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太学
古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帝入太学,承师问道。”(《大戴礼记·保傅》)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定儒于一尊,于建元五年(前136)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为太学正式开始建立的标志。西汉博士以名流升任,东汉须经过考试。弟子入学,一由太常选拔“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一由郡国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计、顺乡里、出入不悖”者。平帝时,规定元士子弟也可入学。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又规定自大将军至六百石官吏都可送子弟入学。博士弟子名额元帝时增至千人,成帝时达三千人。王莽秉政,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筑舍万区,学生达万余人。东汉建武五年(29)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明帝曾亲临行礼讲经。顺帝永建元年(126)重修,建成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质帝时学生逾三万人。
教学内容以儒家《五经》为主,以后科目逐渐增多,设立《易》、《诗》、《书》、《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考试方面,以考试作为教学管理手段,起自太学。西汉时每年考一次,称“设科射策”(类似今天的抽签答问考试),分甲乙两科,以区别程度的高低,发现有下材或不能通一经者,即令退学。东汉桓帝时,改为每二年考一次,通过者授予官职,未通过者,允许继续学习。因考试甚严,又无学习年限规定,故有“结童入学、白首空归”者。太学的教官以职责不同,分为博士、助教、直讲、学正、学录等不同称谓。魏晋以后,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二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自晋武帝咸宁二年(276)设国子学之后,太学便成为特定品官子弟入学的场所。晋六品以下子弟可入太学。唐代太学与国子学并隶国子监,凡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及国公子孙可入国子学,文武五品以上子孙及郡县公子孙可入太学。宋代凡七品以上官员之子孙可入国子学,八品以下官员之子孙及庶人之俊秀者可入太学。元明以后,太学逐渐为国子学或国子监所取代。太学的兴起和发展,反映出在“独尊儒术”政策下经学教育的兴盛。但同时,经学教育内部的危机也随着太学的发展日益暴露出来,“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
上一篇:天文历法·天球坐标
下一篇:古代教育·太平天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