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流派并称论·大历十才子
(李端) 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 耿湋、 夏侯审唱和, 号“十才子”(姚合《极玄集》)
(卢) 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李端皆能诗齐名, 号“大历十才子”。(《新唐书·文艺传》)
大历十才子,……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晓 (曙)、李端、 李益、 苗发、 皇甫曾、 耿湋、 李嘉祐。 又云: 吉顼、 夏侯审亦是。或云: 钱起、卢纶、司空晓 (曙)、皇甫曾、李嘉祐、 吉中孚。 苗发、 郎士元、 李益、 耿湋、 李端。 (计有功 《唐诗纪事》)
(卢)纶与吉中孚、 韩翃、 耿湋、 钱起、 司空曙、 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联藻文林,银黄相望,且同臭味,契分俱深,时号“大历十才子”。唐之文体,至此一变矣。(辛文房 《唐才子传》卷四)
十才子如司空附元载之门,卢纶受韦渠牟之荐,钱起、李端入郭氏贵主之幕,皆不能自远权势。考刘长卿尝为鄂岳观察吴仲孺诬奏系狱,朝遣御史就推得白。仲孺正令公婿,岂长卿生素刚婞,不屑随十才子后,曳裾令公门下欤? 亦可微窥诸人之品矣。(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二五)
大历才子接开、宝诸公相倡和者,未可缕指。钱起、司空曙之于王维,戎昱之于杜甫,其尤著者。(同上书卷二六)
唐大历十才子,传闻不一。江邻几《杂志》乃卢纶、钱起、 郎士元、 司空曙、 李益、 李端、 李嘉祐、 皇甫曾、耿湋、苗发、吉中孚共十一人,或又云夏侯审。按发、审诗名不甚著,未可与诸子颉顽。且皇甫兄弟齐名,不应有曾而无冉。又韩翃同时盛名而亦不之及,皆不可解。(王士禛《分甘余话》)
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 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四)
诗至大历十子,浑厚之气渐尽,惟风调胜后人耳。(纪昀 《瀛奎律髓刊误》卷二九)
大历十子一派,言律者推为极则。然名上驷而实下乘,状貌端严似且胜杜,究之枯木朽株,装塐佛、老耳。望之俨然,即之无气,安得如杜之千秋下犹凛凛有生气耶! (方世举《兰丛诗话》)
大历十才子: 卢纶、 司空曙、 耿湋、李端诸公一调; 韩君平风致翩翩,尚觉右丞以来格韵去人不远; 皇甫兄弟,其流亚也; 郎君胄亦平雅; 独钱仲文当在十子之上 (翁方纲 《石洲诗话》 卷二)
大历十子,以随州为最,其余诸贤,亦各有风调。(姚鼐 《惜抱轩今体诗钞序目》)
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翃,比之摩诘、东川,可称具体。独刘随州通篇少振拔处,亦笔力之限于天授也。(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醇,耐人吟讽,不似元和以后,但得一联称意,便“匆匆不暇草书”,以致全无气格也。贾长江号为苦吟,而每篇必有败阙,况其下乎? (同上)
大历十子,所传互异,而皆不及随州。或以长卿为开、宝进士,辈行略先。顾钱仲文与摩诘联吟,皇甫茂政与独孤至之赠答,而皆居其冠,何也? 今就诗而论,且用五七言律定之,当以刘长卿、钱起、郎士元、皇甫冉、李嘉祐、司空曙、韩翃、 卢纶、 李端、 李益前后十人为定, 而皇甫曾、 耿湋、 崔峒辈为附庸,苗发、吉中孚、夏侯审略之可也。(同上)
大历诸公,善于言情,工于选料。学为七律者,从此进步,可以涤去尘俗; 自从而之乎开、宝,则沿河海入矣。(同上)
大历十才子,卢纶第一,吾乡吉侍郎 (中孚) 第二。卢诗清高,可以与刘文房匹,不愧称首。吉尝荐卢于朝,卢集忆吉诗甚多,两人盖尤相契也。卢称吉“新诗满帝乡”,又云“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定非虚誉。然吉诗传于今者,惟《送归中丞使新罗》一首……要其通幅气体宏阔,与盛唐巨手相似,无中晚疲苶态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
钱仲文、郎君胄大率衍王、孟之绪,但王、孟浑成,却非钱、郎所及。王、孟及大历十子诗,皆尚清雅,惟格止于此而不能变,故犹未足笼罩一切。(刘熙载《艺概·诗概》)
大历十子诗,实衍沈、宋之绪,加以崔灏、王维。独孤及序皇甫冉诗,言之详矣。(玄修《唐诗概说》)
上一篇:唐诗·题材作法论·作法·境遇
下一篇:唐诗·作家论·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