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文学的文献·辽金文学的文献·诸宫调、院本和小说·诸宫调作品
《全诸宫调》,朱平楚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它辑录了今存全部诸宫作品,包括全本流传的《董解元西厢记》和仅存残文的《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附录朱平楚和朱鸿《诸宫调的作家和作品》《古本董解元西厢记》的明人张羽序文和今人赵万里跋文以及赵景深 《天宝遗事诸宫调辑逸前言》。
《董西厢》即《西厢记诸宫调》或《董解元西厢记》,又称《弦索西厢》或《西厢弹词》,是古代诸宫调作品中唯一完本流传至今的作品。它是反映金代文学创作水平的代表性作品。今存《董西厢》早期版本有两种。一是1963年发现的明嘉靖间燕山松溪风逸人刊本《董解元西厢记》,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同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出版,定名为《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线装2册,有华文跋。另外还有1957年文化部从安徽绩溪县某收藏家手中购得的《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全书分8卷,和其他四卷本、二卷本不同,卷一书名下署“海阳风逸散人适适子重校梓”,有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张羽序,上海图书馆收藏。同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赵万里跋文,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其他较重要的版本还有不少,且名称、卷数不一,主要有:《董解元西厢记》,4卷,明臧懋循点定,明刊朱墨套印本;《董解元西厢记》,4卷,明汤显祖评,明刊朱墨套印本;《董解元西厢记》,2卷,明万历间黄嘉惠刊本;《董解元西厢记》,2卷,明屠隆校,明万历间刊本;《玉茗堂董西厢藏本》,2卷,明文朋、何良俊、张雄飞校阅,明汤显祖批订,明刊本;《新刊合并董解元西厢记》,2卷,明万历二十八年周居易刊本;《董解元西厢记》,2卷,明崇祯间吴兴闵氏刊《会真六幻》本;《董解元西厢记》,1卷,图1卷,附考据1卷,民国刘世珩编刊《汇刻传剧》本。
建国后出版的影印本有:《西厢记诸宫调》,侯岱麟校订,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据《六幻西厢》本影印;《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分上、下两册;《董解元西厢记》,齐鲁书社1984年出版,据明黄嘉惠刊本影印。
建国后问世的新整理本有:《西厢记诸宫调》,朱平楚校订注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订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后又数度重印。后者以明人闵遇五刊《六幻》本为底本整理。它依1957年发现于绩溪的“古本”将底本厘为八卷,用多种本子做了校勘,以新式标点断句,并有较详、通俗的注释。该书虽属普及性读物,但在研究方面仍有一定的价值。
《刘知远诸宫调》一作《刘知远传》,是现存三部诸宫调作品(包括残本)中出现最早的一部。它写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变泰发迹的故事。作者失考。全书应有12则,今只存《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第一》《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第二》《知远充军三娘剪发生少主第三》《知远投三娘与洪义厮打第十一》《君臣弟兄母子夫妇团圆第十二》5则,而且前4则都有缺页。共42页。此书是1907—1908年间俄国科兹洛夫探险队在我国甘肃发掘古黑水城时发现的,原藏于列宁格勒学士院。苏联政府于1958年将它赠还中国。现藏北京图书馆。陈汝衡《说书史话》说它“很可能是公元1190年前后的刻本”; 现存76套曲子中有63套都是由只曲和尾声组成,其中9套甚至只有只曲,连结数曲附尾声的只有3套,文字也较质朴,因此“完全是勾栏瓦肆里的产物,还不曾通过文士加工润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说“中国学者根据刻本版式和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体例、使用宫调等方面,确定为12世纪左右的作品”。周惠泉、杨佐义主编《辽金元文学史话》说它“大约产生于12世纪中叶以前”。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推测它是“金版流入西夏”的本子。《中国曲学大辞典》认为“根据纸质、版式、刊工刀法、字体以及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体例、所用宫调等,可断为金刻本,且系平阳(今山西临汾)书坊刻本”。郑振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根据海外传抄本校订,收入《世界文库》丛书。民国二十六年(1937),北京来薰阁书店出了石印本。1958年,文物出版社据苏联赠还的本子影印出版。今人整理的本子有:《刘知远诸宫调校注》,蓝立蓂编著,巴蜀书社1989年出版;《刘知远诸宫调校注》,廖珣英编著,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
元曲作家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文叙唐明皇、杨贵妃事。附于此略述其版本。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郭勋《雍熙乐府》、李玉《北词广正谱》等书使其五十余套残佚曲文得以保存至今。郑振铎《宋金元诸宫调考》说他曾从《雍熙乐府》辑出52套,从《九宫大成》辑出2套。赵景深《〈雍熙乐府〉探原》(《中国戏曲初考》,中州书画社1983)也载其所辑《天宝遗事诸宫调》残佚曲文之目。赵氏还提到:“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闻有任讷辑本,交给开明书店,唯现今尚未出版;仓石武四郎也有辑本,也不曾出版。”今人整理本有朱禧辑校的 《天宝遗事诸宫调》,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上一篇:宋代文学·宋代话本小说·宋代说话·说话体制与家数
下一篇:辽金元文学与宗教、哲学·辽金文学与宗教、哲学·辽代佛教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