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内容·宋代话本小说·宋代说话·两宋说话盛况
说话,即今天所谓说书。话,故事也,说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宋代的说话在瓦舍勾栏之中极受欢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十分繁荣,而作为一个商业性的职业,其从业人员(包括说话人和书会才人)之多、分工之细、演出技巧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据胡士莹先生统计,仅有关文献中提到的在汴梁和临安两城市中有名有姓的说话人就达124人①。说话业本身激烈的竞争使得说话人有了专业分工的必要,于是说话就有了家数,有专讲史书的,有专讲小说的;而家数中又分出了专科,如北宋汴梁有专说“三分”的霍四究,专说“五代史”的尹常卖;南宋临安讲小说中分出了八个门类,说话人各有专攻。杭州的小张四郎一辈子就在一处勾栏说话。
这个职业对说话人自身的素质和表演技巧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这样描述说话人:
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史书。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夷坚志》无有不览,《琇莹集》所载皆通。动哨中哨,莫非《东山笑林》;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说》。论才词有欧、苏、黄、陈佳句;说古诗是李、杜、韩、柳篇章。举断模按师表规模,靠敷演令看官清耳。只凭三寸舌,褒贬是非;略万余言,讲论古今。
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长久。白得词,念得诗,说得话,使得砌。言无讹舛,遣高士善口赞扬;事有源流,使人才怡神嗟讶。②
由此可见,当时说话人的伎艺是很高的。
说话人不但在瓦子说话,而且茶肆酒楼、街道广场、寺院庙宇,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中最有名的还被皇帝招去供奉内廷,“各以艺呈”,一旦“天颜喜动,则赏赉无算”①。当时还有说话人的行会组织——雄辩社,并有专门的书会先生和才人为他们撰写话本。说话的繁荣为高质量的可供阅读的话本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注释
① 参见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第二章第四节,中华书局1980年版。② 《醉翁谈录》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① 元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六《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
上一篇:清代文学·清代小说文献·清代文言小说文献·丛书、选集、参考资料
下一篇: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小说·隋唐小说的艺术魅力·丰满多彩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