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骑术和骑射
古代军事活动中,在战车较为普及使用后,开始出现了骑术和骑射,时间约在商代后期。西周初年,有关于用骑兵作战的记载。《周易·卷二·晋卦》:“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锡马”即“狄马”,为少数民族的坐骑;“蕃庶”是周人调动的异族军队,晋康侯用少数民族的骑兵打仗,一天三捷(同接)。可见当时骑兵相当具有威力。“骑射”是古代重要的武艺之一。最早的骑射起于何时,骑与射二者是如何结合的?是许多学者为之探讨的问题。据史料考证,早在殷周时代即有骑射的开端,战国时开始广泛普及。战国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使习练骑射蔚然成风,同时随着战车在战争中地位衰落,骑射的重要性更加显著了。汉代骑射随着骑兵的发展而更加兴盛起来。汉武帝讲武练兵,反击匈奴侵略时,非常重视骑射。当时精于骑射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飞将军”李广。他不但射箭准确,能在飞驰中射杀敌人,而且射箭有力,一次“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汉书·李广传》)。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是骑战和步战,因此骑射颇受重视。居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原先都是游牧民族,善骑射,好武勇。如建立北魏政权、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北方的鲜卑族的拓跋氏,原住在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十六国和北朝的骑射特别引人注目,是一项为战争服务,与健身结合的军事体育。北朝从皇帝到平民妇女,都有善射之人。在南朝,用于军事的骑射称之为兵射,以娱乐为目的的称之为博射。魏晋以后,以娱乐为目的的田猎活动十分时兴,这也是寓骑射于娱乐之中的一项活动。
在辽、金、元时期,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都是以畜牧狩猎为主的民族,也是全民皆兵。牧放、狩猎,离不开骑射;交通、作战也必须有弓马。所以骑马、射箭是这三个民族的生活基本技能,而统治者便“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元史·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校点本),促使了骑术和弓箭术极大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提倡和推动骑射技术的开展,辽、金、元朝都规定了骑射节日。辽国三月三日为射兔节;辽国和金国都定五月五日为射柳节;元朝的“那达慕大会”,每年于秋高畜肥时举行,有“男子三项竞技”,即射箭、骑马、摔跤的比赛,获胜的选手被称为勇士。辽、金、元三朝都重视狩猎活动,狩猎是提高勇力和骑射技术的最好活动。辽道宗的儿子耶律濬在一次射猎中,射中了十只鹿中的九只。元代的一次大狩猎活动参加的人有两万多。辽、金、元朝都是以骑射考选人才的。在武举考选中对射箭和骑马要求特别严格。金朝时对本族人试文进士也要考弓箭,元朝初年在定立太子时,射箭技术的高低是确定的条件之一。明清时的武科举考选都把骑射列为重要的考试项目。“初场试马上箭,以三十五步为则。”(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明太祖恢复古制,在朝廷中行“大射礼”。明成祖迁都北京,沿辽、金旧俗,于端午节祭天之后有“击球、射柳之制”。(《明史·礼志十一》)清代则有“校射”,“每夏日引见武官毕,即在宫门外校射,秋出塞亦如之。射以三番为率,番必三矢。”(清·赵翼《檐曝杂记》)这就推动了更多的人参加射箭活动,并以赌射为乐。清朝经常进行围猎,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和爱新觉罗·弘历(乾隆)都练就了较高的骑射本领。乾隆皇帝还经常举行专门的骑射检阅。现存故宫博物院有乾隆时外籍画师郎士宁所绘的《马术图》。其中有各种骑术和骑射表演,反映了当时骑射技术发展的面貌。
狩猎图(战国铜壶纹饰)
猎牛与弋射(战国铜壶纹饰)
骑射(汉空心砖)
燕乐习射(战国铜器纹饰)
骑射画像砖(魏晋)
战国 弩臂(复原模型)
上一篇:古代教育·颜元
下一篇:抵御外侮·鸦片战争