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山海经·精卫填海
《山海经》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本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这个故事反映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它的产生地区可能在漳河流域,因为文中的发鸠山,是漳河的发源地。在流传中,将漳河改为东海,更广泛地寄托了人们消除水患的愿望。一说,故事也可能产生于沿海的某部落,因为那里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希望有神征服它。
这个故事文字不长,有二段:
第一段(“发鸠”至“自詨”):发鸠山之鸟;
第二段(“是炎帝”至尾末):精卫填海。
第一段:发鸠山之鸟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
一、诠词释句:
发鸠之山——旧说在今山西长子县之西,称名发苍山或鹿谷山。它为太行之分支。《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漳水出焉。”
柘木与文首、白喙与鸣——柘(zhè浙)木,又名黄桑、奴柘,桑科,灌木或乔木。叶可饲蚕,果可食,并酿酒,皮可造纸,并入药。文首,头上有花纹。白喙(huì晦),白色的甲嘴,多指鸟嘴。乌,似乌鸦。
精卫与自鸣自詨——精卫,鸟名。 又叫誓鸟、寃禽、老鸟,俗称“帝女雀”。(详见《述异记》)传说这种鸟淹死在东海。 詨(xiāo诮),呼叫。其鸣自詨,是说它的鸣声就是自己呼叫自己。“精卫”,原为此鸟之鸣声。
二、略述大意:
山西境内有一座山,叫发鸠山,山上多长有黄桑树,这是一种全身是宝的嘉木。树林中居住着一种形如乌鸦的鸟。它的头上有花纹,白色甲嘴,红色双脚,名叫“精卫”,俗称“帝女雀”。“精卫”,原是这种鸟的鸣声。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呼自己。
第二段:精卫填海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一、诠词释句:
炎帝之少女——炎帝,据传教人耕种的神农氏。少女,小女儿。
堙——堙(yīn因),填塞。
二、略述大意:
据传,精卫原是教人耕种的神农氏即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游于东海,结果淹死于海中,变成了精卫鸟。她发誓要将这害人的大海填塞。于是,她经常衔西山上的树枝和泥石去填大海。
这则神话故事不算长,但它向今人传达了古人的若干信息。从故事本身和故事背景来看,它至少给人们带来了这样两个重要信息——
一、神话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
这个神话的出现,是由于海滨人民常年遭受大海的侵扰和蹂躏,特别是当汹涌的大海潮、大海啸到来时,不仅吞食了人民的生命,甚至地面上的一切生灵都荡涤殆尽。就是这种严重危害激起了先民们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意志和填塞大海的决心。神话决非无源之水,无根之草,而是有它的来龙去脉的。它同任何一件文艺作品那样,都毫不例外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沃土之中。它正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神话虽然不是历史,但从中却能折射出先民们改造自然、书写民族文明的历史轨迹。
二、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与坚忍不拔意志。
《精卫填海》,是一个悲剧性的神话,它同其他带悲剧性神话如《夸父追日》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命结束了,斗争在继续。夸父死后的手杖变桃林,继续为后世人民服务、造福;而女娃死后则变成誓鸟,继续与大自然作斗争。变树化鸟,固然都只是一种愿望与幻想,并非现实,但这种不屈的意志和不挠的精神,却具有极大的鼓舞力量,为后世所赞赏、所追慕。晋人陶潜、清人顾炎武等大家都曾以此为题材,赋诗赞美“精卫精神”。
录顾炎武杂言古风《精卫》一首共赏——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中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黄寿祺、陈祥耀主编《清诗选》)
上一篇: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山海经·鲧禹治水
下一篇: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作品·山海经·黄帝擒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