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宋词与文学传统·登临怀古
登临怀古,抒发感慨,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文人每每登临古城古迹,或是某些著名的建筑名胜,就会触发创作冲动,或就古迹古事切入,抒兴亡之感;或就古人遭际生发,抒身世之慨。其创作背景,一般都是国家衰微之时,或是作者落魄之际(二者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此类创作,初、盛唐的名作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中唐以后,随着国势的渐趋式微以及诗人遭际处境的变化,此类作品愈来愈多且悲慨意味愈来愈浓,司空曙的《金陵怀古》、刘禹锡的《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石头城》《台城》、许浑的《金陵怀古》《咸阳城西楼晚眺》、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宋词中,继承这一登临怀古之传统的作品在北宋就有了。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从题材、意象、语言等等方面都直接取自刘禹锡的《金陵五题》,可以说是一种很彻底的继承。不过,清真此作,总觉得少了些词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倒是北宋前期的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笔力遒劲,感喟深沉,于兴亡之感中流露着词人自己的真感慨。此外,如王安石的《南乡子》(自古帝王州)、贺铸的《水调歌头·台城游》、叶梦得的《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等都是成功的登临怀古之作。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震烁古今的名作。
南渡以后,此类作品愈来愈多,如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杜《酹江月·石头城》、程珌《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戴复古 《满江红·赤壁怀古》、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等,大都由感而发,感喟深沉。
这方面作品最多、写得也最成功的当属辛稼轩。其原因,一则他所处的时代国势飘摇; 再则他自己身负经天纬地之才却不被重用,无有机会伸展自己的抱负,壮志难酬,所以他的感喟就远比一般文人深沉厚重,所谓“气大者声必宏”是也。他的作品,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等,抚时感事,感喟极深,足以使懦夫立志。
以上,从几个方面对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的渊源做了一番粗浅的阐述。事实上,不只宋诗、宋词、宋文与文学传统关系密切,宋代的文学批评、小说等各种体裁也同样如此,我们这里只是择其有代表性的方面略做回顾。总之,宋代文学继承了文学传统,也丰富、补充、发展了文学传统,从而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之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后世文学来说,宋代文学本身也成了一种传统。
上一篇:辽金元文学与宗教、哲学·理学与元代各体文学·理学与诗歌
下一篇: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的典籍·别集·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