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史通
20卷。唐刘知几撰。成书于唐景龙四年(710)。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史通》是刘知几数十年钻研史学的结晶,成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全书原有52篇,其中《体统》、《妣缪》、《弛张》3篇已亡佚。现存内篇10卷36篇,外篇10卷13篇。书前有刘知几原序。后人汪鼎思、王阁、彭汝寔、陆深等曾作序;高韶、李结等曾作跋。本书内篇重点阐述史书源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主要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其中有与内篇重出或相矛盾的,可能是著者成书前的读史札记。
全书按内容体系可分为八组:第一组为《六家》、《二体》、《杂述》3篇,缕述诸体史书渊源流别。又将史书重分类,一类为“正史”;另一类为“杂史”,并从史料价值角度对这两大类史籍作了简评。在评述“正史”类时还兼顾纪传与编年二体的史书,不同于《隋书·经籍志》只将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第二组为《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传》、《序例》8篇,专门研究纪传体史书的组织结构,次第评论《史记》、《汉书》以下诸史在组织结构上的优劣得失,为后世修史提供了足可资鉴的经验。第三组《断限》、《编次》、《题目》、《补注》4篇,进一步阐述了纪传体编纂的若干处理方法,是前组篇章的继续而又略有不同。第四组为《载言》、《载文》、《浮词》、《模拟》、《采撰》、《书事》、《人物》、《叙事》、《言语》、《因习》10篇,探索史料选择和写作技巧方面诸具体问题,并提出纪传志表的内容必须力求赡详精核等主张。第五组为《直书》、《曲笔》、《监识》、《探颐》、《品藻》5篇,充分阐述史家应具有激清扬浊,直书无隐的美德,切忌徇利阿附、沽名渔利;评论史籍者,必先明其指归等。第六组为《核才》、《辨职》、《忤时》3篇,申述铨选史材的重要性和履行史职的艰难性,对设馆修史和监修总知史务之弊病作深刻揭发和尖锐批评。第七组为《史官建置》、《古今正史》2篇,对历代史官设置作一鸟瞰,并肯定和表彰了众多良史,揭发批判了一些庸史。第八组为《疑古》、《惑经》、《申左》、《五行志错误》、《五行志杂驳》、《杂说》(上中下)、《暗惑》等篇,深刻细致地揭露儒家经典与正史、杂史中某些记事的欺骗性、虚伪性,批判了历代史家模拟著书的错误;提出文人不可修史的主张,并反对文史混淆。要求史家写史必须不掩恶,不虚美,做到秉笔直书等。
上一篇:散文·史记
下一篇:图书编辑出版·史馆修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