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文献·宋代文学的典籍·总集·宋人编选的诗文词总集
宋人编选的诗文词总集,较唐、五代人所编同类著作要多得多。据初步统计,见于宋、明人书目著录的即达三百多种,流传至今的有八十多种(包括残本)。
(1)诗文总集
《会稽掇英总集》20卷,孔延之编;《续集》5卷,黄康弼编 熙宁五年(1072)孔延之自序称,他自官会稽(宋时越州,今浙江绍兴)以后,就“申命吏卒,遍走岩穴,且攟之编蕴,询之好事,自太史所载,到熙宁以来,其所谓铭志歌咏,得八百五篇,为二十卷,命曰《会稽掇英总集》”。今存《续集》5卷,乃熙宁末程师孟知越州时同僚的赠行诗,时人黄康弼辑为一编,与会稽没有多大关系,只是附《掇英总集》而行,后人误题为“续集”。《会稽掇英总集》今以两部明抄本为古。一是明祁氏淡生堂本,上有清四库馆臣墨校,当为《四库全书》底本,今藏台北“中央图书馆”。二是钱谷手写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南京图书馆藏有影钱氏抄本。刊本只有道光元年(1821)山阴杜氏浣花宗塾本,以传抄《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今国家图书馆有著录。《四库提要》评此书价值道:“所录诗文,大都为搜岩剔薮而得之,故多出名人集本之外,为世所罕见。如大历浙东唱和五十余人,今录唐诗者或不能举其姓氏,实赖此以获传。其于唐宋太守题名壁记,皆全录原文,以资考证,裨益良多。其搜访之勤,可谓有功于文献矣……其精博在《严陵》诸集上也。”
《严陵集》9卷,董棻编 严陵即宋睦州(今浙江建德)。这也是一部地方总集,编成于绍兴初,知军州董棻主其事。绍兴九年(1139),董氏为集作序,叙述编纂缘起、收文体例及命名之义:“兹者棻与僚属修是州图经,搜访境内断残碑版,及脱遗简编,稽考订正,既成书矣,因得逸文甚多。复得郡人喻君彦先悉家所藏书讨阅相示,又属州学教授沈君傃与诸生广求备录,时以见遗,乃为整比而详择,凡自隋以上在新安郡者,自唐以后迄国朝宣和以前在睦州者取之,其未尝至而赋咏实及此土,如唐韩文公,近世司马温公、苏东坡、黄鲁直,盖不得而不录也。其有名非甚显、尝过而赋焉,一篇一咏脍炙人口者,盖亦不得而遗也……总以州名而为之标目云。”《四库总目》著录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乃宋刻,今已散佚),《提要》评其得失道:“如司马光《独乐园钓鱼庵诗》,本作于洛中,以首句用严子陵事,因牵而入于此集,未免假借附会,沿地志之陋习。然所录诗文,唐以前人虽尚多习见,至于宋人诸作,自有专集者数人外,他如……(举曹辅、吕希纯等四十余人,此略),今有不知其名者,有知名而不见其集者,藉棻是编,尚存梗概,是亦谈艺者所取资矣。”馆臣所评允当,今人所编《全宋诗》《全宋文》,从是集中辑录诗文甚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袁旭将此集刊入《渐西村舍汇刊》,《丛书集成初编》据以排印。
《皇朝文鉴》150卷,吕祖谦编 淳熙四年(1177)十一月,宋孝宗读书坊所刊江钿《圣宋文海》(今存宋刊残本),颇为赞赏,因命临安府校正刊板。时周必大轮直,奏言该书去取差谬,殊无伦理,莫若委馆职官铨择本朝文章,成一代大书。孝宗以为然。后二日,吕祖谦转对,孝宗遂命其编纂。淳熙六年正月,祖谦以书进,凡150卷,目录4卷,周必大奏请改名为《皇朝文鉴》。
此书收北宋时期诗文共二千五百余篇,分赋、各体诗、各体文共六十多个小类。由于此书系汇集宋开国以来近两百年间的朝野文章,故去取甚艰,当时颇招物议。由于铄于众口,官府未刻,然不久即有刊本,《四库提要》所谓“盖官未刻而其后坊间私刻之”是也。最早刻于何时不详,明人商辂及《南雍志》谓当时临安府及书坊皆有刻版。麻沙刘将仕宅本及太平府小字本、新安郡斋大字本,皆流传至今。明代刊本较多,主要有六本:一是天顺八年(1464)严州府翻刻本,改《皇朝文鉴》为《新雕宋朝文鉴》或《宋文鉴》。二是弘治补刊天顺本。三是正德间慎独斋刊本,改书名为《大宋文鉴》。四是晋藩本,即嘉靖五年(1526)晋王朱知烊养德书院刊本,改题《宋文鉴》。五是万历间文林阁官版《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鉴》。六是五经堂本,亦为坊刻,仍题《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鉴》。各本都是一百五十卷,现皆有传本行世。《四库总目》著录内府藏本,《提要》言及商辂序,当为天顺本。《四部丛刊初编》据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本影印。瞿氏所藏,为宋嘉泰四年(1204)新安郡斋刻本,摹印精善,纸背有宋时纸坊朱记,是现存最古、最佳之本(其中阙脱部分,由清人张蓉镜抄补)。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齐治平校点本《宋文鉴》,即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嘉泰四年刊元修本、明抄本、晋藩本及五经堂刻本(有傅增湘校)等。但《四部丛刊》影印瞿氏本虽善,其中抄补部分却错讹较多,空白处尤屡见,校点本皆予以补正。校点本附录二种,书末附《宋文鉴篇目索引》及《作者索引》,极便使用。
《成都文类》50卷,程遇孙等编 是集乃袁说友庆元间知成都府时,组织僚士程遇孙等多人编成,故此书编者,或题袁说友,或题程遇孙,实际是集体成果。袁说友于庆元五年(1199)二月作序,述编纂体例道:“断自汉以下,迄于淳熙,其文篇凡一千有奇,类为十一目,厘为五十卷。”所谓“类为十一目”,其目为:卷一,赋;卷二至一五,诗;卷一六至一七,诏、策、制;卷一八,表、疏、笏记;卷一九至二一,书;卷二二至二三,序;卷二四至四六,记;卷四七,杂记(檄、难、牒);卷四八,箴、铭、赞、颂;卷四九,杂著;卷五○,诔、哀辞、祭文。是书的纂辑,大有功于成都地区古代文献的保存与流传。明人杨慎撰《全蜀艺文志》,即以此书为蓝本。《文类》编成之后,大概曾在庆元中付梓,现已不传。现存最早的是明刊本,刻于何时不详,或说是明初,或说在嘉靖、万历间。此本大陆只有残本,台北“中央图书馆”、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完本。《四库全书》著录两淮盐政采进本,文字与明刊本基本相同。
《天台集》3卷、《天台集别编》1卷、《天台续集》3卷、《天台续集别编》6卷,李庚、林表民编 《天台集》《天台续集》皆李庚原编、林师蒧等补编,《天台集别编》《天台续集别编》则是林师蒧的儿子林表民裒辑的。这是一部宋台州(今浙江临海)的地方总集。李庚所编本,南宋嘉定元年(1208)已经付梓,而林表明编《续集别编》第六卷时,已在淳祐十年(1250),前后相距四十余年,诚如《四库提要》所说:“盖父子相继甄辑,历四十年而后成书也。”宋椠久已失传。《四库总目》著录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乃明刻本。除四库本外,今只存抄本及《台州丛书续编》本。
(2)诗总集
《二李唱和集》1卷,李昉编 宋初诗坛受元、白影响,唱和之风甚盛,现存李昉编《二李唱和集》1卷,即此种风气下的产物。所谓“二李”即李昉、李至。原书编于太宗端拱元年(988),收诗123首。其本国内久已失传,清光绪间贵阳陈榘在日本东京书肆得古本影写残本,遂重价购之,归国后乃亟付梓,时人以为缮刻精审,唯惜原本缺页不少。陈氏刻本,收入《贵阳陈氏所刻书》,今极罕见,唯上海图书馆著录一部。陈氏所刻板片,后归罗振玉,而罗氏于宣统元年(1909)游日本京都,于富冈氏处见所藏是书影宋旧刊本,陈刻本所缺之页,大多可以据补(只差第13页),于是影写以归,次年据旧板补刻。1914年,又印入所辑《宸翰楼丛书》。今人所编《全宋诗》,李昉、李至诗即以《宸翰楼丛书》本为底本,再补入集外逸诗。
《九僧诗集》1卷,陈充编 “宋初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皆宋太宗至仁宗时沙门,是宋初“晚唐体”的代表作家群。陈充辑编《九僧诗》,收诗110篇。又有景德五年(1008)张亢编本,宋人疑其为“节本”。后世所传,乃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本《九僧诗集》,即宋季杭州书商陈起所刊书棚本《增广圣宋高僧诗选》的前集,收诗134首。此本当是陈氏书坊在陈充本的基础上“增广”而成。汲古阁影宋本,今藏国家图书馆。1921年,李之鼎将传抄本《圣宋九僧诗》1卷、《补遗》1卷刊入《宋人集》丙编。今人所编《全宋诗》,据《增广圣宋高僧诗选》前集悉数收入九僧名下,另补入逸篇零句。
《西昆酬唱集》2卷,杨亿编 真宗景德中,杨亿与钱惟演、刘筠等在秘阁修《册府元龟》,“因以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杨亿《西昆酬唱集序》),最后由杨亿编为2卷。据杨序,参与唱和的作者共18人,五、七言律诗247首。但现存本为17人,250首。据祝尚书考证,传本当脱王曾,原收有他的诗一首;今本250首中,有4首疑是伪作(见《〈西昆酬唱集〉二考》,《文献》2001年第2期)。《西昆酬唱集》对当时文风影响甚大,“西昆体”之名由此成立。欧阳修《六一诗话》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西昆体”乃是学李商隐而过,有矫宋初“白体”浅俗之功,但也产生了严重的流弊。此编现传以明嘉靖间玩珠堂刊本为早,《四部丛刊》据以影印,颇易睹。入清,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朱俊升听香楼本。《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汪如藻家藏本,即朱氏本。此本清人以为是《西昆集》的善本(顾广圻《思适斋书跋》卷四称“世以朱本为善”),后来各本,皆祖是刻,如嘉庆间《浦城丛书》本,咸丰时伍氏《粤雅堂丛书》本,光绪间徐榦又据以刻入《邵武徐氏丛书》。除朱氏本系统外,清初(具体年代不详)有周桢、王图炜注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影印。近人有两个注本,一是王仲荦注本,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二是郑再时笺注本,该本是郑氏于20世纪40年代所作笺注稿本,1986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
《古今岁时杂咏》46卷,宋绶、蒲积中编 是集为宋初人宋绶原编,收宋以前吟咏岁时节令之作一千五百多首,称《岁时杂咏》。南宋绍兴间,蒲积中补辑宋人诗歌一千二百多首,更名为《古今岁时杂咏》,并刊版。宋本久佚,元、明以后未重刊,长期以抄本流传。今国家图书馆藏有明石城书屋抄本6册,又明抄本9册。南京图书馆、台北“中央图书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等亦藏有旧抄本。《四库总目》著录江苏巡抚采进本,当也是抄本。是集存有大量唐、宋人佚诗,有较大的文献价值。今有徐敏霞校点本(收入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1999)。
《江西宗派诗集》 “江西诗社宗派”,以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该图说明诗派源流和主要诗人,包括“宗派之祖”黄庭坚,共25人(一说黄氏不在25人之中)。南宋间,有人编刊《江西宗派诗集》。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十月,杨万里作《江西宗派诗序》,称程叔达帅江西,“自山谷外,凡二十有五家,汇而刻之于学官”。南宋末所传,为35家、137卷之本,包括所谓“续派”13卷,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然《解题》在卷二○著录《江西诗派诗集》25家,各集之和为162卷,两不相符。《宋史·艺文志》著录“吕本中《江西宗派诗集》一百十五卷,曾纮《江西续宗派诗集》二卷”。要之,《江西宗派诗集》当日并非同时付梓,即所谓“刻非一时,成非一手”,故文献记载歧出,且绝大多数亡佚已久,欲准确、完整地表述其完帙概貌,已十分困难。《诗派》本现仅存饶德操《倚松老人集》、韩驹《陵阳集》及《晁叔用集》《谢幼槃集》、《吕东莱诗集》,凡五家,皆有“庆元己未(五年,1199)校官黄汝嘉校刊”题记一行。
《坡门酬唱集》23卷,邵浩编 是集乃邵浩辑苏轼兄弟及门人同题唱和之作。绍熙元年(1190)四月,邵浩作《苏门酬唱引》,略曰:“取两苏公之诗读之……为之讽诵谛绎,至忘寝食者几年……既又念两公之门下士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陈无己、李方叔,所谓六君子者,凡其片言只字,既皆足以名世,则其平日属和两公之诗,与其自相往复,决非苟然者。因尽摭而录之,曰《苏门酬唱》。”后来他接受谢谔的建议,改《苏门酬唱》为《坡门酬唱》,以突出苏轼。《四库提要》叙述该书的结构为:“前十六卷为轼诗;而辙及诸人和之者,次辙诗四卷,次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等诗三卷,亦录轼及诸人和作。惟李廌阙焉,其不在八人之数。而别有继和者,亦皆附入,为注以别之。”书初刊于绍熙元年,原刊本今尚传世,藏台北“中央图书馆”。清宣统间,贵池刘氏玉海堂曾将绍熙本影刊,为《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八。《四库全书》著录江苏巡抚采进本。国家图书馆藏有清影宋抄本一部。《四库提要》评其价值时说:“其诗大抵同题共韵之作,比而观之,可以知其才力之强弱,与意旨之异同,较之散见诸集,易于互勘,谈艺者亦深有裨也。”
《四灵诗》4卷,叶适编 所谓“四灵”,即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四人皆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号中皆带“灵”字,作诗又同师晚唐,故世称“永嘉四灵”。据许棐《跋四灵诗选》(见《融春小缀》),叶适所选四灵诗总数为“五百篇”,由临安陈氏书棚刊行。《读书附志》卷下著录“《四灵诗》四卷”,当即其本。陈氏刊本久已失传。明万历中潘是仁辑刊《宋元四十三家集》,其中徐照《芳兰轩诗集》5卷、徐玑《二薇亭诗集》4卷、翁卷《苇碧轩诗集》4卷、赵师秀《清苑斋诗集》四卷,一般认为即叶适选本,而卷数盖经潘氏重厘。清嘉庆六年(1801),顾修收入《南宋群贤小集》中的四灵诗,以及后来乐清郑见田息耒园刊《四灵诗集》、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永嘉四灵诗集》等,皆源于潘刻本。《四库全书》著录鲍士恭家藏本,亦当由潘氏本出。以上诸本,收四人诗凡504首(徐照117首、徐玑108首、翁卷138首、赵师秀141首),与叶适所选“五百篇”之数大致相合。四灵诗除叶适选本外,宋代还有合刻别集本。合刻别集本凡8卷(《徐照集》3卷、《徐玑集》2卷、《翁卷集》1卷、《赵师秀集》2卷),即陈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著录之本。其中《徐照集》《徐玑集》宋刻残本,康熙间忽从钱氏绛云楼散出,归毛氏汲古阁,遂传于世。合刻别集本虽残缺不全,但就存卷而论,收诗远多于选本。如《徐照集》存诗267首,比徐照诗选本《芳兰轩集》 多诗150首。于是后代刊本遂合总集、别集残本而刊之,如1928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增杰校点本《永嘉四灵诗集》等皆是。
《昆山杂咏》3卷,龚昱编 是书乃南宋嘉定初龚昱辑录唐以来有关昆山(今属江苏)的题咏诗。开禧三年(1207)秋,仪真徐挺之为昆山县令,将其刊于县斋。开禧刊本今尚传世,藏国家图书馆。1986年,中华书局将宋刊本影印入《古逸丛书三编》。龚氏犹有《续编》百篇,佚之已久。1914年,赵诒琛将摹写宋本刊入《峭帆楼丛书》。明嘉靖至隆庆间,王理之、俞允文先后辑得晋、唐、宋、元以来诸名家咏昆山的诗歌数百篇,以类编次,勒为28卷,也叫《昆山杂咏》,今有传本。
《江湖集》,陈起编 这是以“江湖”命名的系列丛编,主要收宋末江湖诗人的诗歌作品,但现存的个别集子偶尔也收有文章。原有多少集,每集又有多少种,现都难以确考,甚至连诸集是否皆为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陈氏所刊,陈氏是否指陈起,学术界都有争议。根据文献,除《江湖集》外,还有《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等名目。所收各家皆有集名,而且各自独立,与前述《江西宗派诗集》类似。《江湖集》唯《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著录,但只9卷。明初,《中兴江湖集》传本尚夥,《文渊阁书目》卷一○著录达三部之多。《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上《诗词》著录“《江湖》前、后、续集,宋刻”,且有“《中兴江湖集》”。“江湖”小集宋椠本,曾流传到清代,相继为曹寅(楝亭)、郎温勤、吴允嘉等收藏,最后散佚(详鲍廷博《南宋群贤小集目录跋》)。
清人、近人将传世旧题陈氏所刊宋人小集抄本汇为一书重新印行,主要有两种,即 《南宋群贤小集》《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前者乃石门顾修读画斋于嘉庆六年(1801)以吴焯所辑64家小集为基础重编而成,后者乃宣统元年(1909)邓邦述购得毛氏汲古阁影抄本宋人小集60家,1922年上海古书流通处据以影印。1923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又将陈立炎所得知不足斋另一宋人小集抄帙凡8家9种,续印为《南宋八家集》。题“陈起编”的旧抄本,今尚有多帙传世,如国家图书馆藏抄本《宋四十名家小集》、清冰蕸阁抄本《六十家名贤小集》78卷等。《四库总目》著录浙江采进本《江湖小集》,凡62家95卷。《四库全书》除著录《江湖小集》外,又著录四库馆臣所辑《江湖后集》24卷66家(《四库提要》列有各家姓名,此略),许多不成卷帙,然原皆有集,有的且不止一集。宋季江湖诗人之作,颇赖馆臣辑本得以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故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亦从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中抄出附刊。又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下著录“《中兴群公吟稿》四十八卷”,完帙久佚,清鲍氏知不足斋藏有宋椠本《中兴群公吟稿戊集》7卷,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时,曾附刻之,《四库全书》亦曾收录。黄丕烈曾得宋刻残帙,也只有7卷(然非鲍氏本),此残宋本今藏天津图书馆。1920年,印铸书局曾将其影印,今有著录。总之,《江湖集》至今还有不少难解之“谜”,刊有“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籍铺印行”的宋刻本,只存《棠湖诗集》一种,乃毛氏汲古阁旧物,今藏天津图书馆,但该本并无“江湖”字样,不知是否在《江湖》诸集之中。诚如《四库提要·江湖后集提要》所云:“其书刻非一时,版非一律……辗转传抄,真赝错杂,莫详孰为原本。”
《增广圣宋高僧诗选》1卷、《后集》3卷、《续集》1卷,陈起编 是书题陈起编,无序跋,编刊情况不详。宋本久佚。顾氏读画斋曾据传抄本刊为巾箱本,今未见著录,而所刊《南宋群贤小集》中有之。除此本外,传世皆抄帙。国家图书馆藏有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本二册。瞿氏铁琴铜剑楼曾庋藏黄丕烈旧藏影抄宋本,其《藏书目录》卷二三著录,详记书的结构和收诗情况道:“其前集一卷即九僧诗也。《后集》为赞宁三首,智仁三首,鉴微二首,尚能六首,子熙四首,用文六首,文莹二首,秀登三首,惠琏七首,惠严四首,显万九首(按:以上卷上),延寿、智圆各三首,遵式九首,重显一首,契嵩三首,宝一首,惟政二首,仲休、显忠、清晦、南越、楚峦各一首,道潜三十二首(按:以上卷中),善权十五首,梵崇十七首,昙颍一首,清顺二首,元照、晓莹各一首,昙莹五首,仲皎、希雅各一首(按:以上卷下)。《续集》为秘演七首,择邻、清外各一首,蕴常七首,正勤、昭符各一首,法具四首,如璧六首,惠洪八首,道全、守璋、希颜、守铨各一首,正宗四首,继兴、遇昌、益各一首,法平、慧梵各二首。”此本如今也收藏在国家图书馆。丁丙曾藏此书旧抄本两部,一部为《圣宋高僧诗选》1卷《后集》3卷《续集》1卷,另一部为《增广圣宋高僧诗选》3卷《后集》3卷《续集》1卷,及元陈世隆辑《宋僧诗选补》3卷,其《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八著录,今皆藏南京图书馆。
《两宋名贤小集》380卷,陈思、陈世隆编 是书亦为丛编,收两宋诗人小集甚夥,少者四五首,多者达三四百首,其中包括旧题陈起所刊《江湖》诸集六十余家。与《江湖》诸集相似,此书的编者及流传,也多难解之谜。《四库全书》著录汪如藻家藏本,《提要》以为编者出于伪托,“然编诗之人虽出赝托,而所编之诗则非赝托,宋人遗稿,颇藉是以荟粹,其搜罗亦不谓无功,黎丘幻技,置之不论可矣”。现代学者又以为这部书确是陈思编和陈世隆增补的(详参胡念贻《南宋〈江湖前、后、续集〉的编纂和流传》,《文史》第16辑)。究竟如何,尚待研究。《两宋名贤小集》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多部抄本传世,至今没有印本。
《诗家鼎脔》2卷 是编无旧刊本,不署编辑人姓名。今以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五著录之朱彝尊旧藏抄本为古。该本有劳权校,并作题识二则,其二据宋陈景沂《类编花果卉木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九“桐花类”引《鼎脔集》诗,“则方士繇《崇安分水道中》后二句也,始信此书出宋人所选,不必以未见著录致疑矣”。劳氏举例精彩,足证是书为宋代旧籍。《四库总目》著录汪如藻家藏本,《提要》以所收多江湖诗人作品,认为其性质如“陈起《江湖小集》之类”,又说:“上卷凡五十八人,下卷凡三十七人,每人各著其里居字号,为例不一。所存诗多者十余首,少者仅一二首,盖取尝脔一鼎之意,故以为名。其间家数太杂,时代亦多颠倒,编次颇为无绪。然宋末佚篇,赖此以存者颇多,亦未可以书肆刊本忽之矣。”除四库本外,今上海图书馆藏有陆惠畴题跋之清抄本,南京图书馆所藏丁氏书中亦有清抄本,录有劳权校跋。
(3)文总集
《圣宋文选全集》 是书编者及原有卷数不详,现存32卷。据考证,它当成书于北宋末,是现存最早的宋人编选的本朝文章总集。凡选文14家:欧阳修2卷,司马光3卷,范仲淹1卷,王禹偁1卷,孙复2卷,王安石2卷,余靖1卷,曾巩2卷,石介3卷,李清臣5卷,唐庚1卷,张耒7卷,黄庭坚1卷,陈瓘1卷。今存宋刊残本两部,一藏国家图书馆,一藏南京图书馆,皆32卷。《四库总目》著录浙江巡抚采进本,也是32卷,《提要》称“宋人选宋文者,南宋所传尚夥,北宋惟此集存耳。其赅备虽不及《(宋)文鉴》,然用意严慎,当为能文之士所编,尤未可与南宋建阳坊本出于书贾杂抄者一例视之也”。
《三苏先生文粹》70卷 元祐党禁时,三苏(苏轼及其父洵、弟辙)的各类诗文集被严禁,但仍在私下流传。“靖康之难”后,党禁解,三苏文大行于世。宋孝宗尤喜三苏文,故三苏及其门人之各类诗文选集,乾道以后大量编行,现在还传世的有游孝恭编《标题三苏文》、不详编者的《重广眉山三苏先生文集》等。《三苏先生文粹》是影响较大的一种。其后有不知编者名的《重广分门三苏先生文粹》,又有七十卷本和一百卷本之分,今皆传世。
《三苏先生文粹》70卷,无序跋,编者不详,不见于宋人书目。卷一至卷一一苏洵文,68篇; 卷一二至卷四三苏轼文,279篇;卷四四至卷七○苏辙文,312篇。今存宋刊本四部(有的是残帙)。国家图书馆所藏为宋婺州吴宅桂堂刊本,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曾用作校本。除宋本外,犹存明椠。今浙江图书馆及日本内阁文库藏有明嘉靖十年(1531)金鳌刊本,版式与宋本同,前人认为足称善本。《三苏先生文粹》虽是三苏文选本,但篇章、字句皆可校补文集本,不可小觑。《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三著录宋刊本《三苏文粹》时,写道:“老泉文有《洪范》三论及后序、《辨奸论》为《嘉祐集》不载。东坡文有《迩英进读》、评史、评文选等篇为七集本不载,当取诸大全集本。颍滨文有诸论为四集本不载者,皆取诸《古史》。文中字句,多与集本不同,亦互有得失,可资参校。”
《古文关键》2卷,吕祖谦编 吕祖谦除编《皇朝文鉴》外,又编有我国最早的批点文章总集之一《古文关键》。今传《关键》无原编序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著录道:“《古文关键》二卷,吕祖谦所取韩、柳、欧、苏、曾诸家文标抹注释,以教初学。”《宋史·艺文志》载“吕祖谦《古文关键》二十卷”,《四库提要》以为“误增一‘十’字”。其实《宋志》著录的是注释本。原编本2卷,蔡文子作注,遂扩为20卷,今国家图书馆藏有宋刻二十卷本。《四库总目》著录江苏巡抚采进本,为明嘉靖刊本。《提要》曰:“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余篇,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卷首冠以总论、看文、作文之法。”清康熙时有徐氏刊本,《金华丛书》据康熙本重刻。乾隆十八年(1753),又有浙西顾氏读画斋刊本,今存。日本有翻刻本,今存文化元年(1804)刊本。
《经进三苏文集事略》100卷,郎晔编注 是编为三苏文选注本,现仅存宋刻残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四部丛刊初编》曾用乌程张氏、南海潘氏所藏两宋刊残本拼合影印,《四部丛刊书录》曰:“坡集今唯乌程张氏藏上半部,南海潘氏藏下半部,皆宋椠本,两本凑合,尚缺五卷。六十卷末亦缺数页,然亦仅有之秘本矣……缺卷以成化本补其白文。”民国年间,上海蟫隐庐刊罗振常辑本《经进三苏文集事略》,包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60卷《考异》(考异乃录存所校各本之异文,下同)4卷、补遗1卷、续补1卷(以上民国九年[1920]刊);《经进栾城文集事略》1卷《考异》1卷,最后为《郎氏事辑》1卷,亦民国九年刊;《老泉先生文集》12卷《考异》1卷;《经进嘉祐文集事略》1卷《考异》1卷、《老泉先生文集补遗》2卷(以上民国十七年[1928])刊。罗氏发现《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集》等书之注,即取于郎注,于是欲部分地恢复《经进三苏文集事略》之旧。但篇帙取于他书,文字未必尽是郎注,故其书不大为学界所重。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庞石帚校点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以《四部丛刊》影印宋本为底本,校以蟫隐庐本、宝华庵本及大全集本等。
《苏门六君子文粹》70卷 是集编者不详。未见宋人书目登录,宋椠久已失传。《四库提要》曰:“卷首凡例称,或传为陈亮所辑。然亮辑《欧阳文粹》,序载《龙川集》,而此书之序无考,则未必出于亮也。”明《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上著录,不详何本。明末毛氏汲古阁曾有刻本,《汲古阁校刻书目》述其结构道:“《苏门六君子集》,《豫章》四卷,五十六页;《淮海》十四卷,一百五十九页;《宛丘》二十二卷,三百八页;《济南》五卷,八十页;《济北》二十一卷,三百八十一页;《后山集》四卷,四十九页。共一千三十三页,序例、杂著三十九页。”明崇祯六年(1633),有新安胡潜武林刊本,钱谦益为之序,今大陆及台湾藏有此本多达二十余部。日本内阁文库、尊经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等亦有藏本。所收文章多有删削。《四库总目》著录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提要》曰:“颇有一篇之中刊去首尾繁文,仅存其要语者。观其所取,大抵议论之文居多,盖坊肆所刊,以备程试之用也。”
《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150卷,魏齐贤、叶棻编据绍熙元年(1190)许开序,是书乃魏齐贤、叶棻合编,所取皆“世用之文”,即以四六骈体文为主。20年之后的嘉定三年(1210)夏,宋均又作跋,知魏、叶所编原为100卷,刊后盛行,于是又补编为150卷。后人或嫌其冗杂,然保存宋人文章特别是四六文之功,仍不可没。朱彝尊《播芳文粹跋》曰:“具列姓氏凡五百二十家,富哉言矣,然其所录不尽皆醇。”(《曝书亭集》卷五二)《四库提要》亦曰:“是编皆录宋代之文,骈体居十之六七。虽题曰五百家,而卷首所列姓氏实五百二十家,网罗可云极富。”宋刻残本107卷(卷次多经挖改),今藏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亦藏有残帙。传抄本则有明、清抄本百卷(或改子目为正目,为110卷、126卷)本、清抄一百五十卷本两类,当分别源于初编、增编两本,后者收文较前者丰富得多。除上述外,今犹存朝鲜古活字残本。
《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300卷 此书乃庆元三年(1197)眉山书隐斋刊,有“咸阳书隐斋”手书跋。眉山王偁于庆元二年六月既望作序,称“乡人有欲集国朝文人胜士之文刊为一集者”云云。既称“乡人”,则此书乃眉山人所编。《中国版刻图录》(图版223)解题曰:“据庆元二年眉山王偁序,知此书为庆元间咸阳书隐斋刻本。书隐斋乃眉山书坊主人斋名,咸阳是其原籍。”杨绍和《楹书隅录初编》著录此书时,以为书隐斋跋“即编辑者之自序”。据跋文,是书编纂宗旨在汇聚所谓“经纬天人、发明道学、该贯今古”之文。赵希弁《读书附志》卷下著录道:“《国朝二百家名臣文粹》三百卷。右论著二十二门,策四门,书十门,碑记十二门,序六门,杂文八门,总目六,分门六十二。”此书今存宋刻残本六帙,版本相同,卷数皆去“三百”甚远。最多的是国家图书馆所藏海源阁旧藏本,为197卷(卷次经挖改)。另一帙41卷,今亦藏国家图书馆,与一百九十七卷本所标卷次相同者,收文不全同,可证前本卷次曾经挖改。其他几个残帙分别藏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台北“中央图书馆”,卷数都很少。除残宋本外,此书别无他本。各帙虽皆残缺不全,但它保存了宋代大量无集作家之文,可称宋人文章渊薮,异常珍贵,文集文本之脱讹衍倒,往往也可据以校正。
(4)词总集
《群贤梅苑》10卷,黄大舆编 是集专辑咏梅词,西蜀人黄大舆自序道:“己酉(建炎三年,1129)之冬,予抱疾山阳,三径扫迹。所居斋前,更植梅一株,晦朔未逾,略已粲然。于是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以为斋居之玩。目之曰《梅苑》者,诗人之义,托物取兴,屈原制《骚》,盛列芳草,今之所录,盖同一揆。 ”周《清波杂志》卷一○谓该书收词四百余阕。是书宋、明书目极少著录,亦无旧刻传世。《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二○著录“汲古影宋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扬州诗局刊《楝亭藏书十二种》,有《梅苑》10卷,目录为508首,卷五、卷一○有残阙,实止存412首。1921年上海古书流通处有影印本。《四库总目》著录山东巡抚采进本,收词数与楝亭本同。1919年,李祖年圣译楼刊《群贤梅苑》10卷附校勘记1卷,曹元忠序称其底本为陈氏书棚本。1931年,赵万里据李本卷五所补11首、卷一○所补7首,共18首,编为《群贤梅苑》1卷,刊人《校辑宋金元人词》。所补佚词,是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的。从楝亭本目录看,该本收词多于《清波杂志》所记,显然已非黄氏原编之旧。盖传至后世之本,曾经他人补辑(一般认为即陈氏书坊所补)。《四库提要》曰:“虽一题裒至数百阕,或不免于窠臼相因,而刻画形容,亦往往各出新意,固倚声者之所采择也。”尤其是集中所收词作者,多不知名,其保存文献之功不可没。
《乐府雅词》3卷、《拾遗》2卷,曾慥编 绍兴十六年(1146)上元日,曾氏作《乐府雅词引》,述其编纂体例道:“予所藏名公长短句,裒合成篇,或后或先,非有诠次,多是一家,难分优劣,涉谐谑则去之,名曰《乐府雅词》。九重传出,以冠于篇首。诸公转踏次之。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当时小人或作艳曲,缪为公词,今悉删除。凡三十有四家,虽女流亦不废。此外又有百余阕,平日脍炙人口,咸不知姓名,则类于卷末,以俟询访,标目‘拾遗’云。”是书清以后所传,已无宋、明旧椠。朱彝尊曾藏抄本,后为陆心源所得,《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二○著录道:“《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二卷,旧抄本,朱竹垞旧藏。”并录朱氏康熙四十四年(1705)手跋。《四库总目》著录江苏巡抚采进本,为《乐府雅词》3卷、《补遗》1卷,盖出于朱彝尊藏旧抄本。其后有嘉庆秦恩复《词学丛书》本,咸丰伍氏《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据此本排印)。《四部丛刊初编》据鲍氏校本影印。关于是书价值,朱彝尊《乐府雅词跋》谓“作长短句必曰‘雅词’,盖词以雅为尚。得是编,《草堂诗余》可废矣”。《四库提要》亦曰:“慥自序谓涉谐谑则去之,当时艳曲谬托欧公者悉删除之。则命曰雅词,具有风旨,非靡靡之音可比。”要之,是编除存词、存倚声旧法外,还标志着南宋初词论家“以雅为尚”之风转盛。
《草堂诗余》2卷 此书失编者名,《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谓是“书坊编辑者”。据《四库提要》考证,此书当编于庆元以前。宋本久佚,传世以元椠为古。元椠有两本,其中一本署“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元本注有“新添”、“新增”字样,说明曾经过刻印者的两次增补。据统计,全书凡收词367首,而初编仅269首,首次“新添”77首,第二次“新增”21首。“新添”者是谁,已不可考;“新增”应出于笺注者何士信之手。何氏当是宋末元初人。是书明代十分流行,刊本甚多,主要有明洪武遵正书堂刻本,成化刘氏日新书堂刊本,嘉靖间李谨刊本、顾从敬刊本(《四库全书》著录此本)、安肃荆聚刊本(《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此本),万历间李廷机刊本,还有杨慎评点本,沈际飞评注本,等等,都流传至今。各本卷数不尽相同,有的又有补编,甚至增选明人词。明人刻本虽多,不出分调编次、分类编次两大类。对于《草堂诗余》选词之评价,历代学者持论不一,《四库提要》较公:“词家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自此书始……朱彝尊作《词综》,称草堂选词可谓无目,其诟之甚至。今观所录,虽未免杂而不纯,不及《花间》诸集之精善,然利钝互陈,瑕瑜不掩,名章俊句,亦错出其间,一概诋排,亦未为公论。”
《百家词》 《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歌词类》著录郭应祥“《笑笑词集》一卷”,有注曰:“自《南唐二主词》而下,皆长沙书坊所刻,号《百家词》。其前数十家皆名公之作,其末亦多有滥吹者。市人射利,欲富其部帙,不暇择也。”从李璟、李煜《南唐二主词》1卷到《笑笑词集》,凡99家,128卷。今存彊村丛书本《笑笑词》,卷首有詹傅序,末署“时太岁庚午嘉定三祀(1210)仲春既望”,卷末有滕仲因《笑笑词跋》,据知长沙书坊主人姓刘,《笑笑词》必源于《百家词》本,刊竣于嘉定初。除《笑笑词》外,传世的不少词集,疑皆源于《百家词》本。
《典雅词》 此书最早著录于明《文渊阁书目》卷一○,凡39册。至清初朱彝尊、倪灿方引起重视。缪荃孙《艺风堂藏书续记》曾著录5册14家。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也著录有典雅词本,今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国家图书馆藏有劳权校抄本《典雅词》3册10卷。南京图书馆也藏有清抄本。前人根据版式,认为它是南宋末陈氏书棚本,原刊有多少册、多少家,已不可考。综合诸家著录,除去重复,今藏典雅词本共计17家18种(张辑2种),子目为:1.阮阅《巢令君阮户部词》1卷,2.胡铨《澹庵长短句》1卷.3.曹冠《燕喜词》1卷,4.赵磻老《拙庵词》1卷,5.冯取洽《双溪词》1卷,6.程大昌《文简词》1卷,7.佚名《章华词》1卷,8.刘子寰《篁㟽词》1卷,9.黄公度《知稼翁词》1卷,10.陈亮《龙川词》1卷,11.陈允平《西麓继周集》1卷,12.侯寘《懒窟词》1卷,13.李好古《碎锦词》1卷,14.李纲《丞相李忠定公长短句》1卷,15.欧良《抚掌词》1卷,16.张辑《东泽绮语》1卷,17.张辑《清江渔歌》1卷,18.袁去华《宣卿词》1卷。
《琴趣外篇》 题“琴趣外篇”之名的词集,最早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注琴趣外篇》三卷,江阴曹鸿注叶石林(梦得)词。”清曹寅《楝亭书目》著录《醉翁琴趣》等四种,抄本。季振宜《季沧苇书目》著录“欧文忠、秦淮海、真西山《琴趣》四本,宋刻”。传于今的有欧阳修《醉翁琴趣外篇》6卷,黄庭坚《山谷琴趣外篇》3卷,晁端礼《闲斋琴趣外篇》6卷,晁补之《晁氏琴趣外篇》6卷,赵彦端《介庵琴趣外编》6卷,见《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彊村丛书》《续古逸丛书》。前人以为此丛编本为南宋中叶闽中书肆所刻,与上述《典雅词》一样,原刻有多少家,已不可考。
《阳春白雪》8卷、《外集》1卷,赵闻礼编 《文献通考》卷二四六引陈振孙《书录解题》:“《阳春白雪》五卷,赵粹夫编。取《草堂诗余》所遗及近人之作。”是书因后世传本为八卷,又有《外集》一卷,与《解题》著录五卷本不同,故引起人们诸多猜测。清瞿世瑛跋清吟阁刊本,谓:“《文献通考》载《阳春白雪》五卷……以为取《草堂诗余》所遗及近人之词,而此选兼取《草堂》诸作,殆别一本欤?”此说近是。盖赵氏原编本为5卷,后经人增补扩编,不遵原书体例。清代有影元抄本,今无著录。现存明刻残本,《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2册,仅存1卷。旧本所传甚稀,是编不至失传者,特赖天一阁旧藏元赵孟草书写本,鲍廷博曾借出用正书抄写,遂传于世。由于《四库全书》未收此书,阮元遂用抄本进呈,进呈本已影印入《宛委别藏》。道光九年(1829),秦恩复刊《词学丛书》,收有此编。次年,瞿世瑛清吟阁有刊本。秦、瞿两刻本,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以为“瞿本较善,附校记三通”。咸丰三年(1853),南海伍氏将此集刻入《粤雅堂丛书》。是书近年印本较多。
《绝妙好词》7卷,周密编 是书收南宋词人132家,词作382首,历来颇受好评。张炎《词源》卷下以“精粹”许之。朱彝尊《书绝妙好词后》曰:“周公谨《绝妙好词》选本虽未全醇,然中多俊语,方诸《草堂》所录,雅俗殊分。”《四库提要》也说:“去取谨严,犹在曾慥《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当然,也有不同意见,如陈廷焯以为选者“局于一时闻见,即行采入,未窥各人全豹”(《白雨斋词话》卷二)。是编宋、元刊本不传,今以清康熙时柯煜刊本为古,稍后高士奇清吟堂再刻之,又有雍正时项氏群玉书堂重刻本,都由柯本出,传本今存。
此书以厉鹗、查为仁同撰之《绝妙好词笺》流传最广。笺注本有乾隆十五年(1750)查氏澹宜书屋刻本。《四库总目》著录纪昀家藏本,即笺注本。周密当日编《绝妙好词》之后,似乎余兴犹未尽,又往往在其众多笔记中品评录存好词。余集从周密笔记等辑出《绝妙好词》所未载之词篇,编为1卷。道光八年(1828),钱塘徐楙重刻笺注本,即以《续抄》为名,将余氏所辑附刻之。同治、光绪间,是书刊刻甚多,计有查氏澹宜书屋本、会稽章寿康式训堂本、覆钱塘徐氏本,以及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世界书局排印本等。郑文焯尝作《绝妙好词校录》,辑入光绪至民国间所刊《大鹤山房全书》。《四部备要》用会稽章氏同治十一年(1872)重刻本校点。1957年,中华书局用《四部备要》本纸型校订重印为上、下二册。近年有新刊本多种行世。
《花庵绝妙词选》20卷,黄升编 此书编于淳祐间,前十卷曰《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始于唐李白,终于北宋王昴(卷一至八),方外、闺秀各为一卷(卷九、卷一○)附焉;后十卷曰《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始于康与之,终于洪瑹,黄升自作词38首附录于末。《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存宋刻本,藏国家图书馆。民国十三年(1924),武进陶氏涉园曾将宋本影印。明人刊有四本:万历二年(1574)龙丘舒伯明刻本,柏嵓胡氏刊本,万历四十二年(1614)秦堣刻本,毛氏汲古阁《词苑英华》本。《四库总目》著录毛氏本。《四部丛刊初编》影印胡氏刻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则影印无锡孙氏小绿天藏舒氏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花庵词选》,用《四部丛刊》本断句排印。明菇天成《重刻绝妙词选引》叹是编搜采之富,谓“得人二百三十,词千三百五十。词家之精英,可谓尽富尽美矣”。《四库提要》评之曰:“(黄)升本工词,故精于持择。自序称暇日裒集得数百家,而所录止于此数,去取亦特为谨严,非《草堂诗馀》之类参杂俗格者可比。又每人名之下各注字号里贯,每篇题之下亦间附评语,俱足以资考核,在宋人词选,要不失为善本也。”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两晋文学研究文献·太康作家研究史料
下一篇:辽金元文学·辽金文学的文献·总集、别集·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