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阴阳历
从甲骨文的材料看,殷时就使用《阴阳历》,它是兼顾太阳、月亮两种运动而制定的历法。它以朔望月,即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作为历月,又以回归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历年。朔望月一个月为29天或30天,大小月相同,12个朔望月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而季节、寒暑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太阳位置的变化。于是人们又增加了闰月的方法,这就有了后来的“十九年七闰”法,来解决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矛盾。历月中的每个日期都代表一定的月相,如初一在朔,满月在望,历年的平均长度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阴阳历》可以使一些主要生产活动的月份大致固定下来,这对指导农业生产来说,有很大的方便。后来人们把它与二十四节气相配合,形成了一套中国特有的历法体系。《阴阳历》既能反映太阳的运动,又能反映月亮的运动,这一规律的发现,要比古希腊早一百六十多年。
上一篇:医学·针灸甲乙经
下一篇:历代先哲、学术流派·阴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