、碱印等,另外媒染剂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印染技术的提高。
隋朝历史短暂,服饰没有形成明显特色,但服制在考证古今衣冠及礼仪的基础上进行了统一颁定,使朝仪典庆服制有序。天子以赭黄绫袍为听朝之服,至此,黄色始为帝王所尚。然而隋代服黄尚无严格约限,一般臣官士庶仍可服用。另外,根据服装颜色来确定官品等级的品色服也始创于隋朝。根据服制,以紫、绯、绿三色划九品之别。职官五品以上服紫袍,六品以下服绯袍、绿袍。品色服后经唐朝完备,成为中国古代官服的一个基本定制。
唐代服饰制度在隋旧制的基础上重新颁行,皇帝及群臣百官所服衣制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皇帝的常服承隋制着赤黄色,黄色此时成为至尊之色,为皇帝所专用。服黄有禁自唐代始。品色服制度隋代实施的时间很短,唐代经更修而成定制,一般以紫、绯、绿、青四色别尊卑等级。唐高宗上元元年(674)规定官宦三品以上服紫色,四品服深绯色,五品服浅绯色,六品服深绿色,七品服浅绿色,八品服深青色,九品服浅青色。武则天朝政时,特制绣袍颁赐文武官员,在绣袍的襟、背两处绣饰神禽瑞兽纹样,纹样根据文武有别、品级不同而各异。这种以禽兽纹样区别文武及品级的形式为唐代官服制度的又一特色。裤褶服发展至隋唐已为官定服制,其式除改右衽外,其余大体和前制无异,职官亦按品级服色有别。
唐代一般男子的服装以袍衫为主,其结构形式在承秦汉、魏晋时期袍服的基础上,又参揉了胡装风格,其款式特点为圆领、窄袖,领、袖、裾等部位不设缘边装饰,袍长至膝或及足,腰束革带。袍衫在唐代穿着普遍,帝王常服及百官品色服均为袍式,一般士庶亦可穿着,但服色受限,故多穿白色袍衫。唐代,袍衫还有襕袍、襕衫及缺胯袍、缺胯衫等式。袍和衫的区别在于袍有衬里,衫无衬里。加襕袍衫是在其下摆处加一很宽的横襕装饰,以取既尊古制(上衣 下裳),又从时尚的效果。加襕袍衫除职官穿着外,多为士人的上服。缺胯袍衫是在其腋下(摆缝处)开衩,以便于行动。一般为士人、庶民、杂役等服用。因此式方便行军骑射,故又成为戎服之一。
胡装在中原地区融衍,自战国始至唐代达到极盛,盛行胡装的原因同唐代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关,同中原与西域、波斯、印度等地的密切交往有关,也同前几代胡俗文化的沉淀有关。从出土的唐代士俑、唐三彩及壁画中,到处可见身着胡服的人物形象,其衣冠外貌为:头戴胡帽或乌纱软巾,身穿瘦袖紧身胡衣,衣长及膝,翻领左衽,腰间系革带,下着竖条小口裤,足蹬靴。由于胡装穿着舒适、便利,所以成为当时官庶上下广为流行的服饰。不仅男子喜穿,而且女子也以此为尚。
唐代男子普遍穿着的服装除袍衫、胡装外,还有半臂。半臂是一种半袖上衣,原为隋代内官服装,后四方效仿,唐代流行于民间。其形式为合领、对襟、半袖,衣长至膝,常春秋服用。
唐代男子的首服,以幞头巾帽应用最广泛,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幞头是一种经过裁制的四脚巾帛,前两角缀两个大带,后两脚缀两个小带,戴时将前面两脚包过前额绕至脑后结系大带下垂之,另外二角由后朝前,自下而上收系于脑顶发髻前。隋时有人提出幞头质地过软,裹在头上有碍仪容,后朝廷准许在幞头内、发髻之上戴扣一个称做“巾”的固定物,把幞头衬托起来,使其外型挺括。幞头随巾帛的变化可包裹出多种式样,如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等。下垂的两软脚亦有不同形制,有的垂至颈,有的长过肩,中唐以后还出现两脚横于脑后的硬脚幞头。唐代幞头极为盛行,不论帝王臣官,还是士庶百姓皆可戴用。除幞头外,男子首服还有纱帽、胡帽等。
唐代疆固物丰,世风开放,妇女装束呈现出纷繁瑰美、求奇追丽的风貌。这一时期的衣式以襦裙服为代表(图393),襦裙服为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围披帛,配半臂,足蹬高头云履,头戴花髻。衫襦以红、紫色最为流行,上面多加绣饰。衫襦中有种袒胸衫襦,其式为低袒领,不开襟,里面不穿内衣,裸露胸肌,唐诗中“粉胸半掩凝晴雪”,“慢束罗裙半露胸”,均是对这种衣式的描写。袒胸衫襦初为宫女及宫廷歌舞伎穿着,后成为上层贵妇及仕士的时尚服饰。另外在贵族妇女中还流行一种“绮罗纤缕见肌肤”的衫衣,用薄细丝纱制作,里面仅以抹胸掩乳,轻薄透体,与肤无异,同为袒裸(图394)。袒胸衫襦的出现体现了外域文化的影响及唐代世风的宽纵,也说明了唐人对丰腴人体美的追求。
半臂及披帛也是襦裙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半臂男女都服用,不过女子最流行。其式为紧身、半袖、领口宽散,呈露胸状,衣身较短,胸前结带。披帛是披围在肩背上的帛巾,多用锦或纱罗制作,上有纹饰,分长短两种,短者多披于肩背,形似披风,长者多掠肩绕臂,垂曳于下,行走时随身飘动,颇具风姿。
唐代裙装以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长曳地为主要特征。质料以丝织品为主,制作以多幅拼缝为多,并在裙上制褶裥装饰,褶裥多者,有“百褶裙”之称。多幅裁制的裙装分单色和间色两种,单色以红色为尚,在年轻女子中流行的石榴裙即为此式。间色是两种以 上颜色的织物相间拼接制作的,尤以红绿、红黄搭配的最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在各式裙服中,花笼裙和百鸟裙在贵族妇女中最为盛行。花笼裙为一种套罩在其他裙外的短筒裙式,用轻细薄透的单丝罗制作,上用细如丝发的金丝线及彩线绣饰各种花鸟图案,纹饰精美豪华。百鸟裙据传为安乐公 主所创,是由众多珍禽异鸟的羽毛捻成线,再与丝一起织成的裙服。其裙色不但艳美华丽,而且色中隐色,故旁看、正视,日下,影中色彩各异,变化莫测。
唐代妇女除以襦裙服为主要衣式外,还以穿胡服及男装为时尚。唐男子的胡服,实为汉胡合制,以胡为主。女子则一般不参揉改易,取其原式(图395)。其特征为:戴尖锥形浑脱花帽、穿翻领小袖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袴,软锦透空靴。唐代西域文化传入中原,胡舞极盛,如浑脱舞、柘枝舞、胡腾舞、胡旋舞等皆为当时著名的胡舞,其舞服形采各异,仕女竞相模仿。女着男装与胡服同时流行,衣式与男装无异。女子俏美的姿容在英武的幞头、衫袍、革带、长靴的映衬下,别有风韵。唐代妇女穿胡服及男装,初流行于贵族妇女及宫女中,后逐渐染至民间。这种风气的形成同妇女追求英武、丰健之美及全社会尚武有直接关系。
唐代妇女的妆梳与其纷繁的衣式同奢并丽。典型的发式有花髻、高髻、双鬟望仙髻、倭堕髻、螺髻、宝髻、惊鹄髻、抛家髻等。上层妇女髻上多插金银玉翠的簪钗及梳篦等饰物,民间更有髻上插鲜花的习俗。唐代妇女注重面部修饰,喜爱浓妆艳抹,其主要的画妆方法包括涂脂抹粉、画眉、点痣、点唇、饰花钿、染颊、妆靥、斜红妆等(图396)。
上一篇:传统文化·古典戏曲·京剧
下一篇:传统文化·刑名律令·传统园林和园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