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史记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其先人世代为周史官,其父司马谈为汉太史令,曾撰文《论六家之要旨》,系统而简要地批评了儒、墨、道、法、阴阳、名六家,对司马迁的影响很大。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入长安,先后师从当世的著名学者董仲舒和孔安国。二十岁后,开始了漫游。几次漫游所及,踪迹遍及西汉版图。开阔了他的胸襟和视野,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所有这一切都对他后来写作《史记》有重大意义。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有机会阅读国家藏书,并参与了《太初历》的制定,随后开始潜心著述。在此期间,因为李陵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武帝,被下蚕室,受腐刑。司马迁忍辱发愤著述,在武帝太始四年(前93)左右,完成了《史记》这部空前的巨著。此后,他的事迹就不可考,大约卒于武帝末年。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它全面地叙述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五十二万余字,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和帝王本人的事迹。其中列入了在秦亡汉兴之际,号令天下的霸王项羽以及惠帝时的实际统治者吕后而没有惠帝本纪。“世家”主要记载贵族侯王的历史。其中孔子并没有诸侯之位,但司马迁认为“孔子以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列传”主要是天子诸侯以外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传记,包括部分下层社会的人物。少数列传记载了中国周边地带少数民族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分别记载了礼乐、经济、天文、历法、水利等各方面的情况。
通过这五种体例的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构成了这部无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史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丰碑的旷世之作。论史则“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赅。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其思想则“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其所取得的高度的文学成就对后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鲁迅先生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南朝宋裴駰著有《史记集解》八十卷,唐司马贞著《史记索隐》三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十卷。宋人将其合刊,分排于正文之下。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新点校本。
上一篇:杰出人物·史可法
下一篇:古代典籍·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