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棋艺博戏·象棋
象棋也是 一种中国传统的棋弈游戏形式。中国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溯其源头则众说纷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关于象棋起源的说法:有的说象棋起源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有的说起源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的说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有的说起源于战国时期,也有的说起源于南北朝北周武帝之时,等等。事实上,中国象棋和许多事物一样,也是逐渐地发展变化而来,经历了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由草创到完美的发展过程,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的结果。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象棋已在贵族阶级中流行。《楚辞 ·招魂》中有“菎蔽象棋,有六簿些”之句;《说苑·善说》中有“燕居则斗象棋”的说法。这些都表明象棋在当时已经相当流行。象棋的“形”、“制”大约产生在周代前后。当时的象棋由棋、箸、局组成,对弈双方各有6个棋子,色分黑白,棋子用象牙或骨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用竹片制成;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对弈时,在棋盘上用投箸的方法移动棋子,决定胜负。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制以5人为伍,加伍长1人,共6人,当时的象棋就是模仿战斗的一种游戏。
到了秦汉时期,象棋不只有单一的某种棋戏。当时的象棋包括六博、弹棋等各种棋戏形式,而以博棋最为盛行。据班固《弈旨》说:“孔子称有博弈。今博行于世,而弈独绝。博义既弘,弈义不述。”隋代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说:“古者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焭。”大博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棋制,小博则有革新,二者的区别不是“投箸”,而是“掷采以琼”为之,博棋(图286)虽是一种斗智斗巧的游戏,但要“投箸”或“掷采”取胜,侥幸机会多,正如班固所说:“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优者有不遇,劣者有侥幸,虽有雌雄,不足为凭。”于是人们不断改革,又有一种叫作“塞”的棋战出现。由于“塞”脱胎于“博”,古代文献中常把“博”、“塞”并称,二者的区别在于“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可见塞战已摆脱了侥幸取胜的因素,而要依靠智慧取胜。这是古代象棋的 一大革新,并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图287)。塞战在汉代也叫作格五。西汉王朝还设有棋待诏的官职,《汉书 ·吾丘寿王传》说他“以善格五,召待诏 ”。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塞战的棋子,有龙、虎两种形制,展现了当时象棋的具体形态。
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棋艺又有新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棋战形式——象戏。象戏比博塞戏更富有趣味,而又不像围棋那么费时,因而很快就赢得人们的喜爱。北周武帝宇文邕特别喜好这种棋戏形式,加以总结,写成《象经》,并集百僚宣讲解说。当时著名的辞赋家庾信作有《象戏赋》,王褒作有《象经序》,可见象戏在当时的流传和影响。
隋唐时期,围棋、象棋、双陆、弹棋等各种棋艺形式都有新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北周武帝所撰《象经》在唐代尚存,唐太宗还曾作过研究。在唐太宗的带动下,象棋在统治阶层中又盛行起来。他的儿媳武则天喜爱象棋入迷,甚至在梦中也在下棋,据《梁公九谏》记载:“则天睡至三更,又得一梦,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以后,象棋又在文人士大夫当中流行起来,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才子李端等都非常喜爱象棋。宰相牛僧孺更有象棋的癖好,他所作的《玄怪录》中有两篇专门叙述象戏的故事。根据《玄怪录》中《岑顺》一文所讲到的“宝应象棋”的情况来看,当时的象棋棋子名称有“上将”、“辎车”、“天马”、“卒”(六甲)等。另外,从出土的北宋古锦上的“四大艺术图案”中的棋盘图案来看,当时的象棋棋盘为横竖各8个格。这些情况都表明唐代的象棋棋制和现代的国际象棋有很多相似之处(图288)。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今日的象棋即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据民间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任后周节度使前曾路过华山,和陈抟老祖下象棋以华山为赌注,并留有单车孤帅巧和车马炮的残局。从现有资料来看,北宋初期的象棋尚未定型,大约又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才最后形成今日的中国象棋的基本形制。
北宋时期,宰相司马光非常喜爱象棋,“闲敲棋子落灯花”便是他爱好下象棋的自我写照。他为了让更多的人在一个棋盘上同时下棋,创造了“七国象棋”,把棋盘扩大为纵横各19条线,对局者为7人,“七国象棋”保留了有关当时象棋的一些资料(图289),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象棋有将(以国名代替)、偏、裨、马、炮、卒(以刀剑弓弩代替)等。各子的走法是:①将,“直斜行无远近”,如同现代国际象棋的后;②偏,“直行无远近”,如同现代象棋和国际象棋中的车;③裨,“斜行无远近”,如同国际象棋中的象;④马,“曲行四路,谓直一斜三”,如同国际象棋中的马;⑤炮,“直行无远近,前隔一物方可击”,如同现代中国象棋的炮;⑥刀、剑、弓、弩、行人走法如同现代中国象棋的卒。当时的象棋,尚没有九宫的限制,没有士,马没有蹩腿,象没有塞象眼,棋盘中部也没有河界。
由于象棋在群众中流传很广,介绍棋艺的书籍也纷纷出现。官至起居舍人的尹洙曾作《象戏格》和《棋势》,晁补之作有《广象戏图》,民间还流传有《大象戏》、《九九象棋》等象棋图书。至北宋末年,在徽宗的提倡下,宫廷之中象棋盛行,连嫔妃也喜爱此道,“象戏宫娥共雅欢,团团犀玉布牙盘”就是很好的写照。现从开封出土的一批铜质象棋子来看,当时的棋子为将、士、相、车、马、炮、卒,棋盘是纵十路,横九路,有河界、九宫,棋子已由立体的象形改为平面图形或平面象形棋子,实际上已和现代象棋完全相同。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刘克庄、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是象棋爱好者。刘克庄有《象弈》一诗:其中说:“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桔中戏,妙不出局外”;文天祥有“客来不必笼中羽,我爱无如桔里枰”的诗句,都是吟咏象棋。宫廷内设有棋待诏的职官,据《武林旧事》所载杜黄、徐彬、林茂、礼重、尚端、沈姑姑、金四官人、上官夫人、王安哥、李黑子等都是当时的棋待诏。其中有些入是女性。当时民间还有称为棋师的专业棋手,社会上也有专门制作象棋棋子和棋盘的作坊,而且经常举行象棋比赛,使“象弈各有等级”。这些都表明北宋末年定型的象棋已成为更使人们喜闻乐见的棋艺形式。
随着象棋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象棋棋谱和象棋理论著作,洪迈的《棋经论》13篇、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都是象棋理论著作,其中总结了象棋作战经验,提出了战术技巧,如《棋经论》中提出“顺手炮先要车活,列手炮补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车横将路”等战术,至今仍是象棋博弈中经常运用的战术技巧。《事林广记》中搜集了2个对局、30个残局,还有理论分析,总结了丰富的象棋作战经验。当时还广为流传着《象棋十诀》和《象棋诗》,如《象棋诗》中有“得子得先名得子,得子失先却是输,车前马后须相应,炮进应须要补车”之句,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象棋战术歌诀。
元明时期,象棋继续在全国流行。明初,太祖朱元璋曾设立“见人博弈者,拘于楼上尽皆饿死”和“下棋、打双陆的断手”等残酷刑罚,一时间使象棋受到扼制。但到了明成祖时,象棋又逐渐恢复和流传开来。当时象棋不仅在宫廷和官商中流行,而且普及到农村和妇女当中。唐寅曾说:“今樗蒲、弹棋俱格废不传;打马、七国棋、五木等戏,其法具在,时亦不尚;独象棋、双陆盛行。”杨慎说:“今之象戏,芸夫牧竖,俄顷可解。”(《丹铅杂录》)他们的话说明了象棋在当时的盛行和普及。
明代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象棋国手,如李开先、陈珍、张希秋、吴桔隐、吴升甫、吴唐、朱晋祯等,其中以朱晋祯成就最高,他曾独霸棋坛30年无敌手。
明代在象棋棋谱的搜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朱晋祯辑象棋棋谱《桔中秘》4卷,其中前两卷为全局棋谱,以明代最流行的《金鹏十八变》棋谱为基础,再由朱氏加以增删整理而成;后两卷为残局棋谱,共收集上千个残局棋谱,并且分门别类作了整理,很有实用价值。《桔中秘》是对明代几百年象棋博弈经验的总结,在中国象棋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代辑录的象棋谱很多,据统计约有17种,其中大部分已亡佚。现今尚存的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自出洞来无敌手》、《适情雅趣》、《桔中秘》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象棋技艺的结晶,具有珍贵的价值。
清代,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康熙(1662~1722)年间,有著名国手和象棋理论家王再越,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编成《梅花谱》一书。这是一部在中国象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局谱,其中对顺手炮、列手炮、过宫炮等都作了专门研究,特别是总结出了以屏风马对抗当头炮的着法,超越了明代的当头炮逞雄的局面,使中国象棋技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象棋高手还有程兰如、周廷梅、吴兆龙、薛丙等人。至乾隆(1736~1795)年间,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爱好象棋,很多王公大臣也都风从影随,以至历史上曾有乾隆皇帝诏五大臣“殿试棋艺”的传说。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书法家刘墉等人也都是象棋爱好者。民间形成了九大象棋流派,即毗陵派、阳湖派、吴中派、洪都派、江夏派、彝陵派、顺天派、大同派、中州派,可见当时象棋棋坛上人才济济、盛况空前。当时唯有周廷梅转战南北,鲜逢敌手,从学者200余人,一时间独占鳌头。清朝末年,随着统治者的腐败和国力的衰弱,象棋也由兴盛转向衰落,但在民间仍有不少象棋高手涌现。
清代是中国古代象棋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先后涌现出大批的象棋棋谱,仅嘉庆(1796~1820)年间张乔栋、竹香斋收藏的象棋谱就有百余种之多,流传至今的仍不下数十种,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全局谱中的《梅花谱》和排局谱中的《竹香斋象棋谱》以及《百变象棋谱》、《心武残篇》等。
民国以后,由于军阀混战及国难屡屡,各地虽有不少名手,但当局缺乏有力的提倡,致使象棋技艺在普及和提高上均受到一定影响。1935年,曾被誉为“象棋总司令”的平阳谢侠逊赴南洋各国,一面以棋会友,一面宣传抗日募捐义赛,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当时著名的棋手有“扬州三杰”张锦荣、王浩然、周焕文,“粤东三凤”鲁展鸿、钟珍、黄松轩,兰州鼓述圣,浙江林弈仙,山东邵次明,北京孟文轩,湖北罗天扬等。稍后又有北京张德魁、那建亭,扬州周德裕,广东冯敬如、李庆全、卢辉、钟珍,山西贾题韬,南京万启有等,这些人虽生不逢时,但一生在棋枰上不懈追求,对中国象棋事业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政府的关怀下,1956年被列为国家体育项目。群众性的棋类活动广泛开展和各种比赛的推动,使象棋技艺水平迅速提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棋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杨官磷、胡荣华等。象棋得到空前的普及,几乎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棋艺游戏,并深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它已经是文化娱乐和开发智慧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娱乐消遣、修身养性、训练思维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等广泛的社会一文化功能。象棋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更为顽强的生命力。
中国象棋的形制在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因而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就从宋代基本定型一直流传到当今的中国象棋形制而言,棋盘为长方形,上面绘有相互交叉的9条纵线和10条横线,共有90个交叉点;中间设有一条空白地带曰“河界”;棋盘上下两端的中间部分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形方格,称为“九宫”;对局双方以河界划分各占一半;双方各有棋子16枚,分别为将(帅)一 、士(仕)二、象(相)二、马二、车二、炮二、卒(兵)五。为了便于记录,棋盘的上下两端分别从右向左以 一、二、三……九和1、2、3……9注明棋子的位置(图290);每个棋子前进曰上,后退曰下,横走曰平。关于各子的特点和运行规则,中国象棋中有一首《七子歌诀》说得很清楚:“将军不出九宫内,士只相随不出宫;象飞四角管四方,马行一步一尖冲;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惟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下棋时双方轮流走子,双方各走一子,叫作一个回合。谁能经过开、中、残3个阶段(或开、中2个阶段)的战斗把对方的将(帅)逼死,即不能再运行,就算取胜;如双方都不能逼死对方,则为和棋。整个对局过程一般包括开局、中局和残局3个阶段。在 一盘棋的开始阶段,对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分别布置阵势,调兵遣将,抢占有利位置,大致在10个回合左右,就叫作布局阶段(“开局”)。经过这一阶段的战略布置以后,双方开始短兵相接,各有攻守进退,在子力交换中较量智慧和棋力,这一阶段称为中局。经过中局的厮杀,双方虽然伤亡很大,但仍有一定的战斗力,因而有必要进行残局的争斗,所以残局的功力如何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中国象棋的开局形式很多,但最重要的有4个类型,即对攻型开局、急攻型开局、缓攻型开局、稳健型开局。对攻型开局以力求还击对抗的战略战术为主,如顺手炮、屏风马、双炮过河对中炮七路兵等战术都属此一类型;急攻型开局以急攻速决的战略战术为主,如中炮盘头马、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斗炮局等战术皆是;缓攻型开局以缓攻渐进的战略战术为主,如中炮进三兵、七兵、中炮上边马等都是此类;稳健型开局以稳扎稳打的战略战术为主,如起兵局、飞相局、进兵局、士角炮局等都是。在中局对抗阶段,双方子力强劲,攻守矛盾集中,都想争先得子得势以求得胜利。在这一阶段运用的战术主要有运子取势、牵制兑子争先、反击、突破、攻守兼备、先弃后取、弃子攻杀等。中局战术以得先得势为上,如要弃子入局,也应以不失先为前提,否则将负多胜少。当中局经过子力交换形势明朗后,即转入残局。残局是由残余子力构成的一种局势。尚未能判分“例胜”、“例和”等形式的残局称为实战残局;如能确定例胜或例和的残局,则称为实用残局。除实用残局外,还流传有一种排局,它是在残局基础上经过人们构思、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势。其中著名的局势有“四大名局”(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以及“跨海征东”、“炮打狼关”、“火烧连营”、“带子入朝”等。
中国象棋在历史上曾先后流传到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越南等许多国家。近代以来,又流传到欧美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象棋发生了日益广泛的国际影响,世界各国的广大爱好者正在努力使之成为国际化的棋艺文化形式。
上一篇:传统文化·诗歌词曲
下一篇:传统文化·文章辞赋·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