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韩愈的散文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他的“杂著”或“杂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原毁》篇,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作品立论鲜明,语言平易,虽多阐述孔子、颜渊、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见,而不引经据典,这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形式。他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他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这种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他的《杂说四》篇,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文章简短明快,而多转折变化,十分饱满地表达了一腔的委屈。《进学解》和《送穷文》用对话形式,以自嘲为自夸,以反语为讽刺,对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黑暗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韩愈写过许多应用文,往往借题发挥,感慨议论,或庄或谐,随事而异,实际也就是“杂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嘴,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场丑态,穷形尽相,令人啼笑皆非。叙述用对比法,化骈偶为单行,流畅有气势。苏轼很欣赏它,夸张地认为是唐代的第一篇文章,但它确是韩愈早期散文一篇有声有色的力作。《蓝田县丞厅璧记》,实际是为“种学绩文”的崔立之鸣不平,同时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还在许多书店里,为自己或朋友鸣不平,实际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诉和抗议。
用散文抒情,韩愈也是很成功的。《祭十二郎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文章结合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实,抒写委曲,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
在艺术风格上,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皇甫湜说他的文章“如长江秋清,千里一道,冲飚激浪,瀚流不滞”(《谕业》)。苏洵也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书》)。当然,在韩愈的散文中,也有少数篇章,过于追求新奇或古奥,略有生涩难读之弊(如《曹成王碑》),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方面。
上一篇:古代教育·韩愈
下一篇:绘画·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