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与社会生活·明代诸体文学中之社会生活内容的反映·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个案
我们在研究明清开封城市史时,除了利用必要的历史文献外,作为诗歌类的历史文献也在网罗之列,在此专就我们所接触到的此类材料进行说明,以见其对研究社会历史的价值。
开封的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五年(554),时称建国寺。唐朝睿宗初年,称相国寺①。到北宋时该寺院已具有皇家性质,名闻遐迩。作为佛教圣地,此后便备受善男信女的膜拜。暇日,周府右长史瞿佑和周府伴读黄矩(体方)②前往拜谒。黄氏系江西新淦人,他们原以为堂堂名刹应有类似南方的花木之胜和香茗之供,然而看过之后的印象却是“鄙陋殊甚”。“僧皆毡帽、皮靴,发长过寸,言貌粗俗”。黄氏称之“恶僧”,为此口占云:“步入空门见恶僧,红毡被体发鬅鬙。”身披红色毡衣,留着长发不剃。瞿佑接着占云:“一言能得君王意,安得当年老赞宁? ”瞿氏在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北宋初,太宗到寺中行香,当时主持叫赞宁,太宗问他:“朕见佛,拜还是不拜? ”赞宁灵机一动,巧妙地回答说:“现在佛不拜过去佛。”③大得太宗欢喜。瞿佑所引赞宁典故意在说明北宋初年的大相国寺在佛教界确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不乏精通佛理的大师,而永乐初年相国寺僧从装束到内在的鄙陋,则表明当年盛景不复可睹。他和黄的诗是明初大相国寺衰微实情的写真。瞿佑还有一首《过汴梁》诗:
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曾此擅豪华。尚余艮岳排苍昊,那得神霄隔紫霞。废苑草荒堪牧马,长沟柳老不藏鸦。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①
这首过汴梁吟的诗应是他宣德四年(1429)从北京南返经过开封时的作品。北宋末和金末的劫难使汴梁当年的豪华洗尽,至15世纪20年代末时仍留存元末破坏的伤痕,到处废苑荒草,当年横排苍昊、高接霄汉的艮岳凄凉地在那儿立着。然而,城市的余韵并未完全销歇,怀着满腔怨愁的路边盲女仍手拨琵琶,说唱着当年的赵家故事。据明末朱廷焕引田汝成《西湖志余》说,明中期后杭州的“陶真”现象,即“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和“大抵说宋时事”的做法,是这种汴京遗俗的模仿。
禹州人王翰也曾在周府供职,他留有诗集《梁园寓稿》(9卷),卷五有《和赐瞿长史象牙笏韵》诗一首。瞿长史即瞿佑,因知他供职的时间也应在永乐初年。他在一首七言古诗中写道:
大梁城中百万家,谁家沽酒为生涯。青帘白昼垂到地,书言美酒非为夸。座中多是江南客,卖茶贩盐为本业。自从伴着如花人,囊楮番番卷秋叶。日长不厌秦筝繁,夜阑不放清歌歇。箧里黄金索已无,朝来暮去情渐疏。秋风吹断高唐梦,但见阳台明月孤。昨日书来寄亲语,老病空床泪如雨。寄与佳儿促早归,何用离乡作商贾。市中卖得旧衣钱,独向黄河买去船。②
诗中说永乐初年开封城中即有百万家,显然有些夸张,但人口众多是可肯定的。王氏着意描述了酒家,说明开封饮食业很具特色;在座的多是来汴贩卖盐、茶的江南客商,说明开封城市在明初有了一定发展,成为南北商人麇集贸易的商业中心之一。诗作还对这里的“性”消费涂了重彩,说明妓业的发达。江南客商耐不住在异乡的寂寞,把钱钞视同秋叶,大把地花费在如花的妓人身上,秦筝聒耳,清歌不歇,夜以继日,寻乐求欢,等到他们的钱财耗费精光,却被妓人抛弃一边,高唐梦断,与孤月相伴。家中老人来信催促早归,囊中空无一文,只得到市中将衣服卖掉,乘船由黄河南返。诗中突出刻画了开封城市的商业性和消费性的特征。
以上利用诗篇材料对明初开封城市生活的某些侧面作了勾勒。下面看看小说材料所反映的京师城市生活。明末清初东鲁古狂生编辑的拟话本小说集《醉醒石》提供了晚明京师一般市民家庭生活的一些内容。其第9回《逞小忿毒谋双命,思淫占祸起一时》中载,在兵科以抄写邸报度日的老陈,大抵是属于江浙一带的南边人,住在器皿厂前一个巷内的尽头。他有一女叫做大姐,长得极为标致。正月的一天早上,一个挎着柳条筐子的孩子高声叫卖:“热波波、火烧哩!”陈大姐应声道:“卖火烧的!”随即掀开芦帘,走来把10个黄钱递给小孩,在柳条筐内拣了6个火烧和4个热波波。这里的热波波其实就是蒸成的面食饽饽的异写,即今天的馒头。火烧是烤制而成的面食,此称至今沿用。饽饽是热的,刚从蒸笼中揭出不久,服务极其方便。火烧想必也是热的。看来当时北京一般人家的早点主食还是饽饽或是火烧。陈家虽是南方人,已适应了北方以面食为主的生活习惯。10个黄钱总共买了10个饽饽和火烧,合一个黄钱一个饽饽或是火烧,基本价钱如此。陈家的帘子是用芦苇做成的芦帘,可能极适合于挡风御寒。卖面食的孩子挎着的是柳条编制的筐子,虽简陋但也便于蒸汽的散发而不致使饽饽粘结起来。下面接着写:过了一段时日,陈大姐嫁给了一个叫做施材的军户,这人虽不富有,但很本分,将来可有个托靠。家里有间房子住,有两间房子租赁收取租钱。还有两份军粮,一是他亲自当差,另一份是买的御马监衔儿。这买衔儿就是不到御马监当差,用钱买一个名分,按期领取月粮。自然这月粮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买衔儿的钱数,因为被具体负责的官员或经办者中饱私囊,尽管对国家不利也就在所不惜了。大约买一个这样的指标每月花2钱4分,一月可支取两石糙米,若转卖与人的话可得800黄钱,值银一两。和所纳价钱相比,可净得7钱6分银子。施家的基本经济状况如此,可见他还算得上是经济条件比较优裕的一般市民,所以他的家庭生活大体上可以作为大多数京师市民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靠着这些收入,“陈大姐嫁着他,甚是过得日子。早晨,炕前种着火,沙锅里温着水,洗了脸,先买上几个火烧、馍馍或是甜浆粥作了早饭。午间,勤力得(的)煮锅大米或小米饭,吃两餐;不勤力得买些面下吃。晚间,买些烧刀子。有钱买鱼肉荤腥,没钱生豆腐、葱蒜。几个钱油,几个钱醋,权且支过。终日夜不落炕坐着,也算做一双两好”。根据上面提供的银、钱比价,一分银子相当8个黄钱,说明当时的食品价格并不为高。这段记载使我们知道了饽饽和馍馍是一回事,并得知火烧和饽饽之外的甜浆粥的早餐新品种。看来,只需买几个饽饽或是火烧,再买些甜粥,这早餐就可对付了。午饭一般是大米饭或是小米饭,蒸煮得多一些,除午餐外,也可当晚饭。勤快的人家自己做,怕做米饭麻烦的人家或是不勤快的人家可直接去买些面做面条吃。晚饭,一般喝烧刀子酒。有钱的人家可以买鱼肉吃荤腥,没钱的自家吃些豆腐,拌些葱蒜。市民的家庭生活和城市市场、商店、小卖须臾不能分离。冬日里,有条件的生有暖炕,早上可以用温水洗脸,不必那么冰冷刺骨。这就是当时京师一般温饱市民家庭的缩影。
我们再看看民歌文学形式是怎样反映城市生活内容的。在万历年间,一些民间歌曲广泛流传。这些民间时调,城市应是扬风气之先者。据载,“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干】【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妇,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心腑”①。当时的流行歌曲主要是【打枣干】和【挂枝儿】。可能因两者腔调的接近,故时人王骥德说:“小曲【挂枝儿】即【打枣竿】,是北人长技,南人每不能及。”②地不分南北,人不论男女、老幼、良贱,莫不深受此风感染,可谓沁人心脾。如沈氏所云,这些歌曲内容多关“淫媟情态”。依保守者的态度,必会得此结论。若从民歌的产生和内容来看,则可透露出一种新的时代信息。这些歌曲是“田夫、野竖矢口即兴之所为”,无所避忌,天然率直,真可谓心扉敞开、情愫倾吐。其对男女之情的抒发,虽不免狂野的一面,然确可“发名教之伪药”③。除早期人类和准早期人类借歌谣形式传达男女之爱的原始方式外,在经历过浓烈的男女有别、思无邪等封建传统的熏染之后,能够突破既定观念的约束,呼喊出隐秘在内心深处、羞涩难语的男女情爱之声,非有异化传统的城市社会变化力量的足够发展,无以至此。如《花开》借一位女子之口说:“约情人,约定在花开时分。预把牡丹台、芍药栏整葺完成,等着那花发芽,便是奴交运。将近清明了,一个花蕊头儿不见生。想去年此际将开也,今年怎么这等迟得很。”④这位女子和情郎约定在春天牡丹、芍药花开时节相会,预先把花栏、花台葺修得妥帖,只盼着那花芽早发,和情人相见。时令不到,花蕊未生,只因心情太切,总觉得花期来得太晚,心田焦枯,求渴难耐。又如,《同眠》也借用女人口吻描述了男女偷情的快乐:“昨夜同郎一处眠,吃渠掀开锦被捉我脚朝天。小阿奴奴做子深水里蚂蟥只捉腰来扭,情哥郎好似边江船阁(搁)浅只捉后艄掮。”⑤渠,意为他,此处指情哥郎。捉,意为把、抓,和现代意相当。小阿奴奴,女性自状。子,为衬字。扭,为自动词。掮,意为扛、抬,为他动词。此四句情歌把男女欢爱的动作比喻得极为贴切。这虽然在正统人士看来不免有些淫亵,但它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显露出江南城市男女即使不是公开的感情交流,也应是内心深处的大胆想象。作为流行的情歌,宣泄着内心的亢奋和激动,被年轻市民常挂诸口则是可以推知的。这两则是从江南地区明末广为流行的情歌中随意拈出的,和此内容接近的可以说是很多的。
注释
① 参见李濂《汴京遗迹志》卷一○《寺观·相国寺》,第151页,中华书局1999年版。② 参见练子宁《中丞集》卷上《墓铭表·耆老理庭黄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③ 瞿佑《归田诗话》卷下《相国寺》,《历代诗话续编》第128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① 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卷八《诸色伎艺人》,引《西湖志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也见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六二《明诗初集八十二》,但题作《汴梁怀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② 王翰《梁园寓稿》卷二《七古·酒家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按,黄氏为周府伴读,其职责如王翰诗中所云:“入作王门客,来为上国宾。清操居侍从,博学待咨询。”见《梁园寓稿》卷三《五言排律·金陵送别图》。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时尚小令》。② 王骥德《曲律》卷四《杂论》第120则。③ 冯梦龙《山歌》卷首《叙山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④ 冯梦龙《挂枝儿》卷一《私部·花开》,第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⑤ 冯梦龙《山歌》卷二《私情四句·同眠》,第25页。
上一篇: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宋词与文学传统·唐五代词的传统
下一篇: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女娲补天和伏羲、女娲造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