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戏曲·诸宫调
又叫诸般宫调。它是北宋熙宁、元丰间汴梁勾栏艺人泽州人孔三传创造的一种以调性变化丰富而得名的说唱音乐。诸宫调起初比较简单,其原始形式是由不同宫调(调高与调式)的只曲联缀而成,各曲之间插有说白。以后在发展中不断吸收了其他歌曲艺术的新因素,其曲式也不断得到丰富。除了不同宫调的只曲外,还应用了不同宫调的套曲。套曲的形式有两种:一为同宫调的一个曲调重复二次或三次后接尾声,一为同宫调的若干个不同曲调接尾声成为缠令的形式。诸宫调的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宋初赚词的缠令以及当时流行的其它俗曲。伴奏乐器宋时主要用鼓、板、笛;金、元时有用锣、界方、拍板和笛伴奏的,也有用弦乐伴奏的,故后来明清人又称之为“弹词”或“弹唱词”。
诸宫调大约在宋金对峙期间已经成熟,并达到很高的水准。现存金中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可以说就是它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通过普救寺中张生与崔莺莺这两个青年男女的巧遇到两人终于结合的恋爱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那个时代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斗争。在当时有着相当大的现实意义。《西厢记诸宫调》在演唱时,一般用琵琶和筝伴奏,因此有“弦索西厢”之称。流传到今天的诸宫调作品,除金代《董西厢》外,还有西夏的《刘知远诸宫调》残本,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残词和一部分曲调。诸宫调体制宏大,音乐丰富,标志着我国说唱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戏曲、说唱的发展影响很大。
上一篇:小说·话本小说
下一篇:图书编辑出版·谱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