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刑名律令·宫殿建筑
“宫”,先秦时是居住建筑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帝王住宅的专称。殿字出现较晚,原意是描述房屋高大的形象,以后也逐渐包含了等级的涵义。宫殿二字连用,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宫殿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集中了当时整个国界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的。它集中表现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与文化。以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建筑史就是围绕着宫殿建筑展开的。
不言而喻,宫殿建筑只能伴随着国家产生而诞生于世。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早期宫殿遗址,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宫殿遗址。
二里头1号遗址略呈正方形,是一座高近1米,面积超过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台周为缓坡状。从台面周围和台中部偏北处的栽柱、木骨泥墙等遗迹分析,这一遗址是由大门、廊庑和殿堂组成的一组廊院式建筑群。大门位于台基南侧突出部位,复原为有3个门道、7间面阔的穿堂门。廊庑环绕整个台面四周与大门衔接,形成封闭的庭院。殿堂位于中庭北部居中位置,单独筑有锥台体的台基。从柱穴分析,这是 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每间深阔3.8米的大型木构建筑。带有宽约0.7米的前廊,屋顶为文献中所记载的“四阿重屋”,即重檐庑殿顶。
稍晚于二里头遗址的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宫殿的建筑技术与二里头相仿,而布局则采取了另一种形式。这里的大型夯土台基上,建有三座坐北朝南的宫殿,前后略排成一南北轴线。最北端的F1已经发掘,推测为一列四室、外加周围廊式建筑。中间两室面阔较大,两侧较小。F2南距F113米,由于破坏较严重,房内是否分间、如何划分已不能搞清。
时代上相当于商晚期或西周早期的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是一座两进四合院。专家推测它可能是贵族住宅或者是宫殿。它代表了中原地区另一个氏族的文化——周文化所创造的建筑类型。
上述3处遗址虽然只是宫殿建筑的早期形态,但其中却包含了为后世宫殿建筑所使用的基本元素及构图法则。①出现了门,殿,廊庑等基本结构类型。②出现了3种布局方式:一是由廊、门围合为广庭,殿居其中的廊院式布局,二是有正有厢的合院式布局,三是前后数殿按中轴线串联的排房式布局。③合院内堂和室有明显的区别。前堂后室的概念,最初只是由单座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来表现,这里则推进到以两进建筑来表现。排房式殿也有学者根据其室内划分,推测为前堂后室式布局。从功能上讲,前堂后室就是前朝后寝。④表现了门、殿分立的制度。穿堂门自身是一座独立的建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入口。它的作用是限隔内外,由此产生一个中国建筑特有的负空间——庭。门殿分立,引发了后世一系列礼制制度与建筑艺术的发挥。
自东周至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代。在政治上,国家政体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剧烈变更。在经济上,铁器的普及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在文化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局面到独尊儒术的实用而沉闷的学术统一。这一时期的宫殿建筑的状况反映了这种历史背景。
东周列国宫殿建筑情况不明,只知道多高台,有些也采取了沿中轴线纵向展开建筑系列的布局方式。
战国时期,秦国最后定都于咸阳,位于渭水北岸。在统一天下过程中,“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史记·秦始皇本纪》)。此举使咸阳城集关中与关东地区宫殿建筑之大成。统一后的秦工役连岁,将都城扩大到渭水南岸。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同上书)。三十五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同上书)。两次工程,都提到规划意匠是以天象为蓝本,正表现了混一天下后踌躇满志的心态。其具体作法,是将数十公里以外的南山组织入宫殿构图,显示了非凡的气魄。
战国时期秦咸阳旧宫遗址局部已经发掘。根据第1号遗址复原,这组建筑跨沟东西对峙,相互对称,由跨越沟道的 飞阁连成一体。这是一种两元式构图,现在古建筑或遗址中均未再见。它是否代表了宫殿建筑平面布局上“周制”以外的另一种制式,或即所谓“秦法”呢? 这个建筑史中很有意义的问题只有期待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成果来解决。
东周宫殿建筑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喜造高大台榭建筑,秦汉更多楼观与阁道。台榭建筑是将夯土台与木结构结合在一起的高层建筑。当时木结构水平还不足以单独造出大体量的建筑物,因而用阶梯式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房的方法取得宏大的外观。夯土台不同于后代习见的台基,它本身属于建筑构造的一个部分。这种台榭建筑规模均极为可观。如咸阳宫1号遗址,东西阔60米,南北深45米,夯上台现仍高6米以上。邯郸赵城内最大的夯土台边长达260米,至今存高19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土台。河北易县燕下都的武阳台,长约140米,高14米,外观上分成两层,应该也是台榭建筑遗存。西汉建长安诸宫并离宫别馆百有余区,宫门外往往有高阙,宫内复起高台,称为台或观。最著名的,如建章宫的神明台、别风阙与井干楼等,均高50丈。《汉书·郊祀志》:“公孙卿曰: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甘泉作延寿馆、通天台。”这应该是汉宫中竞起高台的原因之一。井干楼,从字面理解,其结构应像井栏,重复交搭长木、积木而高。它说明这时已有能力用木材搭建高楼。东汉是楼阁建筑相当流行的时代。推其原,似应从西汉开始。阁道,是有屋顶的栈道,建筑形式像后代的廊。跨空时称飞阁。秦汉时用以连接分离的各宫殿,其长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像阿房宫“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 ·秦始皇本纪》)。再如长安“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凌闬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外属”(班固《西都赋》)。将城内宫殿与城外离宫连在一起。
东周至西汉的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其总体规模之大,如西汉宫城占据全城面积50%以上,何况还有百余区离宫,面积更无法统计。其单座建筑规模如不亲见也无法想象。著名的如阿房宫前殿,推测可能是廊院布局。今存夯上台东西长1 20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相当于50多个标准足球场。
这一时期的宫殿建筑装饰务求奢华。仅按正史和文赋所记,汉长安诸宫使用了大量贵重材料作为装饰。如玉石,用作阶陛、柱础,及至每根椽首也饰以玉璧。室内以丝织物,刺绣品包缠木构,壁带饰以金釭,翠鸟羽毛及宝珠,装饰到“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的程度。1973年,在陕西凤翔春秋秦都雍城遗址出土了64件青铜构件,多为铜版与框架构成的箍套状,每件有一、两面铸有蟠蜷纹并加以打磨,还有多件端部为齿状。专家分析,它们正是文献所记装饰构件——金釭。
这一时期指导宫殿建筑活动的主题是壮丽以重威。上击韩王信还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都长安”(《汉书·高帝纪》)。这样,宫殿建筑的平面布置,似主要从规模上着眼;其立面构图,也追求向水平方向和竖直高度上尽可能地延伸。
自曹魏邺都开始,帝都规划逐渐走上了附会古制的道路。所谓古制,集中体现在《礼记》、《周礼》及儒家学者对它的解释。主要有如下一些内容:宫廷区居国都之中;包括宗庙、社稷、朝堂、寝宫等基本建筑;采取门堂分立的门阿之制,宫城有城垣,设城楼、角楼,天子路寝之前设皋、库、雉、应、路门,称五门,天子朝会理政有三大处所,称三朝。曹魏以后的帝都宫殿建筑,尤其是影响巨大的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北宋东京、金代中都、元大都、明南京直至明清北京,宫殿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很有说服力地表明了传统礼制的作用,表现了华夏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历朝宫殿建筑在许多方面仍有差异。差异的形成原因,一是对“礼”的理解与解释不同,二是营国者充分考虑了政治经济诸因素的实际需要,三是反映了城市规划水平的逐渐提高与完善。明清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最后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
明清紫禁城始建于永乐五年(1407),永乐十八年建成。此后明清两代都曾作过改建、扩建,但基本布局没有改变。城平面矩形,东西宽753米,南北深961米,居北京内城中央偏南。外面围以厚墙和石岸深河。墙开四门,建门楼,四隅建富丽精巧的角楼。
宫前区南自大清门(明称大明门,现拆除)开始。门之北,两侧各110间廊庑向北延伸,然后折向东西各34间,称千步廊。廊与天安门围合出一个“T”形宫廷广场。广场北端横贯外金水河,跨河有五座白石桥,桥前有华表、石狮,衬托壮丽的皇城正门天安门。千步廊的名称与作法都始自北宋东京,以纵深的广场作皇城正门前导,突出正门,是很成功的建筑手法。天安门北侧建端门,两门形制相同。两门间庭院两侧建两庑和通向太庙、社稷坛的街门。从这里出门折向北,东侧是太庙建筑群,西侧是社稷坛建筑群。端门北与午门相望。两门间左右侧建朴素的朝房。纵长低矮而平直的朝房,适足以衬托午门威严壮观的形体和富丽的屋顶,对比效果非常强烈。宫前区设置三门和三个庭院,事关礼制,而在建筑序列中均只是为紫禁城所作铺陈。
宫城区自午门开始。午门是一座蕴涵了深厚历史传统的建筑物。历朝宫城的城楼、角楼在防御功能之外,更兼负一层礼制意义。午门建筑形制来源于礼制制度中的门阙制度。阙是古代立于建筑群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物,中央为道,两侧立阙。阙可能曾是高大的台榭建筑或楼阁建筑,具守望功能,被称为观。周代已有阙的记载。现存的阙均为石制。用作墓阙或庙阙,年代最早者属东汉。立于城垣前的早期门阙形象材料,汉代有四川成都羊子山汉墓画像砖的凤阙,北朝有敦煌275窟的阙形龛。在这两个资料中,两阙之间连以屋顶,门与阙合一。这种门阙至唐代以恢宏的气势出现在宫城中,这就是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殿宽11间,左右两侧稍向前又建翔鸾、栖凤两高阁,用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两翼相连,组成一个⎴形平面。 1300年后的今天,含元殿遗址还高出地表10余米。加以殿前长75米的龙尾道,展现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门阙建筑的风格与气魄。宋代东京大内正门宣德楼正楼两侧为曲尺朵楼,下列两阙亭相对。金代中都宫城应天门、元代大都宫城崇天门,均按⎴形格局建造。 明清紫禁城午门的城台平面也作⎴形,台上正中建门楼,城台转角处和两端各建重檐阙亭一座,并用廊庑将这五座巨大的建筑物连接起来。午门在功能上是宫城正门,又作举行颁诏和献俘礼的殿宇。在建筑艺术上成功地利用高大的城台和复杂的屋顶组合来表现威严肃穆的气氛。从传统文化方面考虑,它又是唐代以来宫门制度仅存的硕果。
午门内的建筑从功能上分,有仪礼性用房,有办公用房,大量的是居住建筑和为宫廷服务的附属房。这四大类建筑的位置安排是:仪礼性质的殿堂布置在中轴线上,给予特别强调;南半是前朝,占据宫城大部面积;北半是后寝,面积相当前朝的1/6;办公用房,臣下们大多安置在外朝两庑,另有两组大规模的殿宇,一为皇帝召见群臣的便殿武英殿,一为太子读书之所文华殿,放在太和门左右两侧,列成一辅助横轴。居住建筑主要放在中轴线两翼、横轴以北。自南而北,依次有供太上皇和太后、太妃居住的宁寿宫、慈宁宫;供嫔妃们居住的东西六宫;供太子们居住的东西五所。为宫廷服务的附属房多沿环城路布置。巨大宫城内庞杂的建筑,就这样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表现了总体布局的高超水平。
紫禁城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将宫城内全部建筑纳入礼制秩序的轨道。附属用房房屋低矮,灰墙灰瓦。东西五所和东西六宫朴实无华,各自的格局模式统一,是相同建筑形式的连续重复,排成轴线与主轴线平行的小区。高度标准化的建筑使宫中建筑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横轴上的文华殿和武英殿规模较大,对居住建筑群起着引导和屏蔽作用,使它们众星拱月般地围护在朝寝建筑的后面与两翼。整座宫城就这样在等级与礼制前提下结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其次,中央轴线上的宫殿从体量到形式都强调主从关系。从午门跨内金水河桥向北为太和门;自大清门至此,正符合五门之数。门内便是外朝三大殿:太和殿(明初称奉天殿,后改皇极殿。下同)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三殿坐落在一座土字形台基上。台基三层,高8.5米,面积2.5万平方米。每层台均用白石雕为须弥座,围以汉白玉栏杆,雄伟而华贵,把三大殿抬高到众宫殿之上。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面积达2 376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图336)。它用重檐庑殿屋顶,铺黄琉璃瓦,垂脊上破例用10个小兽;上檐用11踩斗拱;檐下绘金龙合玺彩画;月台上陈列日晷与嘉量。所有这些都是太和殿至高无上等级的标志。中和殿是5开间方殿,单檐攒尖顶,在建筑形式上确定了它只是前后两殿间的过渡。保和殿形制与太和殿相仿,但体量要小得多。三大殿左右两侧配以整齐的庑房,南北两端起崇楼,中央各起一座楼阁,用作太和殿的陪衬。太和殿后是内廷。内廷大门乾清门,门内中心建筑为内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它们也建在同一座台基上,但台高只一层。三宫的组合形式与前三殿相仿,只是总体上和每座建筑都要缩小许多。这样,整个前三殿群组与后三宫群组结为一组主从对比关系。前三殿群组中,前三殿与太和门、两庑、两阁四楼结为 一组对比关系。三台上,太和殿与保和殿结为主从关系而以中和殿为过渡,显示高、低、高的节奏感。明确的、有层次的主从对比,最终突出了太和殿在中央轴线上的主导地位。再次,朝寝建筑群的空间组织变化丰富。仅以前朝为例,午门内的矩形广场是由前后左右六座不同形式的门和庑围合而成;庭院中是弧形的内金水河与五座白石桥。这样的空间气氛提示人们这里只是帝宫前的序曲。进入太和门是宫城内最大的广庭,非如此之大不足以与太和殿相呼应。在太和门看庭院,心悦诚服地感到太和殿的庄严伟大。自太和门向内漫步,越临近三台越觉其崇高,体会到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然而站在三台之上,更能发现北京城就在脚下,景山五峰恰如紫微翠屏,令人胸襟开阔,豪情顿发。三台之后是一个横街式广场,正北是乾清门,门两侧绚丽的影壁、门前金色铜狮,都标志着下一个序列的开始。这种空间序列的安排,每个空间都给人不同的感受,人在运动中,感受便在产生,在变化,在加强,这就是中国古典建筑群空间艺术的魅力。
总之,北京明清紫禁城宫殿成功地把整座京城都组织进自己的构图,善于调动一切建筑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图337)。
上一篇:传统文化·中国民俗·宗法
下一篇:传统文化·雕塑造像·寺庙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