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法·灵宪
东汉张衡的作品。原书已经散失,仅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了一些内容,共一千七百余字。据学者研究,该书是一部与《史记·天官书》相类似的作品,描述周天星官的位置、星数、占星意义等。《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的内容,概述了天地起源、天地结构、天体分布、天体运动等方面的问题,它以浑天说为立足点,现代被认为是浑天说的代表作品。我们现在所说的《灵宪》,通常只指这部分文字。
全文一开始揭示了对天地起源的看法,以浑天说理论,第一次解释了浑天结构的天地起源。接着,文中描述了浑天模型以及日月五星的排列与运动情况,表明了张衡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同时,借助于浑天说,书中对月食的成因,给了一种比较正确的说法:“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是星微,月过则食。”张衡还强调了紫宫、太微、天市以及二十八星宿,提到了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灵龟的说法,列出了周天星数二千五百多颗,体现了张衡在天文观测方面的成就,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上一篇:医学·温疫论
下一篇:图书编辑出版·版本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