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勇敢坚毅
勇敢坚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勇敢是指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胆识和行为,古人说“勇者不惧”、“勇而不避难”。《左传·哀公十六年》中曰:“率义之谓勇”,意思是能够遵循道义敢作敢为的叫做勇敢。《吕氏春秋》中也说:“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所推崇的勇敢,在于它符合和坚持道义,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所以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只有持正义而不挠,才是真正的勇敢。正是由于人们把“义之所在”作为评价是否“真勇”的价值标准,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沉淀形成了“见义勇为”这样一种勇敢的价值模式和民族格言。
中国古代一直倡导“坚毅”,就是“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人格意志和奋斗精神。在《论语·泰伯》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曾参讲过的一句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是:“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又说:“弘乃能胜得重任,毅便是能担得远去,弘而不毅,虽胜得任,却恐去前面倒了。”“毅是忍耐持守,著力去做。”就是说,要完成重任、成就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而且通常是越接近胜利就会越困难。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很可能就会“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坚毅”品格的锤炼和培养。
早在远古时代,“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面对这种局面,我们的祖先沐雨栉风,疏导洪水,勇敢地进行了改造大自然的战斗。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许许多多神话和传说,都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勇于改造自然的坚强信念和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神话和“神农尝百草”、“燧人氏钻木取火”、“后稷教民稼穑”的传说等等。正是这种坚毅勇敢的精神,千百年来成为鼓舞人们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
勇敢坚毅不仅表现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当强敌压境,困难当头的时候,我国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表现出了不畏强暴、不受凌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经》中记载“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意思是说,国家出兵打仗,先把武器修理好,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荆轲刺秦王,临行前说下了两句豪迈的话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千百年来为人称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坚持自己的强国主张,几次遭贬流放,矢志不渝。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成为无所畏惧的格言警句。
勇敢和坚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任何一项任务或事业的完成,除了要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毅力。司马迁立弘毅之志,即使“就极刑而无愠色”,仍惮精竭虑,“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最终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说:“天下无往非难境,惟有胆力者无难境;天下无往非畏途,惟有胆力者无畏途……自古英雄豪杰,立不世之奇功,成建国之伟业,何一非冒大险、夷大难,由此胆力而来者哉!”在他的《饮冰室合集》中又说:“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就是说,面临艰难险阻,既要有“勇”,也要有“毅”,两者缺一不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内忧外患,仍然能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与这种勇敢刚毅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上一篇:杰出人物·努尔哈赤
下一篇:传统美德·勤奋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