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的文献·清代词曲文献·清代曲谱、曲论文献
1.曲谱
曲谱,既是曲创作的工具,也是曲学研究的一种形式。曲谱有两大类,一类为宫谱,亦称工尺谱,是为对若干曲牌在制谱时尚可演唱的某种音乐样式的记录,或是对若干曲牌具有文献记载的曾有过的某种音乐样式的记录。另一类为文字谱,是为对若干曲牌歌辞的传统语文样式“格律”的归纳总结,又称“平仄谱”。在曲谱中,文字谱更为普遍,也是研究散曲文学者主要利用的资料。
“曲谱学”,是曲学中的一个专类。从曲牌的称名和文体的产生与衍变探寻曲体的发生、发展轨迹,是近代王国维开创的一个学术方法,至今仍为有效的研究途径之一。从曲文学研究的角度言,曲谱(主要是文字谱)的意义首先在于有助于正确解读散曲文本,曲谱提供的范式,乃是散曲断句的根本依据。文字谱的产生,主要出发点即在为当时的作曲者提供一个语文形式的规范,同时也从文学的意义上提供某种借鉴。
清代曲谱,重要者有以下几部。
《九宫正始》 南曲文字谱,兼及对曲调的一些音乐特质的说明。明末徐于室初编,清初钮少雅完成。全名为《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又简称《南曲范》。今有抄本、影印本。
《北词广证谱》 北曲文字谱。清康熙年间青莲书屋刻本、北京大学石印本(1919)、影印本(1937)。明末许庆卿原稿,钮少雅标板式,清初李玉更定。选北曲曲牌447,每一曲牌列不同辞式,举以曲例,标明“衬字”,注明板式。为清代最重要的北曲文字谱之一。
《钦定曲谱》 南北曲曲谱。亲王奕清奉敕主持修编。康熙五十四年成书。有康熙年间殿刻本、扫叶山房石印本。谱收北曲曲牌近四百;南曲曲牌引曲、过曲计六百余。另收慢词28调;近词37调。谱式多采自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沈璟《南九宫谱》。每调示以曲例,每字旁注平仄,宜入声、上声者亦一一注明。句、逗、落韵,一一标示。南曲尚指示板位。对旧谱之错讹,多有辩证。为清代最重要的文字谱之一。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南北曲宫谱。简称《九宫大成》。乾隆年间庄亲王奉敕编修《律吕正义》,书成后继命周祥钰等编修而成。收北曲曲牌581,南曲曲牌1513,北套188,南北合套36。同时亦收有唐宋词调。词曲之“正体”、“变体”计4466曲。包括唐宋歌舞大曲、宋元南戏、金元诸宫调、元杂剧、元明散曲、明清传奇等所用曲调。每调记以工尺乐谱,文字则标注“正”、“衬”。是为清代最完备的一部工尺谱兼文字谱。唯其收罗甚广,故有些资料来源考订不周,甄别有误。尤当注意者,其所记曲调之工尺,未见得即其原始音乐形式,更非历史上“唯一”的“标准”唱腔。今有刘崇德先生将工尺谱翻为现代简谱之译本。
《纳书楹曲谱》 昆腔曲谱。清叶堂编订。有乾隆年间刻本、道光年间补刻本。收录《西厢记》、“临川四梦”全本、元杂剧36折、明清传奇114出、时剧23出。是为民间刻印的第一部大型昆腔曲谱。每调详记工尺、板眼。后重刻《西厢》谱,增注“小眼”。又有续集、外集、补遗集,增《琵琶记》及当时勾栏梨园所演时剧。考订精审,时誉为“今乐之津梁”。本谱收录虽皆为戏曲,然为清唱谱,故只录其曲而不记科白。戏曲与散曲,在“曲体”上本是一致的,“合白为戏,拆白为曲”,故清散曲之唱,与戏曲同,只不过清文人散曲皆不付唱而已。此亦《纳书楹曲谱》只收戏曲而不收散曲的原因。
2.曲论
传统曲论,大体有两类,一为论曲辞之歌唱,一为论曲辞之文学。从散曲文学研究的角度,后者更为重要。清代曲论,大多针对戏曲而发,专论散曲者甚少,所论亦主要不在清代散曲,与明人好评本朝曲成一对照,是亦为清代散曲乃“边缘文学”之一斑。专论散曲者,以晚清及近现代学者首为之,其论著为研究清代散曲的重要学术资料,故将清代与近现代有关散曲研究的学术论著择数种列下,以备今日研究清代散曲之参考。
《制曲枝语》 清初黄周星著。见康熙年间张潮编刻《昭代丛书》本、《夏为堂集》、《人天乐》附录本。今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录黄氏论作曲语10条,大体不出明人所论范围,以清丽为曲之主导风格。
《看山阁随笔》 乾隆间黄图珌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是编为黄著《看山阁集》中的“词曲”部分。主要观点,主张作曲当化俗为雅,严守声律。
《艺概·词曲概》 清末刘熙载著。同治年间刻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题“艺概”)。斯文为刘熙载《艺概》之第四卷。主张“曲贵含蓄”,提出散曲风格大体有“清深”、“豪旷”、“婉丽”三品,而以清深为上。
《散曲概论》 任讷著。《散曲丛刊》本。任讷,字中敏,别署二北、半塘。1931年出版《散曲丛刊》,收集整理历代散曲作品,绍介历代散曲总集、别集,撰《散曲概论》二卷。卷一凡六节——“序说”、“书录”、“名称”、“体段”、“用调”、“作家”。对散曲之称名由来、文体特征、文献资料、主要作家等考辨阐述,多有发明;第二卷为“作法”、“内容”、“派别”、“余论”四节。提出散曲一体,分“豪放”、“清丽”、“端谨”三种主要风格,较诗词而言,散曲以豪放为主流特色,别调为清丽婉约;散曲之内容,巨细皆宜,“恢恢乎不知有所限”;提出散曲与词在风格上“恰处于相反地位”,元人北曲开创散曲别具一格的雅俗兼融之风味,以急切、透辟、直白为“曲味”;明人之南散曲,向词文学传统回归,渐失曲之本味;清人散曲,多恪守前规而无创造,少有生意。诸论多发前人之未发。其后,罗锦堂之《中国散曲史》、羊春秋之《散曲通论》、李昌集之《中国古典散曲史》等对任氏《散曲概论》及《词曲同义》皆多有汲取,故学界将《散曲概论》视为现代散曲学奠基之作。
上一篇:元代之区域学术精神与诗文风貌·晚期婺中:回归传统与道学文澜
下一篇:清代文学·清代诗文批评·诗谱文法方面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