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内容·宋代文学批评·宋代的词学批评·对李清照《词论》的解读
李清照的《词论》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且出于一位颇负盛名的女词人之手,尤显得珍贵。可在20世纪前半叶,《词论》的研究并未引起注意,以当时颇具影响的一些批评史专著而论,或未予提及(如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或仅迻录原文,未加评述(如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其稍有论及者,所涉问题大体也仅限所谓“词别是一家”和她对北宋诸家的评论。如缪钺在1941年作的《论李易安词》中说,李清照“评骘诸家,持论甚高……此非好为大言,以自矜重,盖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见地,故掎摭利病,不稍假借,虽生诸人之后,不肯摹拟任何一家”①。龙榆生在《漱玉词叙论》(《词学季刊》1936年第3卷第1号)则说:“易安所认为歌词之最高标准,应须具备下列各事:(1)协律(2)铺叙(3)典重(4)精致(5)故实,神明变化于五者之中,文辞与音律兼重,乃为当行出色。”李长之《李清照论》(《文学杂志》1947年2卷4期)认为:李清照对五代以来大词人的苛责和一无所取,其“否定一切的精神”,“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虚。她不能容纳别人,不能欣赏别人,不能同情别人,当然自己的世界便不会太充实了!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有关李清照《词论》的讨论曾引起广泛的注意,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说是否正确,她对北宋诸词人的评价是否公允?以至其《词论》的真伪等。
围绕着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展开有关《词论》研究的争鸣。夏承焘认为:“在李清照那个时代,词的发展趋势已进入和诗合流的阶段,不合流将没有词的出路;在民族矛盾大爆发的时候,词要接受这个时代的要求,也必须蜕弃它数百年来‘艳科’的旧面目。”②因此李清照《词论》是落后和保守的。刘遗贤完全赞同夏承焘的观点,认为“李清照以词必须协律这点来强调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不足为训的”③。邓魁英虽不同意夏承焘的“诗词合流”说,但她仍认为,无论从北宋慢词发展的繁荣面貌,还是从李清照对词须“协律”以及对于词的题材、艺术手法的看法,李清照《词论》都是“保守”的,“有消极作用”的④。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词论》做出肯定的评价,黄墨谷以为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提出词应协律,词应主情致,典重高雅、尚故实、铺叙、浑成诸法度,这种见解是有她自己创作实践上的一定依据的,是符合词的发展方向的①。黄盛璋肯定李清照《词论》之“完备”和“全面”,指出“这篇词论实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社会要求的一种产物,纲领虽由清照执笔,但她基本上反映了她所在的时代与所属的阶段的要求”。“词别是一家,与诗有别,此时早已呼之欲出,而怎样把词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提到传统文学的位置上来,与诗文的地位一样,则是当时文士们共同的愿望”②。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及“协律”、“铺叙”、“情致”、“典重”、“故实”等词美标准,这也正是所谓词“别是一家”的内涵与特质,她是以此来评介五代、北宋词家的。那么,应该怎样认识、理解和评价这些具体的审美标准呢?施议对认为:在协律方面,词是“歌词”,须能配乐歌唱,其要求较诗更严。此外,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方面,清照也有所概括:(一)尚故实,注重思想内容,主情致,讲究形象美;(二)词境必浑成,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三)词的风格必须典重、高雅;(四)表现方法要擅铺叙;(五)语言运用方面,与主高雅、典重相连,不满柳永之“词语尘下”,但并不反对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词③。黄墨谷对《词论》提出的诸审美标准作了更细致和明确的分析,认为“铺叙”是一种创作方法,“典重”不是使事用典,而是就风格而言的,“故实”当是“文体固有的性质”,就是“雅饬”、“浑成”、“铺叙”、“典重”等“词的传统风格和传统创作方法”④。
重视李清照《词论》对词之音律的强调是学界的共识。罗根泽就曾明言李清照《词论》“都是偏于以音乐的观点立论,虽然也不忽视文学”①。多数研究者将音律看作是词 “别是一家”之内涵的一个方面,与“铺叙”、“典重”、“故实”等并列讨论;而张惠民将音律定为李清照所谓“别是一家”之词的纯粹的特质,认为李清照整篇《词论》的构成和理论标准在于音乐(声)与文学(诗)并重,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所谓词“别是一家”是仅就音律而论,她与陈师道不同,她的理论既不牵涉词的文学上的内容和风格,也与词史上婉约、豪放之争没有任何瓜葛②。顾易生等《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也认为:“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之说,主要在于维护词的合乐可歌的基本特征。配合乐曲而作的歌词,如不合乐可歌,则失其所以为词。”③李清照《词论》提出了关于词的五个标准,所谓“铺叙”、“典重”等,都以“协律”(音律)为前提,充分尊重了词的音乐特点,促进了后来词人对词独特抒情方式的规范概括,所以是值得肯定的。
在《词论》中,李清照对北宋诸词人——主要是苏轼、周邦彦的评价,也是聚讼不已的一个问题。夏承焘认为:李清照提出那么严格的要求,批评柳永、苏轼诸家,“好像是柳、苏两派的提高,其实若就宋词的发展规律来考察,她这篇文字是对宋词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的”④。刘遗贤、邓魁英也持大致相同的观点。黄墨谷也认为李清照等人于苏轼之不协音律的批评“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但与夏承焘等人的出发点和态度并不一致,她认为这是因为当时重视东坡的文章,而轻视其歌词所局限。李清照说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云云,“就是重其文章,认为东坡作小词只是游戏不经意之作”。况且苏词之不协律,“是偶然的疏忽,而不是有意提倡解放音律”,其与清照的差异,未至于冰炭不相容①。张惠民则认为,李清照 “并无偏责苏轼之意。而就作为文学的歌词言,易安词论的儒家诗教色彩是明显而浓重的,她反对《花间》艳词的绮靡流荡,于此“也可见易安绝不会以‘婉约’词为同道而反对苏轼对它的革新。更进一步,李清照在对歌词要表现一种健康情感,高雅格调、开阔境界、包蕴现实与历史内涵这一点上,易安与苏轼的取向是一致的”②。
关于《词论》对周邦彦的评价,一方面关乎《词论》的作年,另一方面关系李清照的文艺思想和审美标准,所以凡论《词论》者大多都有涉及。多数研究者认为李清照于北宋诸词家皆有微词,独于周邦彦只字未提,乃是因为李清照是将周邦彦奉为典范,无可指摘。如徐永端就认为李清照“对这精于音律的大词家没有微词,实在挑不出毛病”③,因而只字不提。费秉勋也认为:“《词论》中未谈到周邦彦,当是感到这位婉约派的集大成词人无懈可击,按照李清照的性格,又不愿对之仅作褒赞。”④顾易生则对流行说法提出商榷,他说:“推定她理想中的词是周邦彦之作,是可以商榷的。”“这可能是由于没有看到过周的作品,或许是对同时代的人未便加以讥议。但如果推选为最佳版样,那就不必回避了。”⑤张惠民提出更为明确的驳论,他认为李清照决不可能以周邦彦为典范,理由有二:其一,李清照是主雅正的,“从词的内容、题材、格调这一大判断看,周词只能为易安所否定,谈不上作为其词论的典范。”其二,北宋末年,周邦彦词鲜有人提及且评价不高,直到后代才声誉日隆,至清代而达极致,因此,“易安于北宋末年不会将清真词作为自己的典范,再加上其立论主旨倾向、目的分明,清真词只可能成为她否定的对象而决不会是相反”①。
《词论》的作者是否就是李清照也有争议。自李绮辑本《漱玉词》开始收入《词论》以来,王延悌、丁锡根、胡文楷等辑《李清照集》(中华书局1962)、王学初 (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1981)等各种李清照集,也都将此文收入集中,李清照为《词论》的作者几成定论。但马兴荣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从“世传为李清照的《词论》的出处来源、流传情况以及《词论》本身存在不应有的疏失和《词论》主张并不指导李清照的词作三个方面”②,可得出《词论》非李清照所作的结论。在《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中,顾易生等专就马兴荣的观点一一提出驳证,认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编辑似有不成文体例:凡文学批评资料之间接得诸诗话笔记转述的,大都注明所据书名,而直接引自其说者本人文章著作的,则往往不举出处。”《丛话》径书曰:“李易安云”,而未举出处,可见是直接转引,故材料的真实性应不成问题。自宋迄今的古人论著中谈到李清照 《词论》的不多,这是古代文学批评家多看重评说创作而对理论不够重视的风气使然。关于《词论》理论与李清照词作的关系,他们认为二者基本是一致的③。
注释
① 《诗词散论》第17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② 《评李清照〈词论〉——词史札丛之一》,载《光明日报》1959年5月24日。③ 《关于李清照〈词论〉中的“别是一家”说的一点不同的看法》,载《光明日报》1961年9月10日。④ 《关于李清照〈词论〉的评价问题》,《文学遗产增刊》第12辑,1963年。① 《谈“词合流于诗”的问题——与夏承焘先生商榷》,载《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5日。② 《李清照与其思想》,《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③ 《李清照的〈词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④ 《关于李清照〈词论〉中的铺叙说初探》,《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① 《中国文学批评史》(下)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② 参见《李清照〈词论〉的达诂与确评》,《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③ (下)第6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④ 《评李清照的〈词论〉——词史札丛之一》,载《光明日报》1959年5月24日。① 《谈“词合流于诗”的问题——与夏承焘先生商榷》,《光明日报》1959年10月25日,《文学遗产》284期。② 《李清照〈词论〉的达诂与确评》,载《文学遗产》1993年1期。③ 《谈谈李清照的〈词论〉》,载《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④ 《李清照词论的几个问题再议》,载《西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⑤ 《北宋婉约词的创作思想和李清照的〈词论〉》,《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① 《宋代词学审美理想》第37、38、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② 《李清照〈词论〉考》,《柳泉》1984年第6期。③ 参见《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下)第599—6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上一篇: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对“古文”创作传统的继承
下一篇:清代文学·清代小说文献·清代通俗小说文献·小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