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古典戏曲·宋元南戏
宋元南戏是12世纪20年代到14世纪60年代,即从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又称戏文。早期出现于浙江温州(一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宋元南戏脱胎于温州地区民间歌舞小戏,是由里巷歌谣、村坊小曲而形成的村坊小戏发展起来的。明徐渭《南词叙录》称“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士女顺口可歌而已。”“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由于社会的文化需求,很快由农村流入城市。先是流行于浙闽地区,后来流入临安(杭州)。南戏在与诸宫调、唱赚、宋词等伎艺的交流中得到了营养。尤其是北杂剧南下后,不少杂剧作家参与了南戏的创作,输入了北杂剧的艺术经验和成就,从而大大提高了南戏的艺术水平,使之日臻成熟。元末高明(? ~1359,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创作的《琵琶记》,标示了南戏的成熟,使南戏进而流布到各大城市,如杭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乃至北方的大都。至元末明初,海盐、余姚、弋阳、昆山、闽南等地有多种声腔蓬勃兴起,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采。
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南戏的创作十分丰富,但作家大多已佚名,已知的仅高则诚、柯丹丘(著《荆钗记》)、施惠(著《拜月亭记》)、徐畛(著《杀狗记》)等。 据记载,有名目的南戏剧本有238本,但流传下来的仅约18本。现仍存留的南戏剧本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白兔记》(成化本)、《琵琶记》(清陆贻典钞本),以及经后人修改过的《荆钗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赵氏孤儿》、《破窑记》、《东窗记》、《苏秦》、《黄孝子》、《三元记》、《牧羊记》、《寻亲记》、《胭脂记》等;一些仍有佚曲可录的约134种,完全失传和存佚的尚待查考的有86种,如为南戏之首的《赵贞女》、《王魁》等,大多只能从各种文献中查考其故事情节,另在现今福建的梨园戏和莆仙戏中,还遗存某些南戏剧目,有的至今仍在演出。
南戏的剧本多取材于正史、唐宋传奇、时事、话本和杂剧的故事,因而内容十分丰富。南戏剧目从各方面反映了宋元时期长期动乱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其中反映婚变和婚姻自由的剧目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婚变剧目反映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带来的,中小知识分子一朝发迹,就丢弃贫贱妻子、赘入豪门的社会现实,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张琼莲》等剧,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发迹变态的负心男子。争取婚姻自由的剧目,反映了南宋理学的伦理道德观念对青年男女爱情的压抑,鼓励婚姻自主,如《王焕》、《王月英》、《孟月梅》等大量剧目,都赞美了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藩篱的青年男女,使他们得到婚姻自主,获得胜利。此外,还有对于英雄爱国者的歌颂和对于卖国奸贼的批判的剧目,如《东窗事犯》;对于弱者、反抗者的同情和对奸邪凶恶的人进行揭露甚至惩罚的剧目,如《祖杰》。许多剧本都描写了战乱中社会的萧条和凄凉景象以及人民流离失所的悲苦生活,如《乐昌分镜》、《拜月亭记》、《孟月梅》、《王仙客》等,大都是写青年男女在战乱中家庭离散、爱情波折,终得重圆团聚的故事,反映了人民要求过安定生活的愿望。还有一些水浒戏,如《黑旋风乔作衙》、公案戏《陈州粜米》等剧,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清官形象。南戏的作家大多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反映了人民的是非善恶观。当然,也有一些描写家庭伦理,宣扬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秩序,散布宗教迷信、消极宿命论思想的剧目。南戏名著《琵琶记》的思想内容较为复杂。全剧写蔡伯喈因科考而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元代晚期农村中百姓们的苦难生活,揭露了权贵们的骄奢淫逸和下层官吏鱼肉乡里的现实,也宣扬了全忠全孝的封建道德思想。剧本成功地刻画了赵五娘的形象,真实感人,委婉尽致。在结构上采取两条线索交错递进,也极具特色。
南戏剧本采取分场的形式。分场即以人物的上场下场为界线,把剧本分成若干段落。其中一般交待情节的则一笔带过,称过场。需要集中刻画人物和表现戏剧冲突的场子则细笔描画,刻意求工。第一场是介绍作者立意和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副末开场”。第二场开始正戏,主要人物要尽先在前几场出场,以后的场子则要注意脚色行当的劳逸和主次场的安排,注意调剂场子的冷热。全剧围绕主角生、旦戏的主线进行,中间穿插净、丑、末的插科打诨,展开戏剧情节,并以曲、白和科介(动作)作为表现的手段。但南戏不再是一人主唱,而是各行角色都可以唱。这样就使南戏的演唱灵活自如,因而也为白科介的综合运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更有利于塑造人物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种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尤其在《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南戏名著《琵琶记》出现之后,这种剧本形式,已基本固定,为后世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
南戏的行腔音韵,随着流布地区的扩展,与当地方言相结合而不断丰富。南戏的音乐最初取材于村坊小曲、民间歌舞小戏,也有一大部分宋代的词体歌曲。进入城市后,又吸收大曲、诸宫调、唱赚等说唱音乐,形成以宫、商、角、徵、羽五色音阶为特色的南曲为主的音乐。北杂剧流传到南方后,吸收了北曲的经验,形成南北合套的曲牌联套体的音乐体制,运用中短套多,长套少,一套曲子中可按剧情需要加以转换,串连起来,富于变化,十分适合表现曲折的离合悲欢的戏剧情节。虽然从音乐结构上看不如北杂剧严谨,但更适应戏剧结构需要。
南戏的表演艺术,具有民间歌舞小戏的表演特色,同时,也吸收了杂剧的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方式。有的侧重于抒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戏剧冲突;有的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外部形象,精于武打跌扑的动作,从而形成曲、白、科介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其角色行当有7种,即生、旦、净、丑、外、末、贴,多以生、旦为主要脚色。
上一篇:传统文化·中国民俗·婚姻
下一篇:传统文化·诗歌词曲·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