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论·唐诗品汇
唐诗选集。明代高棅编纂。编纂工作历时十数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成九十卷,选诗六百二十家,五千七百六十九首。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补六十一家,九百五十四首为《唐诗拾遗》十卷,合成一百卷。棅,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福建长乐人。永乐间征为翰林待诏,升典籍。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本书体例是“校其体裁,分体从类,随类定其品目,因目别其上下、始终、正变,各位序论,以弁其端”。全书按诗体编排,九十卷中凡五古二十四卷,七古十三卷附长短句,五绝八卷附六言绝句,七绝十卷,五律十五卷,五言排律十一卷,七律九卷附七排 每体以入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并有简要评注。每种诗体之下,分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九格。其划分标准为:“大略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等诗为旁流。间有一二成家特立与时异者,则不以世次拘之。”(《凡例》)每一种诗体之前都有《叙目》,与作家品评结合起来,总论该诗体的发展演变。作者以判定“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为原则(《总叙》),一方面集唐诗之大成,远览穷搜,审译取舍,收罗宏富,另一方面通过“初、盛、中、晚”唐之分及诗作九格之分,为后人研究唐诗成就及其发展流变史提供了理论借鉴。它远绍严羽,近承“闽中十子”的主张,标举盛唐,以李、杜为宗,对于纠正宋末猥杂细碎和元代纤巧诡异的诗风起了积极作用,并开了前后七子“诗必盛唐”倾向的先河。本书卷前除《总叙》外,还有《历代名公叙论》、《引用诸书》、《诗人爵里详节》,保存了有价值的资料。本书在明代即成为馆阁、家塾课本,流传甚广,颇有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说:“平心而论,唐音之流为肤廓者,此书实启其弊;唐音之不绝于后世者,亦此书实衍其功。功过并存,不能互掩。”有明弘治六年刊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明人汪宗尼校订本影印出版。
上一篇:雕塑·唐乾陵石雕
下一篇:建筑技艺·园林造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